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小编的微信已经被一个“蓝胖子”占领了——他就是哆啦A梦,这个诞生于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动漫产品,影响了整个80、90年代的年轻人。在2015年的这个夏天,“蓝胖子”从2D升级到3D,圆润了,也更萌了。虽然很多年不见,但和它在电影院里重遇的瞬间,大多数人都还是忍不住哭成狗。
创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新纪录
《哆啦A梦:伴我同行》电影火爆成啥样了,小编打算用数据告诉你,内地上映四天首周票房就已经突破了2.37亿人民币,这在动画片的世界里,实为罕见。
周六周日两天(5月30日、31日)单日票房更是分别达到了8400万和8800万,连续创下内地动画电影单日票房新纪录,同时也顺势成为内地史上最卖座的日本引进片。在《哆啦A梦:伴我同行》之前,内地动画电影最高单日票房纪录一直由《功夫熊猫2》(2011年5月28日上映)首日的6700万保持了四年之久。
《哆啦A梦:伴我同行》海报
相比周六上映的《功夫熊猫2》,选择周四上映的《哆啦A梦:伴我同行》首日虽然不占优势,也累计了2780万票房,到了周六周日票房终于爆发,两天就拿下了1.7亿。《哆啦A梦:伴我同行》的排片率也一直稳居第一,今日儿童节当日排片率高达34%,票房有望再创新高。最终总票房能否继续打破《功夫熊猫2》当时创下的内地动画电影总票房最高纪录——6.17亿,姑且拭目以待。
尽管已经有不下3部的哆啦A梦的大电影被中国内地引进过,但距离2007年7月在中国内地上映的《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已经过去了8年。而此次作为纪念漫画原作者藤子·F·不二雄诞辰80周年的作品,《哆啦A梦:伴我同行》早在去年8月8日就已经在日本上映,很多中国观众都已经通过网络等途径看过了,却依然不妨碍票房节节攀升,足以看出“蓝胖子”在内地有着多么深厚的观众基础。
《哆啦A梦:伴我同行》剧照
《哆啦A梦:伴我同行》在引进之前就打出“完结篇”的旗号,这对于一贯喜欢“悼亡青春”的当代电影主力消费群体“70后”“80后”与“90后”来说,显然极具诱惑力。很多网友纷纷表示即使看过,依然想去电影院“再刷一遍”。
作为去年日本本土动画电影的票房冠军,《哆啦A梦:伴我同行》拿下了83.8亿日元的总票房,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大概是5亿人民币。如今内地上映四天,票房已过2亿,最终成绩应该会超过《伴我同行》在日本的票房纪录。
科技界也爱哆啦A梦
这个“蓝胖子”的杀伤力并不仅仅局限在日本或者是中国,2002年的时候哆啦A梦被美国《时代周刊》评选为亚洲英雄,它不仅是获得该荣誉的唯一虚拟人物,也是唯一走进《时代周刊》的日本动漫人物。
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也意识到,花钱去买上两张电影票,实际只是这根消费链条中最重要的那一环:前期的电影票销售入口、后期的衍生品消费,以及只要能和优质项目搭上点边,就能把东西卖出去的现状,让哆啦A梦也成了个绝好的营销招牌。
5月28日,百度钱包联合Uber推出了让影迷尖叫的哆啦A梦主题车。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多啦A梦Uber主题车的营销里,百度钱包无疑成为了最核心的工具:从购买电影票到Uber的付费,百度钱包让活动形成了一个闭环,也把当下最热的两个场景电影票+出行无缝结合。
而在6月1日当天,手机淘宝客户端的开启画面及首屏内容,则是整个变成了哆啦A梦的大广告。据悉,此次“改版”,其实源自阿里方面在过去半年间与哆啦A梦在中、日两国的品牌版权方合作谈判的一个项目。此次的手机淘宝大规模“改版”实际只是合作活动的开始,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推出更多的相关活动:此次的手机淘宝大规模“改版”实际只是合作活动的开始,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推出更多的相关活动。
有意思的是,网上流传的手机淘宝有彩色和黑白漫画两个版。据手机淘宝官方微博介绍,只有特定的人、在特定时间打开手机淘宝“任意门”才能看到黑白的哆啦A梦首页。
而在发行阶段,《哆啦A梦:伴我同行》实际还获得了来自阿里影业的“娱乐宝”项目支持。此外,这次借到哆啦A梦热潮的还有已被阿里收购的虾米音乐,同样是在开启画面和专题上做了一些尝试,主打的是自己丰富的ACG类曲库。
(综合新浪、好奇心日报、赢商网、游戏大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