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下称“兴业消费金融”)携手泉州工商联、兴业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大数据分析机构、以及泉州知名消费品牌商户,于2015年7月24日在“兴业消费金融与泉州工商联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正式联合推出基于线下消费场景的个人信贷产品“信用消费”。
互联网金融支付新模式
“信用消费”是指客户在合作商户消费时,使用兴业消费金融提供的快速消费信贷来支付相关消费费用的一种即时小额消费信贷产品。“信用消费”在使得广大民众在贷款申请、审批、发放等方面更快速更灵活。与此同时,商户可通过 “信用消费”产品,提升客户购买力,提高门店交易量。
“只要带上一张身份证,便能即时享受各类商品消费贷款的便利。”兴业消费金融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过为商户或客户提供的移动客户端APP和智能POS,快速完成客户基础信息收集、身份识别、贷款发放确认,让客户在商户即时享受消费信贷服务。同时,兴业消费金融与第三方支付机构合作,基于银行卡交易数据分析来发放消费信贷。
泉州工商联相关负责人表示,泉州民营经济发达,消费市场活跃,特别是在纺织服装、鞋业、茶叶等行业有着较大的优势。“此次与兴业消费金融合作,是想通过泉商,包括从泉州当地走出去的全国性消费类商家,以及遍布在全国各地的泉州商会的消费类商家,将消费金融业务提供给全国的消费者。”上述负责人说。
发布会上,兴业消费金融与泉州工商联,以及特步、福诚、日春茶业等商户签署战略了合作协议。与此同时,银联商务、通联商务、银盛支付、中国支付通、开源道科技也成为首批合作的支付机构和数据分析机构。
更场景化的消费信贷平台
依靠消费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未来之势使得消费金融正逐渐成为金融服务的“新蓝海”。
2015年4月16日,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2015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指出:“消费率将在近十年中首次突破50%,位居三驾马车之首”,今年消费驱动型发展模式将基本确立。
6月10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部署发展消费金融,重点服务中低收入人群,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升级。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
“市场的放开,有助于加速市场教育,客户更容易接受消费金融,而竞争有助于消费金融产品的创新,促进市场的发展,让客户更容易享有消费信贷。”兴业消费金融主要负责人表示。
兴业消费金融于2014年12月23日在泉州正式注册成立,截至2015年7月15日,已在中国12个城市建立事业(业务)部,累计消费信贷发放金额突破13亿元人民币。
“客户只要信用记录良好,便可在短时间内获得消费贷款,无需抵押担保,自由选择贷款期限,最高额度可达20万元。”据兴业消费金融主要负责人介绍,全面打通线上线下消费场景,发掘、培育互联网金融及消费金融市场。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金融机构的消费贷款余额为15.37万亿,较2013年增长18.5%。按相关数据预测,消费信贷未来几年的平均增长率或将达到20%。
“前期消费金融主要通过银行提供,包括住房按揭贷款和信用卡。” 兴业消费金融股份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随着互联网公司不断进入消费金融领域,以及国家进一步扩大消费金融公司的试点,可以预测除住房、汽车之外的消费信贷业务将在未来几年得到快速发展。消费金融参与主体更加市场化,应用场景更加多样化、互联网化,产品也更加多元化。
关税的不确定性引发了消费者行为的明显分化,“恐慌性抢购”和观望并存。
居民中长期贷款的增长与房地产市场的回暖紧密相连。
将对品牌在4、5月举办的首发、首秀、首展,给予最高120万元的补贴,对4、5月开设的亚洲及以上级别首店,予以1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发展消费金融根本上需要扩大有效消费需求,金融机构应找准支持消费的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