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A股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智慧收购湘财证券被证监会中止审查

腾讯证券 2015-05-11 20:19:00

责编:栾志昊

这意味着,这桩历时近一年的“互联网+证券”跨界并购案,未能如期等来监管层的正式批文,未来变得更加不确定。

大智慧(601519.SH)因信披违规而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一事,仍在持续发酵,其收购湘财证券一事已被证监会中止审查。这也意味着,这桩历时近一年的“互联网+证券”跨界并购案,未能如期等来监管层的正式批文,未来变得更加不确定。

5月11日晚间,大智慧发出公告,称收到下发的《中国证监会行政许可申请中止审查通知书》(150294 号)。通知称“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下称《规定》)第二十二条的有关规定,现对你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申请中止审查。”

这一危险信号在大智慧4月30日公告称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后,就已被市场嗅到。五一节假日后,大智慧连续两日遭遇一字型跌停。而在5月8日证监会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张晓军通报称,证监会已经进场对大智慧涉嫌信披违法违规案展开全面调查。

张晓军同时提及,调查将影响到大智慧目前仍在进行的并购湘财证券一事。他指出,按照相关规定,上市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应当符合“上市公司及其现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存在因涉嫌犯罪正被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涉嫌违法违规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情形”。

这也是法律专家对大智慧走势的判断。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杨东曾对记者表示,遭遇监管层调查将影响到大智慧对湘财证券的并购进展。他表示,根据现行法律规定,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过程中,如果遇到证监会立案调查情况,则重组暂停,等到调查结果出来后才能继续。

《规定》第二十二条称,在审查申请材料过程中,申请人因涉嫌违法违规被行政机关调查,或者被司法机关侦查,尚未结案,对其行政许可事项影响重大的,应当作出中止审查的决定。

同时第二十三条规定,违规或违法情形消失后,中国证监会恢复审查。

杨东说道,证监会立案调查结果公布后,如果发现有问题,会导致重组失败,但如果没有问题,那么重组会继续进行,因此,“具体结果还要视证监会的调查结果而定”。

凭借“互联网+证券”的概念,大智慧在公布对湘财证券的并购重组方案后,在一季度涨幅接近400%,股价最高飙至35元/股,市值逼近700亿元。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2015年一季度,大智慧涨幅近400%,但重仓大智慧的14只基金均为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这也意味着大智慧在大打互联网证券概念之时,却未吸引基金主动投资。而一位分析师则对记者表示,大智慧一向擅长给资本市场讲故事,但其主业一直陷于巨额亏损,商业模式不可持续。

早在2014年8月,大智慧即宣布收购湘财证券,彼时的大智慧因业绩达不到证监会要求的持续两年盈利,因此具体方案一直等到半年后才公布。在这半年期间,大智慧大笔转让旗下三家子公司股权,最终实现2014年财报净利润1.07亿元,达到监管层并购要求。

但透过大智慧财报,记者发现,股权转让获得大笔收益背后,是大智慧主业大幅亏损。大智慧年报显示,其2014年主业净利润为-6.2亿元,同比大降2141%。

除去主营业务业绩难看,大智慧本身的整合能力也多为外界质疑。一位曾前去调研的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大智慧目前的运营思路较为传统,在业界普遍采取免费策略来打造平台引流时,大智慧依然在发展自己的代理人队伍,以过去卖产品的思维运营,“这不是一个可持续的模式”。

市场也在用脚投票。记者查询同花顺数据发现,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共14只基金重仓持有大智慧,而这14只基金均是被动投资的指数型基金。

一位基金业内人士对记者评价称,一个在一季度上涨了394.31%的公司,却没有基金主动投资,这背后的原因足以说明问题。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