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15年全国出生人口为1655万,比2014年小幅减少32万。因此,很多人判断,单独两孩政策并没有发挥作用。而事实上,一个政策是否起到作用,用一年的数字来衡量,为时过早。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姜卫平认为,“这种波动符合我国出生人口变动规律,符合我国育龄妇女总量下降和生育行为变动规律,是正常波动,在预期之中。”
1990年我国出生人口2391万,2000年下降到1771万,2010年继续下降到1592万。1990~2015年的26年间,出生人口同比上一年减少的年份为19个,增加的年份9个,平均波动幅度为28万人。其中,1992年出生人口减少的幅度最大为140万人,2014年出生人口增加的幅度最大为47万人。
“在进行全面两孩政策测算过程中,进行了人口多情景测算,预计2015年出生人口变动的下限是1580万,上限是1730万。与统计局公布的2015年出生人数吻合,符合预期。”姜卫平表示。
根据PADIS(国家电子政务重点项目人口宏观管理与决策信息系统)系统预测测算数据分析,2014年我国出生人口总量中第一孩比重为60%,第二孩及以上比重为40%,2015年出生人口总量中第一孩比重下降为57%,第二孩及以上比重上升为43%。预计到2018年出生人口总量中第一孩比重会下降到46%左右,第二孩及以上比重上升为54%左右。生育政策对提高二孩出生的影响作用正在逐步显现。
“一孩生育减少是2015年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它的减少量大于二孩生育增加的量,是导致2015年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姜卫平表示。
北京某三甲医院妇产科主任认为,羊年出生人数一直都是比往年低,这跟人们的文化观念有关,这也是2015年出生人数减少的一个因素。
根据PADIS系统测算数据分析,2015年出生总量中,一孩生育减少85万左右,二孩生育增加45万左右。受人口年龄结构等因素的影响,我国育龄妇女总量呈下降趋势。2015年我国15~49岁育龄妇女比2014年减少520万,其中,20~29岁育龄妇女减少120万,25~35育龄妇女减少270万。未来受育龄妇女总量减少和人们的生育行为更加理性、推迟生育等因素影响,一孩生育仍将呈减少趋势。
据浙江省卫计委1月19日公布资料显示,自2014年1月17日以来,截止2015年12月底,浙江省共有15.2万对单独夫妇提出再生育申请,其中已审批14.9万对,已出生7.4万人。这证明二孩生与不生,不是用数字就能解读的了。二孩的生育已经在悄然进行中。
从2025年1月1日起,对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3周岁以下婴幼儿发放补贴,至其年满3周岁。
总统特朗普旨在限制“出生公民权”的行政令违宪,并在全国范围内阻止这一行政令执行。
人工智能时代正推动全球高等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
“长期以来深耕行业并不断提升专业能力的券商,将会在科创板的新制度和新实践中胜出。”
在出生人口方面,去年出生人口最多的10个省份,分别是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河北、江苏、广西、贵州、浙江、云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