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要闻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疯狂的石头"频上演:青田石遭盗采 村民挖玛瑙被埋

中国新闻网 2015-11-18 11:14:00

责编:李燕华

近年来,随着玉石等价格的疯涨,各地不少矿石遭到私挖乱采,甚至上演起现实版的“疯狂的石头”。说到底,还是它们背后所代表的金钱的驱使。

四川泸州 数百人河滩淘宝 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唐云云) 昨日,四川泸州百人在河滩挖石头的新闻非常吸睛,这些人为了能淘到能卖钱的透光鹅卵石也是拼了。近年来,随着玉石等价格的疯涨,各地不少矿石遭到私挖乱采,甚至上演起现实版的“疯狂的石头”。说到底,还是它们背后所代表的金钱的驱使。

四川泸州村民提供“宝石”图片来源:四川新闻网

泸州百人河滩挖透光石

据《成都商报》报道,四川泸州市合江县南滩镇攀湾村2社下边的河滩上有一种能透光的石头,一块至少能卖几百元,有些甚至卖到了上万元。消息传开后,四面八方的人们都涌到了镇上,穿着橡胶裤子,带把铁锹在河滩上开始挖,有的甚至在齐腰深的水里通宵达旦地忙活,有的还生火搭起帐篷,只为了能找到几块这种石头。如今,来南滩挖石头的人已经从开始的几人增加到了数十甚至上百人,一场现实版的“疯狂的石头”正在上演。而当地河滩已被挖得千疮百孔。

南滩当地最早挖石头的人名叫杨建。“我找懂石头的人看了,他们说这个是一种玉石。”杨建说,这种石头能卖到100元左右一斤,现在已经涨到了300元一斤,“接下来肯定还会涨”。为此,杨建并没有急着出售自己手中的石头,现在他已经囤积了600多斤石头。当地不少村民都抱着这种态度,即便有人到镇上收也不大情愿出手。

浙江青田石主产区治理后的河沟

青田石产地私挖盗采严重 进行整治

说到“宝石”,不能不提青田石。青田石与寿山石、昌化石、巴林石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石”,产于浙江省青田县。

“靠石吃石”、“靠石扬雕”,近年来,青田县已拥有石雕工厂及创作工作室400余家、石雕企业1300余家,年产值近16亿元,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雕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青田石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地的一个支柱性产业。

在这里,始终徘徊着渴望一夜暴富的人群。由于位置偏远、地势陡峭,再加上监管力量薄弱,出现了一些私挖盗采现象。仅2012年5月5日、2013年8月30日,当地集中整治时,就制止了5处非法采矿点,拆除各类临时工棚5个。2013年以来丰门矿区因偷盗矿已有8人被判刑。偷盗者有的凿开已被封堵的废弃矿硐,偷挖矿石;有的在山体表面用简易工具进行非法盗采。他们开挖的盗采点最大体量宽度约0.5米、高度约1米、深度约10米。

其实,现在找矿越来越难,“工人一天下来,也就选出了不多的几块普通原石,能让人眼前一亮的,已经很少了”,青田丰门腊石有限公司副董事长说。通过“赌石”一夜暴富的现象其实很少见,差的原石都是论吨卖的。

今年2月,矿区已经被全部停产整顿,同时,当地政府正在通过实施“严厉打击偷盗矿”、“修复矿山生态”等一系列措施对矿区进行综合整治,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青田县在山口等地的老矿区开展了植树复绿等恢复性措施,复绿面积达5万多平米。

“玛瑙石”发财故事坊间疯传 村民挖石被埋致死

挖石头还发生过惨案。“有人挖了一块35公斤重的玛瑙,15万元不肯卖”、“有人挖石头,买了车子房子”……近年来,因传说中的“玛瑙石”发财的故事开始在浙江浦江坊间疯传,越来越多的人上山日夜采挖石头。

不幸的事情发生在2014年1月8日傍晚,一位村民因挖石被埋致死。当天中午,死者戴某和同伴4人上山挖石头,他们在一个斜坡处挖了一个洞,洞深一米左右,戴某在洞内埋头苦挖,而朋友在洞外清理泥土。突然,斜坡上的泥土瞬间塌陷,将戴某整个人都埋进了土里。在没有挖掘工具的情况下,同伴用手挖泥土,但一个多小时后才将他挖出来,戴某已经没气了。

当地山林正被日渐蚕食。相关部门曾多次上山制止村民的开采行为,还下发了《关于严厉制止和查处非法采石行为的通告》,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开采、加工、销售、买卖石块及其制成品。但由于种种原因,采挖之风并未终止。

郧西绿松石盗采屡禁不止 已综合整治

绿松石遭盗采现象也有发生。据荆楚网报道,9月16日,湖北媒体问政曝光郧西县盗采绿松石屡禁不止,当地政府迅速召开专题会议,成立郧西县绿松石矿山集中清理整治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综合整治。

