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全球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0.3%贡献了40% 上海外资百强企业排行榜出炉

一财网 2015-12-17 11:14:00

责编:应民吾

最新的上海外资企业百强榜单出炉。企业数仅占上海市外企数约0.3%的外资百强企业,其营业收入合计数和纳税总额合计数却均占到了全市外企的近40%。

要想登上上海外资百强企业榜有多难?

12月16日下午,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和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联合召开了2014年度外资百强企业发布会暨“十三五规划”形势报告会。除了吸引就业人数外,其他三项榜单的入围门槛在今年都有所提高。

具体来说,营业收入百强榜的最低入围门槛提高到了72.9亿元,同比提升1.8亿元;纳税总额百强榜入围门槛则为4.17亿元,提高了1500万元;进出口总额百强榜入围门槛为4.10亿美元,提高4800万美元。

与这三项不同的是,今年吸收从业人数百强榜的入围门槛下降了180人,也就是说外资企业只要在中国招了2764人即可上榜。

0.3%的外企贡献了40%的税收

虽然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但上海外资企业的表现却不错。

从总量上来看,2014年度上海外资营业收入百强企业营业收入总额为23130亿元,同比增长135亿元,增长率为0.59%;2014年度上海外资纳税总额百强企业纳税总额合计为1682亿元,同比增长17亿元,增长率为1.02 %;2014年度上海外资进出口总额百强企业进出口总额1740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亿美元,增长率为6.88%;2014年度上海外资从业人数百强企业从业人数总数为73.7万人,比上年增长2.2万人,增长率为3.08%。

作为中国内地吸收外商投资规模最大、外资总部机构最多的城市,外资企业在上海市的作用举足轻重。

上海2014年合同外资达到316亿美元,同比增长26.8%,创下历史新高;实际到位外资181.66亿美元,同比增长8.3%,连续15年实现增长。截止到2014年底,上海已累计引进外资项目7.63万个,合同外资2741.1亿美元,实际吸收外资1691.6亿美元,占全国的比重超过10%。

上榜的外资百强企业更是小数量做了大贡献。

企业数仅占上海市外企数的约0.3%的外资百强企业,合计进出口总额却超过了全市外企进出口总额的一半,约占56.1%。与此同时,外资百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合计数和纳税总额合计数均占全市外企的近40%,从业人数也占到全市外企的24.2%。

从所属行业来看,这些百强外企主要分布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与上海的转型要求吻合。

四分之三的百强企业来自于欧洲、美洲、亚洲等20多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香港地区、日本、美国、新加坡、德国、瑞士、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等。

部分外资企业向中西部转移

在“进出口总额1000万美元以上并创利税额1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上海外资企业名单”中,出现了5家施耐德在上海的合资企业,分别是上海施耐德配电电器有限公司、上海施耐德低压终端电器有限公司、施耐德(上海)电器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上海施耐德工业控制有限公司和施耐德电气信息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施耐德1987年在中国设立第一个合资企业,到今年已经快30年了。”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朱海近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目前施耐德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达到数百亿元,总共30家合资公司,招聘了2.8万名员工。

据朱海称,从2012年开始,施耐德电气开始实施“西进战略”,将公司业务从东部深入到了中国的中西部地区,包括武汉、西安等地。

“不得中国不可能得天下,这是很重要的理念。”朱海表示。而作为外资企业来说,最需要学会的是“傍大款”。这里的“大款”指的是本地企业,和中国本土企业展开深入合作是施耐德电气未来战略中的重要立足点。

今年11月中旬,上海官方曾公开澄清,上海并没有出现所谓外资倒闭潮或撤离潮。今年1~9月,上海提前终止企业数较去年同期减少22.3%,减资企业数较去年同期减少5.6%,一定程度上说明外商对上海的投资有进有出,但总体上是进大于出。截至2014年底,上海共有外资制造业企业9100家,占全市外资企业总数的1/4;累计实际投资534.57亿美元,占全市实到外资总额的1/3。

但是,在过去的4年里,上海制造业吸收的合同外资占全市合同外资的比重仅不到 “十一五”期间一半。部分劳动密集、附加值低的制造业选择转移出上海或者转型为研发设计领域。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