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存款保险制度保证银行有序倒闭

一财网 2015-04-27 22:22:00

责编:潘寅茹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总监戴维·彼勒在《第一财经报业》独家采访中表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旨在给人们建立信心,“这不是对于银行永远不会倒闭的信心,而是当银行果真倒闭时,他们可以有秩序的倒闭。”

《存款保险条例》将于2015年5月1日起施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存款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下统称投保机构),将依照本条例的规定投保存款保险。

按照上述《存款保险条例》中规定,存款保险实行限额偿付,最高偿付限额为人民币50万元,在出现存款保险出险的情况下,存款保险机构需要在7个工作日内足额偿付存款。而此前的征意稿仅称“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及时、足额偿付存款”。

这一条例出台,不仅有助于稳定金融风险,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然而也有看法认为这一存款保险制度终结了隐形全额存款担保的时代。

在此背景之下,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总监戴维·彼勒(David Geale)在本周来华访问,同中国人民银行等机构就金融消费者保护议题交流,并在北京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独家专访。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总监戴维·彼勒

在金融危机之后,英国大刀阔斧改革其金融监管体制,强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小额存款人、储户、个人投资者的权益现在成为英国金融监管的重要关切。

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成立的初衷,便是确保其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的保护,并进一步夯实英国金融体系的诚信基础,鼓励积极有效的市场竞争。彼勒在采访中表示,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旨在给人们建立信心,“这不是对于银行永远不会倒闭的信心,而是当银行果真倒闭时,他们可以有秩序的倒闭。”

彼勒认为,按照英国经验,存款保险制度最终导致英国储户将自己的存款在各个金融机构间转移,允许他们“四处看看”,这有效促进了银行同业间竞争。

第一财经日报:中国对存款保险制度的看法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认为这有助于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一方面认为这终结了隐形全额存款担保的时代,会造成在未来银行倒闭的风险。你对此怎么看?

彼勒:存款保险制度旨在给人们建立信心,不是对于银行永远不会倒闭的信心,而是当银行果真倒闭时,他们可以有秩序的倒闭,人们存款可以受到最高偿付限额赔偿的保护。

英国在2001年开始实行存款保险制度,主要原因在于希望停止当时的银行挤兑,令人民对银行重塑信心。不过在英国这一保障制度不仅仅限于银行业,比如顾客的金融顾问购买了最终倒闭的金融产品,那么消费者也是有权申请保障赔偿的。

日报:这一存款保险制度对于中小储户构成何种影响?

彼勒:当然大部分储户的存款额度都小于最高偿付限额,所以这个上线对于他们而言是没有太多关联意义的。不过这一存款保险制度实施后,导致英国储户将自己的存款在各个金融机构间转移,这促进了银行同业间竞争。

同时存款保险制度也可以尽快的令消费者要回自己的资金:在英国,20天之内就可以把人们的钱要回。如果进入破产程序,这个阶段要持续很久。所以存款保险制度要快得多。

日报:这一存款保险制度对于金融机构构成的影响呢?

彼勒:一个影响是金融机构必须要为此而埋单,但是他们可不喜欢这一点。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所有的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机构都得付钱,但是在定义上如果某银行破产,那么这家破产银行的账单需要所有仍在金融业运营的机构埋单,所以这从来就不是一个受欢迎的征税没有人真特别喜欢。所以我们总是在讨论谁到底应该在哪儿个项下付多少钱,而且每年都在重新审议与出资资金有关的事宜。不过这一制度,终究保证了银行破产的秩序,而不会是一个充满了问题的倒闭。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