荆楚网记者看到,在郧西县涧池乡下营村一处废弃绿松石矿洞前,10余个民工正在封堵洞口。而此前,当地已排查涉矿案件13起、刑事拘留9人、行政拘留3人。

当地发布了《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绿松石资源行为的通告》,与矿区村民和淘宝店主签订《禁止开采绿松石承诺书》,发动矿区村民加强对绿松石矿山的管护;成立专项整治专班,对绿松石矿山开展一次清山行动,对所有矿洞周边的人员、车辆、设备进行清理,并封堵矿洞;乡镇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组织护矿队,分区、分点、长年开展巡逻,在矿山重点路口设置8个检查点,建设视频监控系统,开展日常检查。此外,还探索矿山开采机制,让所在矿区的村民参与利益分配,依法有序开采,依法依规管理。

台东为保护南田石下禁采令 图片来源:海峡导报

台东南田石产地吸引寻宝者 政府下禁令

“疯狂的石头”还在台湾上演着。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东达仁乡海岸盛产“南田石”,每颗石形浑然天成,近年来深受雅石玩家青睐收藏。加上作品参加海内外雅石竞赛屡获佳绩,身价暴涨,一颗南田雅石收购价动辄数十万(新台币),常有怀抱发财梦的捡石者寻宝。

南田海岸就在省道台26线旁,许多人将车停放路边就把石头搬上车,捡石数量越来越多,几乎已达“滥捡”的地步,当地村民看不下去,直呼“太夸张”。“摩托车也就算了,还有直接开卡车来的。”林姓村民说,海边每天都可以看到捡石者,台风过后更多;之前还有游览车载着旅客来,一人捡一颗石头回去,不约束的话,早晚有天石头被捡光。

为保护自然资源,今年10月,台东县政府下禁采令。“就算是一颗石头也不能随意捡!”台东县府表示,已公告南田海岸严禁捡拾砂石,违者依“土石采取法”移送法办,并处以100万至500万元罚款。

 

【延伸阅读】

四川上千人昼夜挖“玉石” 专家:一文不值(图)

17日早晨,在洗猪滩挖石的村民

村民刚挖出来的长江奇石

因石中有“玉”的传言,近一个月来,泸州合江县南滩镇的河滩上热闹非凡。上千村民开挖河道昼夜寻宝,河滩被挖得千疮百孔。

17日凌晨5点半,南滩镇攀湾村的村民杨建来到镇内的河道挖石点——洗猪滩。能“慧眼识玉”而成了“名人”的杨建将镇上蛋糕店的小杜也带来了,小杜说,这是他第一次来挖。沿途,有几十名村民返回。“今天挖了好多?”每遇村民,杨建便问。

17日下午,记者将村民赠与的两块“合江奇石”带到了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13地质队矿勘院鉴定。高级工程师杜光荣鉴定后表示:这就是一般的石英,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不仅如此,这所谓的“长江玉石”在泸州收藏圈资深人士看来不仅一文不值,更像是当年炒作的一次重演。

传言

几千元的石头交易被传为“几万”,更加离谱的传言引燃了村民们“寻宝”的热望,最盛时有上千人为石而狂,在河滩上挖石头。

挖出石头卖不掉挖石头的铁铲相当俏

千人挖宝镇上铁铲走俏

清晨6点的南滩镇,还笼罩在一片薄雾中。洗猪滩就像这个小镇上了发条的闹钟一样,百米开外,就能听到河道里此起彼伏的铁铲挖石声。有村民吆喝:“吃早饭了。”则有村民回答:“再挖一会儿”。

河道内,以中年男人为主,100多名村民头戴电筒,齐齐穿着水衣水裤,背着背篓或者背包,拿着铁铲在齐腰深的河沟卖力挖着石头,不到两小时,便堆起一个个“小山堆”。“杨老板,你快来帮我看看我的这块要得不?”打开自己专用的“玉石电筒”,当地村民杨建仔细琢磨起来,因率先法发现鹅卵石有“玉”的秘密,杨建已成为镇上的“名人”。

杨建说,除了洗猪滩、南滩镇内河段的三支口、老马庙的下碟子三个河道内,都有当地村民去挖石头,最盛时三个点加起来有上千人。

何有志,南滩镇场镇上一家杂货店老板,这段时间他店里的铁铲出奇好卖,“这5天卖的铁铲基本是我一年卖的量。”与铁铲销量一样,村民挖石的必备装置水衣水裤、手电筒的销量也一路飙升。

有人卖钱有人却卖不掉

村民们为石而狂,源于本月12日的一场石头交易。何有志表示自己是亲眼目睹,并且坚信石头值价,“现场数的钱,起码有好几万哦。”自12日以后,遇见曾卖过石头的贾连平,村民总会神秘地问:“你真卖了几万了啊?”贾连平则努力解释,“没有没有,太夸张了。”但在南滩镇,传言却迅速蔓延开来:有人卖了玉石买了小车,有人卖了几十万……

一个多月前,贾连平开始到洗猪滩捡挖河石,断断续续,挖了100多斤回家。贾连平说,起初自己只是因为觉得好看,想去捡来收藏,转机发生在12日,一位来自重庆的收石人来到镇上,找她买了20多斤石头。“他们从11点挑到下午3点左右,100多斤就挑了20多斤,按照200元每斤的价格,卖了4000多元。”

