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历史数据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经济唱衰论经不起推敲

光明网-经济频道 2015-12-20 11:20:00

责编:王艺

近期英国的《金融时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影响力大的主流媒体刊载专业评论,集体发出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

近期英国的《金融时报》、美国的《华尔街日报》等国际影响力大的主流媒体刊载专业评论,集体发出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他们的理由归纳起来有以下两条。一是中国经济近半年多来,外贸下滑、产能过剩、地方财政、影子银行、流动性紧张、国企效率不景气、GDP近几个季度呈现递减趋势等问题逐渐被媒体披露。二是源于国外经济学家的早期预言。他们认为2008年爆发于美国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会沿着美国、欧洲,呈波浪式席卷全球,包括新兴经济与发展中国家。2008年以来,美国和欧洲的实际情况似乎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印证他们的推断。近两年,巴西、俄罗斯、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问题不断暴露,于是处在同一阵营的中国也会受到波及。这些媒体权威性强,嗅觉灵敏,言辞犀利,很快在海外形成舆论。

然而,这种观点实在是经不起推敲的耸人听闻之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2010年的10.4%下降到2014年的7.4%,今年全年增速可能会向下“破7”等确实是面临的现实。但是,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全球第二,每年7%左右的增速表明我国的经济总量仍然在做大,绝对增长量也是一个很值得国人骄傲的数字。纵观国际经济形势,有的国家近年来持续负增长和零增长,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平均增速也只能维持在2%~3%之间,相比而言,我们的速度来之不易,值得珍惜。如果经济增速低于7%就叫“衰退”的话,请问那些国际经济大腕:“2%~3%,零增长或负增长”的经济速度该叫什么?是该称为“经济繁荣”、“经济稳定”,还是“经济崩溃”、“经济完蛋”?不过“经济唱衰论”的背后,往往藏有一些不可告人的政治用心或经济陷阱,这才是值得我们警惕和防范的。

中国速度是我们党和政府对过去30多年的经验教训不断进行总结后的战略调整和现实选择。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淘汰落后产能会带来一些暂时的问题,但其为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和健康发展打好基础。另外,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如加快廉洁政府建设、推进社会治理、强化环境保护等,这将成为维系中国经济发展走向的坚实基础。最后,笔者认为影响中国经济乃至中华民族兴衰的决定性因素是我们必须保持一个安定团结的国内政治局面和一个和平稳定的国际大环境。国外媒体的经济唱衰论应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 “正衣冠”的镜子,而不能影响我们的经济建设大局。

举报
相关阅读

上海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举行扩大会议,陈吉宁出席,龚正报告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重点

深化“五个中心”建设,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全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37 07-31 20:46

发改委谈“苏超”出圈:体育文旅产业蕴含巨大潜力

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将繁荣群众性赛事活动、深化文体旅融合等纳入相关规划和政策,提升赛事吸引力与综合价值,努力实现“以赛兴文、以赛促旅”。

5 111 06-26 14:27

发力提振“消费力”,消费金融与经济同频共振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持续转型,高质量发展要求的背后,消费金融被推至提振内需的战略高地,尤其是今年,提振消费政策力度持续“升温”,就在央行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单独列出了《持续完善金融服务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专栏。

137 05-22 09:14

国家统计局:4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

总的来看,4月份,外部冲击影响加大,但宏观政策协同发力,主要指标平稳较快增长,国民经济延续向新向好态势。

214 05-19 10:04

联合国报告:全球经济前景恶化 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关税上调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供应链造成压力,推高生产成本,导致企业投资放缓,波及发达和发展中经济体。

192 05-16 07:49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