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钢琴家王羽佳:拉威尔的作品像童话,更像恐怖小说

一财网 2015-11-26 08:36:00

责编:沈晴

以炫技著称的王羽佳,在DG新发行的专辑中录制了拉威尔最著名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以及大众相对陌生的《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她常会在后一部作品中体会到爱伦•坡小说里绝望悲伤的暗黑情绪。

今年春天,王羽佳完成拉威尔两部协奏曲,又将福雷的一首原始版钢琴独奏作品《升F调叙事曲》收录进唱片

斯特拉文斯基曾把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称为“瑞士钟表匠”,作为法国印象派杰出作曲家之一,拉威尔的作品中总有法国音乐的精致、典雅与轻快,同时又有极为精巧的和声与细部处理。
“拉威尔的音乐是独特的,既有瑞士手表般的精准性,但又升华到更高的层次,讲述快乐、简单与纯粹。”今年,28岁的王羽佳开始以唱片的形式探索法国作品。这位以炫技著称的钢琴家,在DG新发行的专辑中录制了拉威尔最著名的《G大调钢琴协奏曲》以及大众相对陌生的《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并将在明年以“国家大剧院驻院艺术家”的身份上演拉威尔、巴托克和肖邦的五部协奏曲,体量之大,可谓演奏生涯又一次极限挑战。
身材娇小瘦削的王羽佳,有着男性钢琴家羡慕的爆发力、难以想象的速度和力量感。在接受第一财经专访时,王羽佳曾玩笑地谈及,她常年在世界巡演中弹奏拉赫玛尼诺夫、普罗科菲耶夫的作品,对曲目熟悉到“哪怕睡着了都能弹”的地步,而这两位作曲家的作品,素来以高难度著称。
这一次选择拉威尔,难度更加集中而全面。《G大调钢琴协奏曲》几乎融入了拉威尔晚年全部的创作风格和技术特点,既有法国音乐的浪漫特质,又用蓝调五声音阶,制造出一种摇摆、哀伤的爵士乐感。
1922年,拉威尔从法国启程,开启他的欧洲之旅,并在旅途中深受美国爵士乐影响,他曾说,“严格地说,我并不是一个‘现在作曲家’,我的音乐远不是一场‘革命’,而是一种进化。我的音乐建立在旧时代的传统之上,是传统的自然发展结果。”
1928年,拉威尔在北美举行了为期四个月的爵士乐巡演,这期间他加入哈莱姆和新奥尔良的爵士乐俱乐部。《G大调钢琴协奏曲》和《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就创作于这个时期,后者是为一战中失去右臂的奥地利钢琴家维特根斯坦而作。
两部作品问世后,人们为拉威尔作品中蕴含的拉丁美洲和美国黑人爵士乐中节奏、嬉戏的风格而感到惊喜。拉威尔本人在接受英国《每日电讯》采访时也曾说:“从某些角度着眼,这首协奏曲同我的《小提琴奏鸣曲》有点相似,其中有某些爵士音乐的因素,但用得很有分寸……”
从演奏角度,王羽佳觉得《G大调钢琴协奏曲》可以玩得“俏皮又诡异”,同时又有童话般的梦幻意境,“第二乐章的钢琴柔板很诗意,有古典的气氛。”《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相比之下则是一部“黑暗而深沉”的作品。
在王羽佳眼里,拉威尔晚年两部重要的钢琴协奏曲在性格上截然不同,“拉威尔除了很童话的一面,也有爱伦•坡式的黑暗恐怖小说的一面。”欢快、嬉戏与明亮,严肃、深沉与悲壮,都体现出拉威尔精湛的配器技术。
“《D大调左手钢琴协奏曲》总是一个旋律重复很多次,原地踏步,左手坚持不懈弹到最后,你会有种世界末日的感觉。听他的和声,你能闻到空气里的味道,感观非常丰富。”王羽佳说,她常会在拉威尔的这部作品中,体会到爱伦•坡小说里绝望悲伤的暗黑情绪。
在大多数钢琴家眼里,《G大调钢琴协奏曲》是对人体技能的挑战,单手要完成双手的技巧,且在听觉上不留痕迹。各种大幅度的跳跃、密集的和弦、交错的重音、不对称的节奏,而且还要在钢琴上玩出新花样,用刮奏的方式营造俏皮、滑稽的嬉戏画面。即便是一流钢琴家,也需要审慎地做好全面充分的准备。
今年春天,王羽佳与苏黎世市政厅管弦乐团合作完成拉威尔两部协奏曲,又将福雷的一首原始版钢琴独奏作品《升F调叙事曲》收录进唱片,完成她对法国音乐的一次探索。
身兼劳力士品牌大使、斯坦威艺术家的王羽佳,又受邀担任国家大剧院2016/17乐季的“驻院艺术家”,这意味着,她明年将密集带来六场特别策划的音乐会及一系列艺术活动。从明年8月开始,这个地道的北京姑娘将在家乡的主场作战,携手吕嘉、吕绍嘉以及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带来拉威尔《G大调钢琴协奏曲》,并上演巴托克全套三部钢琴协奏曲。此外,著名指挥家迈克尔•提尔森•托马斯将携旧金山交响乐团将与王羽佳联手合作,“我从17岁就开始与托马斯合作,从那以后,我几乎每年都会跟旧金山交响乐团合作。”王羽佳说,在她个人的专场音乐会上,她会带来自己的好朋友、打击乐天才马丁•格鲁宾格,演绎打击乐与钢琴版的《春之祭》。马丁•格鲁宾格尚在改编乐谱,两个年轻的音乐顽童究竟怎么疯玩经典之作,就连王羽佳也很好奇。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