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刷榜是条不归路,因为药不能停啊

第一财经周刊 2015-05-03 20:50:00

责编:王艺

水分充足原本是大家在健康生活上的一种追究,但当它变成消费行为里的一个必然存在,这事就有点儿不太妙了。

就像“限定贩售”这4个字总能够撬动日本人的钱包一样,“好评如潮”这4个字也总能够激发起中国人的购买欲。而且,这4个字不仅给商家带来了无限商机,其本身竟然也成就了一个商机——听起来有点玄乎,但是一举例子你就能够恍然大悟——比如为App刷榜这门生意。

前阵子,一张颇令人震撼的妹子刷手机图在网上广为流传。要说震撼的原因,主要是数量。妹子正对一个三层的架子而坐,而那架子上面摆了少说百八十台的iPhone,所有手机均由她一人操作——这正是一张App Store刷榜工作的现场照。刷榜一事大家早有耳闻,但眼见这么生动的一幕,效果还是惊人的。

苹果应用商店的审查规则已经算是足够严格和相对公平了吧?但我们目前看到的这些榜,因为都靠刷,还是水得要命。这基本上就是一个百度了呗——能在竞价排名的第二页找到真实世界都算你运气好——而且若是刷榜成了通行潜规则,一旦走上刷榜之路,那就真的药不能停了,否则你很快就会掉下来,之前刷的也是白刷。

App靠刷榜维持排名这种事儿基本上堪称诸多生活现象的缩影。我们身边实在有太多形形色色类似“榜”的东西了。小到购物网站的交易记录和消费评价,发行量、收视率和电影票房,大到创业公司的融资数甚至地方政府的GDP报告,什么东西都能捏出一点水来。

水分充足原本是大家在健康生活上的一种追究,但当它变成消费行为里的一个必经程序,这事就有点儿不太妙了。比如大家买房的时候都知道,开发商给出的房屋面积和你能享受到的实际面积之间,还隔着一个叫做得房率的东西。得房率这概念本身没有问题,但中国的得房率计算?呵呵,这个水分足足的东西可是很贵的哦。作为中国人,类似的深水区到处都是,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就是雾里要能看花,下判断得会“脱水”。从全球通行的常识角度来说,被培养出这样的习惯也是有点儿悲哀呐。

乐观一点看,App应用商店刷榜比百度竞价排名略好的一点可能在于,和很多骗子公司挤在搜索结果前几名就为了骗你一回拉倒不同,当大家都付钱刷榜的时候,App开发商可能最终还是得拼一下产品质量,因为删掉一个高居榜首但是体验很差的App也就分分钟的事而已。这跟一度很流行的那种成功人士上高端访谈节目一样,如果大家都是出钱就能上节目,那一方面人就会挑节目,另一方面节目也会挑一挑人,而这对受众来说,最终效果的偏差其实也没有乍一想那么大。

所以最人性化的其实还是天涯、豆瓣,但凡帖子到了一定人气、回复数量众多的时候,就能用一个“只看楼主”的功能来实现一键脱水。说到底,我们要的其实只是那些干料。如果不好看,管它多少水,楼有多高,我们直接按叉关页面就搞定啦。

生活里的水分藏在各种细节里。从吃到艺术享受都概莫能外。真得随身携带脱水程序。

水煮牛肉里的牛肉

如果按照老外“帕尔玛火腿配芝麻菜拌山羊奶酪”这样的菜品命名法,市面上大部分水煮牛肉的准确命名应该改为“水煮牛肉配一大把豆芽菜”,甚至于“一大把豆芽菜填满了水煮牛肉以至于能填满那个大碗”更合适些。不论是人均上百的人气餐厅还是花销不足50元的街边小店,可以说豆芽才是撑起许多川菜馆的支柱。

中国的网速

就在李克强总理在第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敦促提网速降网费后,特别爱实践的《新京报》记者动手测试了一下自己家里50M宽带的网速,结果360软件告诉他,他花1479元买的两年零四个月的50M宽带其实只有10M,缩水了1/5。10M变50M,这当中的水分嘛,且不说全部,起码有一部分是电信老大给吹出来的。讲真,从10M换成20M的网速一般人确实难以发现差别呀。

名片上的Title

现在的名片水分也不小,其中最让人看不懂的头衔就是经理了吧。你说,这到底是个多大官儿呀?带5人Team的Title是经理,带1人Team的Title也是经理,还有不带人的也能叫经理——比如银行的理财经理。老实说,有些小企业给Title确实挺大方的,印名片也挺自由的。久而久之,大家已经练就从一堆吓人的Title里寻找真货的本事了。

卖家信誉

卖家刷信誉这件事儿的逻辑其实和App刷榜异曲同工。好吧,各位聪明的消费者其实早就知道卖家会刷信誉这件事儿了对吧?可即便如此两件相同的产品大家也依然都更倾向于去买评论数量更多的那件。如果有几千条评论,搞不好下单的手速都会快一些,无非是多翻几页挑挑像真的的评论多看两眼。

