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英国宣布将在位于波斯湾岛国巴林建设永久海军基地,这将是英国自1971年从中东地区撤军后在该地区建设的首个永久军事基地。31日,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亲自为该基地破土动工,在中东地区刷存在感的同时,英国也承认了自己对待极端主义问题上的后知后觉。
基地将于2016年启用
哈蒙德说,英国皇家海军在巴林的存在是对未来的保障,确保英国在“东苏伊士”地区持续存在。他表示:“新的基地将令英国能够和盟友合作,加强海湾地区及周边的稳定性。”
巴林曾因人权问题遭到西方指责,哈蒙德对此称,英国正在帮助巴林改变。
“总之,巴林不完美,但至少他知道应该做什么,并正采取措施。”哈蒙德说,在一些情况下,巴林政府“寻求我们(英国)的支持,帮助他们改革,比如,他们的警察力量,他们的司法制度,他们的监狱……帮助他们逐步提高标准,使其更接近我们希望看到的样子。”
英国广播公司对此评论称,英国在海湾地区增加的军事投入“可能仍存争议”,无论是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希望看到“切实的改革进展”。
上世纪50年代,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经过漫长的斗争后,英国于1971年从中东地区撤军,之后40多年中一直未在该地区建立永久性军事基地。
去年12月,英国宣布将建设这个坐落于巴林米纳·塞勒曼港的海军基地。该港口此前已驻扎4艘英国扫雷艇和人数不多的临时海军部队。
当时,英国国防大臣法伦称,该基地建成后,英国可以派遣更多、更大的船只来维护海湾地区稳定。“我们将重新并长期驻扎于海湾地区。”法伦预计该基地将于2016年投入使用。
目前,美国海军第五舰队长期驻扎在巴林。
巴林已经支付了建设该基地所需的1500万英镑(约合1.46亿元人民币)中的大部分,英国则承担该基地持续运行的费用。
应对极端主义后知后觉
对于英国为何在中东重建永久军事基地,有国际问题观察家认为,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打击日益猖獗的极端组织,维护该地区的安全和稳定。
哈蒙德在巴林首都麦纳麦的举行的安全峰会上将应对伊斯兰极端主义形容为“我们这个时代的巨大挑战”。
“我们在英国已经认识到,为了胜利,我们必须解决所有形式的极端主义,不仅仅是暴力极端主义。”哈蒙德认为,几十年来,英国人容忍鼓吹分离的理念、行为和体系,容忍差异,甚至为所谓多元文化论欢呼,事后看来,这太过宽容。
哈蒙德称,英国太晚认识到处理恐怖主义背后的极端主义言论的必要性。他还表示,过去曾不情愿“承认非暴力极端主义和暴力极端主义之间的联系”,但现在已认识到处理所有形式的极端主义的重要性。
“太担心冒犯(别的文化)而不是支持正确的东西、直面激进分子和那些宣扬憎恨和分裂言论的极端主义分子。”哈蒙德说,关于英国在海湾地区战略的细节将在不久的将来公布。
新战略是否失败
英国广播公司引述哈蒙德接受采访时的讲话称,对于那些可能被极端分子盯上的弱势群体,英国需要展现更多的“关怀责任”。
今年7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了一项未来5年里打击宗教极端主义的新战略。他在讲话中承认,目前英国对宗教极端主义势力采取的行动是失败的,并造成数百英国人加入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而英国的新战略主要针对宗教极端主义,而非伊斯兰教。
卡梅伦称,未来5年英国政府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应注意四个方面,即主要解决“扭曲的”极端主义、正在进行的极端化、温和派穆斯林的声音被淹没的问题以及一些在英国出生的穆斯林存在的“身份认同危机”等问题。同时,卡梅伦强调应避免年轻人被宗教极端化。
在被问及上述新战略是否失败时,哈蒙德并不认为这是政府的失败,重点是整个英国社会过去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
“英国社会长期以来一直坚持的多元文化论恐怕在一定程度上令我们对一些应该处理的问题视而不见。”哈蒙德认为,新战略旨在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无法继续容忍这带来的后果,比如一些英国年轻人变得极端,他们有些人已经前往伊拉克和叙利亚‘战斗’,有些已经在那里丧生。”
目前全国具有推免资格的高校为366所,在本轮新增后,将超过400所高校具有推免资格。
尹锡悦被捕后,特检组将对其进行最长20天的调查。
沪指时隔8个月重返3500点,创业板指涨幅现扩大至1%。
更多国内航司在陆续开通到中东地区的新航线,这背后与国际航线结构的变化不无关系。
有市场分析指出,英镑走弱与英国国债收益率上升同时发生,是投资者对英国经济管理信心减弱的典型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