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2日,第二批境外央行类机构在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完成备案,正式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这有利于稳步推动中国外汇市场对外开放。
这些境外央行类机构包括:印度储备银行、韩国银行、新加坡金管局、印度尼西亚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国际金融公司。以上境外央行类机构各自选择了直接成为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境外会员、由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会员代理和由中国人民银行代理中的一种或多种交易方式,并选择即期、远期、掉期、货币掉期和期权中的一个或多个品种进行人民币外汇交易。截至目前,共有13家境外央行类机构完成备案,正式进入中国银行间外汇市场。
长期以来,我国外汇储备以安全、流动和保值增值为目标,按照市场化、专业化原则在国际金融市场开展投资,实现了投资组合较为有效地分散化。单一市场、单一资产的变动对我国外汇储备的影响总体有限。
阿皮奥认为,眼下的市场驱动力已不再依赖长期的基本面逻辑,而更多受短期政策信号支配。
2025年全国外汇管理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部署了2025年外汇管理重点工作。
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提高货币政策调控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择机降准降息。
分析师警示,随着特朗普“推特治国”回归,投资者要为外汇市场进入更加波动的时期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