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本子也看脸!这些美美的手账可以自己做

第一财经APP 2015-06-22 11:41:00

责编:沈淑

在阿怪看来,手帐比日记等形式更容易积累正能量,因为日记往往会通过文字把一件事记录得比较详细,这些烦心事会让人对负能量的记忆更深刻。

星期六早上,手帐达人阿怪又搬着她的小桌进了阳台。她将不同花色的胶带纸依次贴好,拿出压花器按了几下,瞬间就出来几枚邮票样子的纸片。“邮票压花器是我从国外买回来的,在国内找不到。随意地贴几下贴纸,图案虽然不规则,但是压出来就会觉得很好看。”阿怪一边说着,一边把它贴在手帐上。

手帐是一种记事本,这种叫法源于日本。如今,手帐玩家既用它来规划生活、工作安排,也会用它整理记录兴趣爱好,配上插画、贴纸等美化形式,做出诸如旅行、电影、种植等精美的主题手帐。

随着新媒体等传播方式的流行,手帐圈子迅速壮大。而早在博客开始流行时,阿怪就开始玩手帐了。“那时也写博客,每天拍照片传上网,但也会担心如果哪天博客没有了,生活记录就都没了,就像MSN Space说关掉就关。还是纸的东西能永久保存,随时能拿来翻。”如今,她已经做了14年手帐,家里一间18平方米的屋子便是她的工作室,放满了她多年来的手帐和工具。

“能看能摸”的记忆

在上海的手帐圈,阿怪以心思巧妙出名,“机关重重”是大家对她作品的普遍印象。

阿怪的手帐一打开,各种妙趣就跳了出来。看似夹的是张简单的餐厅介绍,摸摸厚度才知道是个信封,不经意地顺着信封上的丝带一抽,竟出来一串照片,每一张都是她当时在餐厅点过的菜。一页纸翻过去,下面压着的折页是个筷子套,里面装着那家餐厅的餐巾纸。再翻开一页,里面还有个小衣架,挂着的袋子里装的全是女儿在飞机上无聊时的涂鸦。

手帐的本子也是阿怪自己做,封面的布是她专门跑去十六铺附近的老店里挑的,上头的两脚钉、活页夹、金属标签框也全都是她用榔头敲上去的。对阿怪而言,她并不是要把一个记录生活的本子故意做得花哨,而是以一种生动有趣的方式去留下真实的印记。她说:“你用文字去描述一个小物件,远不如把它带回来,能看能摸。一个小物件能帮你记牢一整件事。”

阿怪在制作手账

于是,每日收集生活素材成为阿怪的一种习惯。尤其是旅行时,她会准备好一打信封,按日期归类好每天收集到的点点滴滴,火车票、地图、房卡套、菜单、商场介绍、糖纸、收银条等,她全都会留下来。阿怪笑说,“我们家里人都说我像捡垃圾的。但正是这些真实的东西能让你记住细节,比如在某个酒店房间泡过澡、刷过牙的感觉。”除了这些,她还会买当地的书签、胶带纸、贴纸等小物件,让手帐具有一段日子与一个地方的特色。

一次去韩国旅行时,她和朋友约定每天拍一张碰杯的照片。无论是喝咖啡、果汁,还是啤酒、米酒,她都用同一种碰杯方式拍下来。“这些细节你单独看可能不会觉得特别,而当你留下一组、放在一起时,就能体会到每一次的感觉都是值得回味和珍惜的。”阿怪说。

消解负能量

每天早上到办公室,阿怪总是先摊开两本手帐,一本用于工作,一本用于生活。工作手帐贴近效率记事本的风格,列清当日要做的事,逐一完成,有时也会考虑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做成四象格。对于生活手帐,阿怪则会按照自己作为女儿、妻子及母亲的三种身份列出每日要做的事。除了这两本基本手帐,阿怪还会做些其它的主题手帐,例如旅行。一年下来,她会做十几本手帐。

“平时的基本手帐并不会很费时间,基本上事情做完了,手帐也就完成了。一本系统的旅行手帐,需要格外花点时间,但是投入其中很开心。”阿怪说。手帐让自己变得更沉稳、有条理、懂得规划生活。对计划好的事情,写在手帐上会促使自己有紧迫感,提高效率;对已经完成的事,又能随时回忆并反观自己。这对个人和生活都是一种很大的提升。

事实上,在追求把手帐做得既有功能性又美观时,制作者也会格外细心地观察生活。这包括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记录,也包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学习。当人们好奇阿怪为什么能有那么多好点子来做手帐时,阿怪自己却觉得这很容易。她会在逛街时观察那些设计精巧的产品,比如市面上那些包装袋、配饰袋、钱包等都是她手帐里各种“机关”的原型。

当然,生活中不可能只是快乐的事。遇到烦心的事,也需要一定的记录。在阿怪看来,手帐比日记等形式更容易积累正能量,这也是她记手帐而非日记的原因。“日记往往会通过文字把一件事记录得比较详细,这些烦心事会让人对负能量的记忆更深刻。而手帐大部分都是正面的,我的本子都是空白页,没有条条框框,想怎么发挥都行。它可以做得很美,会让你不忍心把负能量的东西写上去。做手帐时,自己会有意识地换个幽默的方式,吐槽一句,以简短、零碎的话记录下来,不会让人深究负能量的事。”阿怪说。

阿怪用到的工具

(图片摄影/吴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