而邻居66岁的陈天佑,家里则放着100多斤挖回来的石头。“收石头的咋不来联系我?”陈天佑不明白,自家和贾连平家背楼而住,她家的石头咋就值钱?陈天佑开始担心起这些辛苦挖回来的石头,“只有养在水里,放久了就不亮了,如果真没有人收,最后可能只有拿出去扔了。”

鉴石

专家提醒,河滩上“疯狂的石头”可能是一出幕后炒作,低价收石加工,而以石中有“玉”的噱头获取高额利润。

矿勘专家:“这就是普通的石英”

南滩镇已介入调查,还将进行专业鉴定

为探究这鹅卵石有“玉”的真伪,17日下午,记者将村民赠与的两块石头带到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13地质队矿勘院进行鉴定。高级工程师杜光荣在仔细打量后表示:这就是普通的石英,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

杜光荣解释,石头会透光,主要是由于化学物质(二氧化硅)形成的晶体紧挨在一起形成反射,如同无数块玻璃重叠在一起形成反射一样。至于石头表面形成的纹路是在河水的长期搬运过程中,相互碰撞、摩擦而成,并不稀奇。会透光的石头呈现不同的颜色,主要是石英在形成过程中有其它矿物质掺入,“白色的化学物质就比较纯净,褐色中含铁。”

杜光荣提醒,河滩上“疯狂的石头”可能是一出幕后炒作,不良商家以低价收入类似石头,回去加工制作后,以石中有“玉”的噱头获取高额利润。

“从我们前期了解来看,主要是村民自发挖石,还没有采用大型机械。”南滩镇党委副书记刘璐表示,南滩镇内河段属于福宝大漕河和自怀小漕河两河交汇点,村民自发采挖鹅卵石,已涉及环境安全及保护问题。“我们也在委托派出所介入调查整个事件的真相,包括石头售卖价格等。”刘璐说,17日下午,四川省地质矿产局113地质队专业人员已抵达南滩镇,将对这种石头予以专业鉴定。

镜鉴

“2008年前后,同样是合江南滩镇发现的这种石头,我是从‘二道贩子’手里买的,几年后才发现上了当!”17日上午,泸州市收藏家协会的资深会员刘昌银说,他曾因花高价购买这种石头“吃过大亏”。

当年2万多买这石中“玉”送人都不要

泸州藏家:一文不值

“这种石头太普通了,我家里都还有10多吨。”泸州市收藏家协会秘书长宋先生,对长江石颇有研究。“合江南滩发现的奇石,我的店面收藏了不少。”宋先生边说边关掉了店铺的灯光,找了一个昏暗角落,用手电筒照亮随手捡起一块石头,浑身通透,比合江南滩奇石发出的光芒更漂亮。

“长江奇石的种类非常多,最常见的几种,有画面石、材料石、雕件石、形石、玉石、玛瑙石、石英石等。”泸州市收藏家协会主席李波介绍,珍贵的“长江奇石”用手电筒照射,能清楚地看到其内部有纤维桩、点状或指甲状的纹路,纹路越细、越有规律,石头的身价就越高。此外,还可按发出的光芒来鉴定,比如“墨玉石”,就能发出绿色的光芒。

“无论是从纹理、外观和质地看,还是从光泽、通透度等方面来看,合江南滩的这种石头大多数都是石英石,不排除有玛瑙石的可能。”收藏爱好者们经过一番仔细研究,认为“合江长江奇石”实际“一文不值”。“这种石头本身价值不高,必须经过加工才能卖钱,但雕刻的工钱最少也要几百元。”

重演炒作等你入套

“2008年前后,同样是合江南滩镇发现的这种石头,我是从‘二道贩子’手里买的,几年后才发现上了当!”17日上午,泸州市收藏家协会的资深会员刘昌银说,他曾因花高价购买这种石头“吃过大亏”。

刘昌银称,当年泸州收藏界传言,这种用手电筒照射后能发光且透亮的石头,被称为“长江玉石”,转手就能赚钱。“当时泸州兴起过抢购长江玉石的热潮,我忍不住诱惑,花2万多元买了几十斤。”本以为“有钱赚了”的刘昌银,想囤积居奇而错过了最佳出售时机。热潮退去后,刘昌银买回来的这些石头,再也卖不出去了,“送给别人都不要”。刘昌银这才明白有人故意策划、炒作,“拥有这种石头的人,相互购买抬高市场价,等有人进入圈套后,他们就销声匿迹了。”

“这种所谓的长江玉石,绝大多数都是假的,甚至是普通的石头。”泸州市收藏家协会主席李波说,泸州地处长江上游,长江奇石资源特别丰富,目前也是全国著名的长江奇石文化城。仅泸州市内从事长江奇石买卖的店面多达上千家,专门从事长江奇石销售的市场也有十多个。但随着经济大环境影响,最近两年泸州的长江奇石市场比较低迷。

资深藏友宋先生说,10多年前,泸州的长江奇石的确受欢迎。他从1996年开始接触长江奇石,此前虽销售过总价值10多万元的长江奇石,但如今也面临和其他收藏者一样的窘境,“卖不脱”。(来源:华西都市报 记者曾业 徐庆摄影报道)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