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中国普天陶雄强:传统行业和“互联网+”好比蛋黄和蛋清

第一财经APP 2016-03-16 12:53:00

责编:吴苏宁

信息量有限的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能力融合起来后,能够更好地起到催化和发酵作用,形成一个更强大的爆炸力。

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互联网+”这个概念。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了 “互联网+政务服务”和“中国制造+互联网”,也提到了“乘数效应”等名词。

到底什么是“互联网+”和“+互联网”? 什么是 “乘数效应”? 作为信息产业领域具有代表性的国企,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公司(下称“中国普天”)又是如何践行“互联网+”的?

围绕这一话题,“两会”期间,在第一财经共同参与的“对话新国企、加油十三五”两会访谈节目中,中国普天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陶雄强用“鸡蛋理论”来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鸡蛋之喻”阐释“互联网+”的乘数效应​

陶雄强的“鸡蛋理论”是指用鸡蛋的蛋黄和蛋清来比喻传统产业与“互联网+”改造后的新产业。传统产业相当于鸡蛋的蛋黄,是传统意义上最有营养价值的部分,而蛋清这部分的营养物质往往被忽略。他认为,“互联网+”或“+互联网”就是要通过跨界,寻找传统产业与其它产业的相关性,去发现和发挥蛋清的价值。

“在蛋清跟蛋黄结合之后,可能会发生物理变化或者是化学变化。这个变化就不是简单的1+1等于2,这可能就是1乘以2,或者是1乘以几的关系,这就是总理报告中提到的乘数效应。” 陶雄强说,乘数效应意味着信息产业和“互联网+”是“放大器”,以前叫“倍增器”,总理的乘数效应提法更加科学。

这也意味着,信息量有限的传统行业和“互联网+”的能力融合起来后,能够更好地起到催化和发酵作用,形成一个更强大的爆炸力。

在陶雄强看来,谁发现蛋清部分的价值,谁就是主导,如果互联网公司主导就是“互联网+”,如果传统企业主导就是“+互联网”。

他举了个例子:现在互联网公司纷纷介入打车领域,通过互联网的视角推动我们出行方式的改变,现在又推出顺风车、拼车还有专车服务等,这些服务是利用了定位系统、互联网技术。所以,无论是从出租车行业自身的改变,还是普通人出行方式的改变来看,互联网技术都是在发现“蛋清”部分。

“这里,互联网公司做的就是“互联网+”,如果出租车行业本身在采用互联网技术,那就是拥抱互联网,就是“+互联网”。所以,“互联网+”和“+互联网”两者现在是处在并存的状态。”

积极做“互联网+”的践行者

中国普天作为央企,是“互联网+”的践行者,在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民生各个领域都做了布局。

陶雄强以养老产业为例:中国居家养老占90%,社区占7%,机构占3%,呈现出9073这样的一个分布。中国普天正在养老机构大力推进信息化。

“我们对上海中福会养老院用信息化手段进行了武装,通过为老人佩戴腕表、穿戴式的衣服、床垫、头套等各种方式,对其进行生命参数、健康状况的检测。通过检测采样的数据,了解其身体状况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当后台监控出异常的时候,就会有专人采取措施对老人进行急救或者送医院治疗。这种方式一方面使得养老院对老人的关怀更直接,另一方面也节省成本”,陶雄强说。

这几年来,中国普天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将这样的理念和做法推广到居家和社区。他们近期与云南的一个地级市也达成了共识,准备建立从老龄委到县区、到乡镇街道再到村委社区的四级管理体系,使整个城市的老人全部纳入体系管理。他们通过穿戴式的方式,对纳入体系管理的老人做健康情况监控,并和医疗机构进行挂钩,推动养老行业将来朝着防病、治病一张网的目标结合。

吸引其他企业共同创新

最新的“十三五”规划也专门提出来要建设创新创业的公共服务平台,要打造一批双创的示范基地和城市。

普天在双创领域较早进行了布局。截至目前,他们已经在9个城市建设了13个双创基地。入园企业超过了600家,入园企业的收入超过了200亿元,税收超过20亿元。

这些双创基地都经历了怎样的发展阶段呢?他以2002年就开始启动的北京普天德胜双创园为例:第一阶段是初级阶段,把冗余的厂房拿来出租,能够为社会所共享。第二阶段中级阶段,提供了保姆式的服务,帮助搭建平台提供各种服务,包括工商、税务,开始建孵化器、孵化园。第三个阶段是高级阶段,提供顾问式服务,包括金融等资本服务。

目前,中国普天也在思考要如何让小微企业为普天产业的发展增加创新点。

“现在大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对小的创新敏感度不够,相对而言小微企业的创新更灵活,敏感度也更高。在这些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普天可以通过市场、资本的方式,吸引这些企业进入普天的发展体系。”陶雄强说,这是他们未来要研究和探索的一条路。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