有些高管的学历

唐骏大概是第一个让我们知道外资高管学历也会有水分的人。这事儿还多亏了方舟子,这算是他多年来比较成功的一次打假了。国内各种领导干部爱拿文凭也是众所周知,以致现如今我们对不脱产的进修都会呵呵一下。

僵尸牌粉丝

图片社交软件Instagram去年12月执行了一项大规模的僵尸粉清理行动,直接导致了贾斯汀·比伯掉粉353万。而损失最惨重的是一个名叫chiragchirag78的用户,原本有366万粉丝,Instagram一清扫,就剩8个了。所谓人气,那都是水呀。当然,我们也没必要五十步笑百步,如果微博清扫一下僵尸粉,估计更精彩。

艺术品的价格

这个有钱人才玩儿得起的市场,人类社会的几大谜团之一,可是真的水扑扑呀。正因为艺术价值难以衡量,价格也就变成数字游戏了。这似乎是一个越贵就代表越好的市场。但说实话,艺术品价格怎么定好像全凭艺术家和画廊说了算。当然这个行业里托儿也不少。除了画面、技巧、理念这些还能够说出点门道的理由,就连“你造他有多努力吗”,都能成为给一幅画的价钱后面加零的理由。

浮夸的业绩

尽管身为其中一员,我们也必须得承认,发行量可能是所有中国纸媒的软肋——当然新媒体也有,不过是换成了阅读和转发量而已。这股风气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的,市面上充斥的全是夸大数字,就跟各大媒体发布的广告刊例价一样,没人知道实际数字是多少。而且媒体行业绝不孤单,电影票房、节目收视率、网站点击量、商品成交量……中国公司的业绩水分恐怕全球领先。真是疑惑,如果大家都浮夸,等于这浮夸的收益率也是为零啊。

折扣促销力度

折扣促销有水分这件事,这些年的315晚会都不稀得去说。因为太稀松平常了。那些所谓的立减300元很有可能是折前先涨了400元。要说破解这种价格促销,网购可能更有优势,大家在浏览器上装一些比价的插件就可以发现一些端倪,比如今天打完折的价钱和一周前是一样的。

男明星的身高

如果说女明星对年龄啊、脸啊、体重啊这些从内到外的事儿都很关注,那么男明星就对身高这个从上到下的问题很介怀啦。好吧,绕了这么多,其实就一句话:谁能说清黄教主、何老师他们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呀?含水量都能随时变化。

创业项目的估值

现在环顾四周,我们的生活好像已经被红火的创业潮包围了。创投圈说,现在的这个当口叫做“独角兽”时代。独角兽的全称是独角兽公司,就是那些B轮就拿到10亿美元估值的公司。现在的独角兽公司太多了,以至于让人对它究竟为什么那么值钱都摸不着头脑。是呀,为什么这么值钱呢?很多投资人估计也没料到市场会水成这样——当然他们管这叫泡沫。于是,以比尔·柯尔利为代表的一批美国风投家最近开始给这股热潮泼冷水了,他们说,今年之内就会有一批独角兽公司死掉,因为“新创企业靠烧钱来巩固其募资优势,反而危及长期发展性。”

社会化营销数据

不少Campaign堪称奇迹,比如这个:在6亿网民里进行了1.9亿次互动——这差不多就等同于全欧洲人民都在点赞转发的概念啊。中国人口基数再大,也请有一点基本的逻辑感好吗?

前阵子小米和张杰的一次合作营销就被吐槽了。当时,小米号称张杰的一条微博点赞如达到100万就送3部小米新手机——这营销绝对厉害:一方面深刻理解张杰的人气度和僵尸牌粉丝的活跃度,一方面百万分之三的中奖率也刷新了慷慨底线,反而逆向制造了新话题。

女明星的脸蛋、体重、年龄及其他

娱乐市场充分竞争了,女明星的包装水分也不仅仅是名字叫麻辣鸡丝这么简单了。大部分女明星还是很敬业的,所以像范爷这样体重成谜的女星倒是不多,但有多少人将年龄改小了两三岁,就很难说得清啦。但最近不太妙的是,微信上突然多了许多八卦公众号,每天给大家挖出一堆女明星过去的黑历史当睡前故事看,有些女明星还被反复地挖、深入地挖,变着法儿地挖。受到新媒体冲击最大的产业,女明星可能还排在传统媒体前头一点哦。

看起来很美的照片

旅游攻略里的美景、朋友圈里的自拍、淘宝店主的展示图并称互联网图片界三大谎言。一张淘宝模特图,随着女模特的腿被拉长,一只泰迪犬生生被P成了羊驼。小狗的腿被拉得有多长,这些美图的水分就有多重。

GDP

关于GDP,2012年的时候经济学家成思危就说过:“我宁愿要一个踏踏实实的没有水分的7%,也比一个有水分的9%要好。”去年,《光明日报》刊载文章,表示习主席也强调了“我们要的是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速度”。嗯,这意思大家自己体会。

联系编辑:chenrui@yicai.com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