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不仅仅是一款可穿戴设备,其Researchkit架构下开发的5款医疗APP应用暗藏苹果公司进军移动医疗的野心,涵盖哮喘、帕金森、乳腺癌(针对术后患者)、心脏病和糖尿病五大领域,尽管其尚处于数据收集阶段。
在苹果公司Researchkit系统下初步覆盖的5大类疾病中,哮喘、糖尿病属于常见的慢性病,其哮喘应用Asthma Health的面向人群为18周岁以上、被医生诊断为哮喘的病人,通过收集患者反馈的数据了解自然界诱发哮喘的因素,比如美国得克萨斯州的患者多数因酷热诱发哮喘,而在纽约排在第一位的诱发因素则是因为情绪激动。
根据统计,全球拥有超过3亿的哮喘患者,这一数字预计到2025年将突破4亿。在中国,哮喘患者超过了3000万人,其中包括1000多万儿童患者。
就疾病本身来讲,哮喘是一种能够通过自我管理而得到良好控制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推广委员会委员陈育智教授表示。“中国哮喘发作频繁,得不到有效控制,与患者自我管理的缺失有很大的关系。”
“互联网+”概念之下,想要在哮喘领域有所作为的显然不止Apple Watch,一财网编辑在app store内搜索“哮喘”共计获得45条结果,其中既有专注于服务哮喘患者进行慢性病管理的APP应用,也有专注于日常饮食生活注意事项内容的APP产品。而截至目前,业内第一家拿到风险投资的APP产品是一款名为“哮喘管家”的产品,已获得蓝驰创投1千万的天使投资,哮喘管家喊出的口号是:让每一个患者都能自由呼吸。
为什么是哮喘?
“中国有1000多万哮喘儿童,他们的监护人是三四十岁的人群,对于新事物的接受度比较高。”哮喘管家创始人、上海朔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CEO吕亮对一财网表示,“哮喘是慢性病,如果从儿童时期就坚持长期的规范治疗的话,在青春期后,其临床治愈率是很高的。”
据吕亮介绍,中国近3000万的哮喘患者中,只有不到5%的患者达到了全球哮喘防治创议的控制标准,而国外的控制率则在20%左右。“相比于糖尿病、高血压等大家比较熟悉的慢性病,哮喘等呼吸领域的疾病更需要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进行长期的管理。”
对于慢性病的治疗和管理来说,患者日常的数据对于医生的诊断的重要参考,“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使得数据的收集成为可能。对此,各方都呈现出积极态度,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为代表的研究机构希望能够借此更好的进行哮喘病人的院外管理;以青壮年医生为代表的一线医生则希望借助移动医疗产品提高诊断效率。移动医疗进入上升期已经成为无可非议的事情。
机遇下的新挑战
与游戏、电商、社交等传统互联网产品不同,医疗行业因其专业、隐私等属性,使得其在产品设计、生产、传播等方面都异于传统互联网产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碍于隐私,拒绝分享】
“做了哮喘管家才发现,身边有多位认识有十几年的朋友竟然是哮喘患者,”哮喘管家联合创始人、COO刘涛对一财网表示,“慢性病患者之间的关系网络很难建立,和兴趣社区相比,慢性病病友并没有那么扎堆。”
刘涛表示,互联网医疗产品在传播方式上有别于传统的互联网业务,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功夫,目前也没有太多的经验可以借鉴,需要尝试更多的渠道和方式。
【事关人命,选材严谨】
虽然互联网最大的特点就一个字——“快”,但对于人命关天的医疗行业来说,再多的谨慎都不为过。
这一点吕亮在与跨国药企的合作过程中感悟颇深,“虽然他们的流程非常繁琐,但是非常严谨,从材料到供应商都要严查。”吕亮表示,“这点是从事互联网医疗的企业非常需要学习的。”
【从零开始,自己动手】
哮喘管家的主页上,除了关于APP产品的介绍,还有智能肺功能仪、用药记录仪等硬件产品的介绍。
据吕亮介绍,目前全球范围内专注于哮喘领域的移动医疗产品屈指可数,虽然国外也有可以类似的硬件产品,但大家都同处于早期阶段,在技术水平相当的情况下,中国低廉的生产成本成为降低其售价的重要优势。
而在处于市场开发阶段的哮喘领域,一切都需要靠自己。据刘涛介绍,目前哮喘管家已经拿到了7个发明专利,全部应用于其硬件产品,“我们做的东西比国外要快,成本更低。”
艾媒咨询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医疗研究报告》称,2015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疗领域风险投资总额将近8亿美元;今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将达42.7亿元。移动医疗领域持续被资本方看好,因为医疗领域刚需旺盛、痛点极多、医疗体制改革进展缓慢。
作为国内哮喘领域第一家完成首轮融资的产品,哮喘管家CEO吕亮表示,“慢性病管理比挂号之类的产品往医疗的核心又进步了一点。”他们希望能够通过“软硬兼施”的方式实现支气管哮喘的长期管理和有效控制,帮助患者及其家人实现疾病的自我管理,“让每个患者都能自由呼吸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吕亮说。
【如何做好日常的哮喘管理】
1.记录病情日记:比如您的症状及发作时间、发作地点和您当时正在做什么,可以帮助医生准确制定和调整您的用药计划。
2.肺功能试验:定期做肺功能检查。
3.峰流速仪:坚持每天监测您的峰流速值。
4.哮喘控制测试问卷(ACT):每月评估一次,可在您的哮喘医生那里索取。
目前各方都在探索如何借助互联网、AI等新技术手段,构建起慢病防控“政府-社区-个人”管理的闭环,以降低医疗成本和疾病负担。
华山医院开出礼来AD药首方,12位患者接受治疗
谢方敏说,从多年实践经验来看,80%的医疗咨询存在重复提问,一直回复同样的问题也变相占用了医生大量时间。
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放开首诊,意味着其潜在用户从一部分有复诊需求的患者,扩大到了整个人群。基于用户数量的指数级扩增,互联网医疗的商业动机、盈利模式和行业格局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特泽利尤单抗的积极数据将使阿斯利康向五官科治疗领域延伸,并从传统化药向生物药、从普药向特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