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今年40岁,毕业于南京中医大,中医针灸推拿专业。
汪海是一名盲人,由于妈妈在医院放射科工作,怀孕期间受到些许影响,出生不久,上帝就遮住了他的双眼,先是发炎,之后就彻底看不见了。生活在幽暗之中,汪海依然坚强的学习成长。《股市天天向上》迎来这位行走在幽暗中的投资者。“都说盲人的世界没有色彩,感受不到世界的艳丽,更加感受不到股市中红绿交错的刺激与紧张。但我没有放弃股市,股市也没有放弃我。”让我们一起来了解,汪海在股市中的心路历程。
汪海做客《鲁豫有约》节目
遮住了双眼的成长之路
汪海来自山东临沂,父母都是医生,在汪海十岁的时候,举家到了南京,小学、中学,读的都是盲校,都是定点培养。就这样一直到了中专职高。曾经汪海也有过工作,也打过工,在深圳做过按摩师,感受到打工生活的不稳定,同时也向往着大学。又回到南京上了大专,汪海向往着做一名老师,但是考试的时候被告知视力低于0.2的不可以考老师,那时的他感受到了生活中的无奈。
后来,汪海做过医师,也开过自己的按摩店,当然,也接触到了股市。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学习却从未停止,汪海是国内使用盲人软件非常早的,有了电脑的帮助,给生活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入市后的沉浮与成长
99年的时候,汪海进入股市,从一开始跟着朋友们操作赚了些小钱,到自己边学习便炒股。同时炒股的方式也发生了不小的改变。最初,也不会用电脑看股票、偶尔打个电话委托交易。到了01年,用上了盲用软件,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通过软件去认识股市中的指标,同时,通过电脑汪海也“看”了不少的电子书,包括国外的《股票大作手回忆录》,学习理念,学习技术。渐渐的,汪海对股市有了信心,更能从心态出发,理性的操作股票。通过分析他感觉到,之前的朋友也有可以借鉴的地方,就这样,取长补短,提升自己,收听第一财经广播,江苏广播通过一切可以学习的渠道增长自己的知识。作为一个盲人,上帝拿走了他的光明,却无法阻止他通过耳朵学习,汪海找到了一本国人写的《炒股的智慧》的电子书,加上电台广播的股票分析,对自己了解到的理念、嘉宾、分析师进行跟踪研究,增加自己的兴趣,也让自己更理性。虽然父亲曾经觉得汪海有些不务正业,但是汪海觉得自己可以找到自信,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好,有更强的说服力。证明做股票不是人们觉得的不靠谱的,不是一时的运气。
我不完美,但是我努力
“我觉得很多人之所以没有做下去,没有做大,就是因为他们骨子里认为,做不下去。而且他们也没有拿出精神,意志,钻研、持之以恒的态度去做。”通过了自己实践和操作,汪海觉得自己的理念更加成熟了,相信通过坚持和理性的分析,可以一路做下去,做大做强。
作为一个行走在幽暗中的投资者,汪海有足够的耐心,虽然自己条件和能力上有所不足,但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结合来弥补。
五大方面选股,选时,资金控制,技术分析,心态,其中心态占四成,其它占六成,汪海说,这五大方面我不能做到最优秀,但会去努力,尽力做到最好。通过这些方法,相信自己可以超越周围绝大多数人,最好的心态就是能够不断的从失败中寻找自己的问题,跟自己较劲儿。
站在《股市天天向上》的舞台上,汪海不仅仅向大家展示了自己的操盘方式,炒股理念,更向平凡的大众展示作为盲人如何炒股,通过自己的经历,让和自己一样遭遇的盲人朋友在投资的过程中,多一些便利,少一些拒绝。汪海成功晋级!祝福汪海!
《股市天天向上》是由第一财经全力打造、大智慧作为全程战略合作伙伴的大型证券季播节目,是中国首档股民达人秀。
比方法,拼战绩,以股会友。谈“股”事,论“股”经,竞千“股”风流。探寻股海沉浮的经验教训,再现牛熊轮回的多空战场,展示几代股民的生存之道,凝聚亿万投资者的财富梦想!
《股市天天向上》第三季,每周日晚21:10第一财经播出。敬请关注。
外部融资的支持,成为撬动创新、驱动产业壮大的关键杠杆。
AI产品成本的控制可以从最优性价比参数选择、硬件组合、数据预处理和小样本学习、自动化工具的使用四个方面发力。随着AI产品的逐步商业化,成本的重要性将逐渐显露出来。
演出已不再只是城市争抢的“明星资源”,而是一种可以长期运营、系统管理的“文化基础设施”。
一个富有才华的人应该得到的尊重,如果在人间失去,那就一定会由老天来补偿。所以,苏轼越是颠沛流离,人们便越相信他是“谪仙”。
2025年2月以来,长债利率整体震荡上行,基金与国有行成为主要卖盘,农商行与保险则有明显买入行为,尽管监管部门对债市情绪的压制可能趋缓,但债市短期内仍将处于高波动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