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北京两年后,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书磊重回北京。
据北京日报消息,近日,中共中央批准:李书磊同志任中共北京市委委员、常委和市纪委书记,叶青纯同志不再担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委员和市纪委书记职务。叶青纯1952年4月生,此次属于届龄卸任。
资料显示,51岁的李书磊是河南原阳县人,1978年恢复高考,年仅14岁的他考入北大图书馆学系,当时班上不少人年龄都比他大一倍,因此李书磊有“神童”之称; 1984年北大中文系硕士毕业后,李书磊被分配到中央党校文史教研部任教;两年后,他重返北大中文系拿了博士学位,之后回到中央党校任教。
自1989年12月起,李先后担任中央党校语文教研室主任、文化学教研室主任、文史教研部副主任、主任,中共中央党校培训部主任,中共中央党校校务委员、培训部主任,校务委员、教务部主任。其间,他还先后赴河北青龙挂职县委副书记,赴陕西西安挂职市委副书记。
李书磊是一名典型的“学而优则仕”官员。上世纪90年代初,李书磊闭户读书,写出了一系列重读经典的好文章。当时,“李书磊”三个字堪称如雷贯耳,他的《为什么远行》《杂览主义》《重读古典》《文学的文化含义》《我观世音》等一系列书籍,不仅引起学界的注意,更在全国拥有相当可观的读者。
2008年12月,年仅44岁的李书磊出任中央党校副校长,成为副部级领导干部。其时,中央党校校长是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习近平。
2014年1月,李书磊离开中央党校,南下东南沿海省份福建,接替转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的袁荣祥,担任福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这也被视为加强地方工作经验。
在福建的两年,李书磊在一如以往的低调、严谨与务实的同时,在文化保护、诗歌等领域也发表过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去年11月于泉州举行的第三届亚洲文化论坛上,李书磊表示,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建设使城市有了独特的风貌和魅力,是城市吸引力和城市价值的重要源泉。但从全国各地的情况看,现在古城保护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压力,还有艰巨的工作要做。
李书磊认为,首先要强力遏制各方的利益冲动,制止要在寸土寸金的历史文化街区开发房地产的念头。现在破坏城市文化遗产往往不是因为观念问题,而是因为利益问题,拆毁文物行为的背后往往有不正当利益,应当依法依纪追究。
在2014年5月举行的“海峡两岸青年诗歌创作座谈会暨海峡诗会”上,李书磊谈起自己从小读诗的体验,觉得“诗人就是带领我们、引领我们、提升我们的人。感觉读诗就是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不一样的状态和空间,对于司空见惯的事物有了新的认识和感受,是一种很深刻的很神奇的体验。相比平常步行,读诗写诗就变成是一种‘飞翔的状态’”。
此次李书磊调任京城,也是近一周来福建省委常委班子第二次调整。近日,住建部副部长王宁“空降”福建,补缺已转任中组部副部长的姜信治,出任福建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目前福建省委常委班子缺员两名。
北京艺博会将于5月22日至25日在农业展览馆举行,以“凹凸”为主题,汇聚全球12个国家的32个城市121家参展机构,展示艺术多样性,并与北京国际设计周等合作发起“北京艺术季”。
太古还在寻觅新的投资机会。
相对于中央对地方10万亿元的转移支付体量,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占比很小,但发挥着“四两拨千斤”的引导功效。
李强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房地产市场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居住区绿地建设应在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的前提下增设水体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