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的认证微博发布了这样一条置顶微博“公告:喜马拉雅FM遭恶意攻击,致在app store被下架,给大家带来不便,我们深感抱歉。”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被下架了。
在 音频APP中,起步最早的是蜻蜓FM。2012年前后,以PGC起家的喜马拉雅, UGC平台荔枝,还有主打自制内容的考拉逐渐兴起。伴随着移动互联网音频App的日益兴盛,却在2015年4月以后出现了一件“怪事”:排名靠前的喜马拉 雅和荔枝在2个月内连续多次下架,其中荔枝FM 被下架4次,喜马拉雅FM被下架3次。更为巧合的是,两家有两次下架的日期都是同一天。
“此 前也有传言说是我们因为版权问题被下架,但是我们并没有从苹果处得到任何关于版权侵权方面的说明邮件。” 7月1日,喜马拉雅创始人、联席CEO陈小雨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她认为,被恶意刷榜是导致下架的真正原因。从苹果后台的下载量可以看出,4月 22日的下载量高达9.2万次,但是根据第三方平台Talking Data的统计,实际激活量仅为1.46万。
也许在苹果看来,喜马拉雅下载量暴增的始作俑者,不是别人,正是喜马拉雅。
但是喜马拉雅方面觉得自己很冤,因为没有必要,而且在目前的苹果应用商店严厉惩罚刷榜的背景下,自己雇人刷榜,无异于自杀。
根据喜马拉雅方面提供的数据,喜马拉雅在苹果应用商店同类应用中排名第一,第二名是荔枝,第三名是蜻蜓。根据此前Apple Store的下载总榜来看,喜马拉雅长期排名在50~80位,而一同被下架的荔枝FM则是在100~200位之间。“已经占据第一的位置,喜马拉雅没有动 机再去刷榜。”陈小雨说。
按照苹果应用商店的规则,如果发现有刷榜行为,APP将会下架,这个规则有一个理论上的漏洞:如果竞争对手雇人刷某个目标APP的下载量,将刷榜行为栽赃在目标APP上,即恶意刷榜,即便目标APP什么都没做,也会被苹果扫地出门。陈小雨认为,喜马拉雅现在 遭遇的正是恶意刷榜。
“我们认为是被恶意刷榜了,但是也只能是猜测,没有证据。现在在查,也在和苹果沟通。”这次一同被下架的考拉FM市场部负责人这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
为什么被下架?喜马拉雅方面截图给记者的苹果公司邮件显示:“因有与欺诈行为有关的内容被记录,你的iTune账号将被暂停,这种暂停包括把所有内容移出App商店。”荔枝FM的CEO赖奕龙表示也曾收到过苹果公司同样内容的邮件。
网 络电台市场,在国内发展迅速,国外同类应用6年才能实现的用户数量,国内企业2年就已经完成。喜马拉雅、蜻蜓等为了抢占市场份额,除了大力争取风险资金投 入,还在音频资源的争夺上日渐激烈。上游领域,各家使出浑身解数,争夺郭德纲等名人在网络的独家播放权,一些当红的声优、主播也是各家争夺的重点,在下游 领域,网络电台通过手机厂商预装、与汽车厂商合作开发车载智能硬件等,跑马圈地,彼此竞争进入白热化。
“而今,我们再次遭遇了同样的恶性攻 击,在未接到苹果官方任何通知的情况下,App突然被第三次下架!我们损失的不仅仅是每天少发展十万苹果手机用户,我们还有几千万苹果手机用户无法升级应 用,无法使用最新开发的功能问题。”陈小雨表示。作为拥有激活用户数量1.6亿的音频分享平台,喜马拉雅的苹果用户数占到了总用户数的一半左右。
遭遇产品下架后,喜马拉雅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除了向公安部门报案寻求帮助,与苹果公司联系进行投诉,还向上海网信办反映了相关情况。但是苹果的服务器在国外,公安部门不能调取数据,而这样的事件对苹果也造成了审核压力,因此调查取证并不容易。
“荔枝的3000万用户中则有30%~40%来自苹果,现在被下架吃的是哑巴亏。我问行业专家现在没有看到大量下载为什么也会被下架,他们说只要有苹果的黑名单用户多刷几次也会被下架。” 赖奕龙告诉记者。
在网上,记者看到的确有刷榜公司以1元钱一个用户的标价进行刷榜。“我们被恶意刷榜,却也不知道是竞争对手做的还是刷榜公司做的。现在只能看出来哪家公司没因此受影响而已。” 赖奕龙说。
对于公司来说,下架不仅断绝了新增用户的来源,因原账户积累的排名靠前的权重也被全部清零。
截至记者发稿前从喜马拉雅获悉,苹果的中国团队表示将会将进一步对这一涉嫌恶意刷榜的事件进行调查。
刘强东表示民营企业之间不应变成仇人,不要把正常的商业竞争变成个人恩怨。
一代代苹果的奢侈属性在逐渐弱化,留给苹果“控价”和黄牛涨价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苹果在AI功能方面的滞后正成为其在华发展的一大挑战。
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征关税的背景下,新款iPhone Pro 起售价突破1000美元。
iPhone新系列“上新”的生意已在黄牛端悄悄抢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