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16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听取了政策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这次会议提出,要标本兼治深入推进简政放权和放管结合,提高放权的含金量,增强监管的有效性,突出便民服务的主动性,打掉违法中介和不合理收费,对不负责、不作为等大力追责整改。
在本次接受国务院办公厅委托的多个第三方机构中,国家行政学院承担了对国务院出台的“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第三方评估的任务。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王满传作为国务院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第三方评估组成员,全程参与了这次评估。为此,《第一财经日报》专访了王满传教授。
第一财经:你连续两年参加了国务院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第三方评估工作,今年的第三方评估有什么特点?
王满传:我仅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首先,今年的评估内容更加丰富,去年国务院办公厅委托四家单位对“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激发企业和市场活力”等五方面政策措施进行了评估;今年参加评估的单位更多,评估政策范围更广。我们国家行政学院的评估内容也扩大到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
其次,今年参与评估的机构数量增加,机构性质也更加多元。不仅包括以国家行政学院为代表的事业单位,还有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为代表的民间智库和高校的参与,此举也体现了国务院愈发重视第三方机构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再次,从评估机构的选择上看,今年首次采用了竞标的形式,由各单位先行拿出评估方案,然后通过对比竞争选择评估机构。
第一财经:从整体看,今年评估结果与去年相比,有什么特点?
王满传:国家行政学院从7月初开始部署工作,并在9月初完成评估,历时2个月。此次评估通过座谈会、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和访谈等多种形式进行,其中国家行政学院还委托专业公司实施问卷调查的工作;调研中访谈人数超过2000人。
今年评估的深度也提高了,上至国务院部委、下到居民社区;省、市、县等各级行政机构都有涉及。
从评估结果看,去年感觉中央和省一级改革的力度很大,但市、县显得不足,而从今年看,市、县两级改革的力度在加强;其次,从取消和下放政策的含金量看,相较去年有提高,今年的调研中,遭企业诟病或者反映比较多的是依附于行政权力的中介问题,而并非政府机构本身,政府权力的运行更加规范;第三、政府的监管责任感和监管能力明显加强。尽管一些部门和地方通过制度建设、制度创新、甚至借助大数据来改进监管,但监管仍然是“短板”。第四,在政府服务方面,办事难办证难是企业和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
第一财经:“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将继续向前推进,对此,你有哪些具体建议?
王满传:首先,针对很多地方反映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相对滞后的问题,应该加紧清理,并按照推进改革的轻重缓急,提请立法机关修订相关法律条款。
其次,加强顶层设计,加强不同部门之间、上下政府之间,改革的联动性、配套性、协同性,强化放权的配套性。
再次,坚决清理依附于政府机构的中介事项;坚决打掉违法中介。
要求相关平台进一步规范促销行为,理性参与竞争,共同构建消费者、商家、外卖骑手和平台企业等多方共赢的良好生态,促进餐饮服务行业规范健康持续发展。
网友质疑的PPT图片为学校2024年“昌华奖学金”评选现场展示材料,罗某某在材料中存在成果表述不严谨问题,有自夸炫耀之嫌。
第一财经会员免费参与,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特朗普政府威胁哈佛大学“将失去所有联邦财政资源”。
继续以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原则为根本遵循,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发挥地方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