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消息,周四早盘,沪深两市低开高走,在供给侧改革概念股的强势带动下,震荡拉升翻红,随后维持震荡整理状态。临近午盘,沪指继续震荡拉升,稀土永磁板块爆发护盘。
截至午盘,沪指报2985.12点,涨幅0.42%;深成指报10229.43点,涨幅0.64%,创业板指报2157.73点,涨幅0.58%。
板块方面,稀土永磁涨幅居前,江粉磁材、创兴资源、中科三环等9只个股涨停。钢铁板块走势强劲,赛福天、中原特钢、安阳钢铁等5只个股涨停。有色板块走强,湖南黄金、章源钨业等4只个股涨停。航空板块走势疲软,中航电子跌逾3%,航天科技跌逾2%。券商板块走弱,西部证券跌逾4%,招商证券跌逾1%。
外围市场方面,亚太股市周四普遍上涨,日本股市日经225指数半日上涨1.95%,报17236.37点;东证股价指数上涨1.48%,报1386.03点。截至目前,韩国首尔综指上涨0.54%,澳洲股市S&P/ASX 200指数上涨0.97%,台湾加权指数上涨0.42%。
消息面上,谁在导演商品狂欢?供给侧改革带来结构调整;中国央行将进行2600亿元人民币7天期逆回购;证监会:严查中介机构恶意造假等失信行为;新华网首发申请过会 关注影子股皖新传媒;温州市国土局:土地不会免费续期 会致国资流失;新规强化分支机构管理 8000家证券营业部或瘦身;首季126家券商净赚289亿元 逾九成实现盈利;螺纹钢期指连续大涨 5只钢铁股借势起舞受关注;中海集运上市不到9年政府输血8年 总计超19亿。
目前A股的走势可谓是一段围绕着3000点的标准拉锯战。自3月21日沪指重回3000点以来,在这一区间震荡上下的时间已达一个月。多方可谓招数频出,中国证券金融公司宣布自3月21日起全面恢复转融资业务五个期限品种,并下调各期限转融资费率30%以上;央行继续不断释放流动性;注册制不搞单兵突进;战略新兴板的搁置;深港通下半年或推出以及“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深化创业板和新三板的发展;多家银行放贷场外配资杠杆以及转融资费率的下调,为市场带来了更多的增量资金;国务院印发《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条例》,我国养老保险改革的步伐将逐渐加快;人民币汇率未来将双向波动以稳为主;国企改革;营改增;债转股;经济数据向好等等。
然而,这些大招或起到了一时的提振,亦或没有激起什么水花,总之,多方兵至3100点城下却始终无法建功。3月21日沪指冲至3028点开始回落,至3月29日探低至2905.25点;随后再次缓步回升,于4月7日摸高至3062.36点;接着,经过2个交易日震荡,回踩2960.46点;由4月11日起上攻,于4月13日攻至本轮走势的阶段高点3097.16点;接下来就是时至昨日的回落,最低探至2905.05点,为近一个月以来下探的最低点。
拉锯的形成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多空力量的相对平衡,谁也无法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双方战线在不断变化中,但又都是你进我退,不待你稳定而我又进,双方来来往往。而目前空方的力量主要来自于投资信心不足,长期的下跌令市场形成的熊市思维,大盘刚一上涨就会出现各种提示与预警,投资者中的观望气氛便深厚起来,量能就会快速萎缩,于是指数上涨的力度就会下降,甚至出现如昨日一般的快速杀跌。
想要结束拉锯战,就必须打破多空力量的平衡状态,如果是多方想获胜就必须要形成足够的赚钱效应,吸引到更多的资金入场,形成良性循环,从技术图形上的反映则是底部的逐步抬高,最终形成持续的上涨走势——即一段相对较长的上升通道。
股指一路震荡上扬 供给侧板块赚钱效应突出
今日三大股指小幅高开,不过受到期市夜盘再度暴涨刺激,早盘开盘后中国中期(000996)便立刻封涨停板,激活市场做多人气,随后钢铁、稀土永磁、有色等供给侧板块个股应声上涨,指数一路震荡上扬,截止收盘,沪指创业板指小幅收红。
热点板块:
稀土收储现成效,稀土永磁概念股持续走强,盘面上江粉磁材(002600)、银河磁体(300127)、创兴资源(600193)、盛和资源(600392)强势封死涨停板。钢铁板块涨势紧随其后,中原特钢(002423)、安阳钢铁(600569)、柳钢股份(601003)等强势涨停。有色金属也纷纷大涨,章源钨业(002378)强势涨停,中科三环(000970)、中色股份(000758)、湖南黄金(002155)大涨。另外,期货概念股也较强,中国中期、弘业股份(600128)涨停,厦门国贸(600755)大涨。
消息面上:
1、外管局表示,中国经济一些主要指标出现积极变化,人民币兑一篮子货币汇率稳定,回归理性的趋势会持续下去。我国跨境资金仍呈现流出态势但流出压力逐步缓解。企业、个人外汇存款增幅较大规模收窄,表明企业和个人持有外汇的偏好趋向平稳,购汇意愿减弱。
2、21日讯,央行今日公开市场进行26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2.25%。另外,公开市场今日有40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3、截至4月20日,上交所融资余额报5060.2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减少62.8亿元;深交所融资余额报3716.94亿元,减少68.08亿元;两市合计8777.14亿元,减少131.88亿元。
总体策略:
昨日市场出人意料暴跌使得股指短期有反抽的需求,而其实夜盘暴涨以及外围市场全面翻红给了A股喘息的机会,在昨日空头宣泄后,指数今日企稳反弹。策略上来说,中小创板块尤其是热炒题材以及次新股由于前期涨幅过大有回调需求。而主板在调整数日之后,短期内,随着近期大宗商品持续走高以及供给侧的持续深入,A股的资源类概念股仍可逢低布局。(同花顺)
大跌后如何操作 哪些板块容易东山再起
经过昨日的暴跌后,今日早盘,沪深两市股指双双低开,沪指低开0.61%,报2954.37点;深证成指低开0.44%,报10120.11点;创业板指低开0.43%,报2135.93点。盘面上看,石油、钢铁等少数板块逆市上涨,券商、保险、信息安全等跌幅居前。个股方面,扬子新材、东音股份等逾10只个股涨停,华信国际、清水源均跌停。
消息面:1.期市夜盘黑色系、农产品再度暴涨,主力合约中,铁矿石收涨5.3%,焦炭收涨5%;焦煤、动力煤分别收涨于3.8%、2.8%;棉花收涨5.1%。螺纹钢暴涨逾6%,沥青大涨逾5%,热卷大涨近6%。2.商品期货火爆,本周以来,从铁矿石、螺纹钢、焦煤、焦炭、热卷等黑色系到棉花、大豆、豆粕、菜粕,不断的上演着涨停好戏,早盘,期货概念股上涨,中国中期、弘业股份、厦门国贸涨停。
昨日市场大幅下跌,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市场前期反弹较多,已累积一定获利盘,部分资金有获利了结的需求;二是目前市场参与主体仍为存量资金博弈,缺乏增量资金,上攻乏力;三是4月以来债券市场的连续下跌对A股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宏观经济向好、汇率风险不大的背景下,市场整体下调幅度相对有限,在市场出现大幅调整时,更应该关注高景气度行业的相关标的。
华讯财经认为,从技术面来看,指数大跌是由于市场在前期1个多月的时间内窄幅震荡,但仍无法得到场外资金的支撑完成向上突破,而热点板块又无法实现正常轮动,市场出现审美疲劳,所以出现群体性的宣泄式下跌,这种下跌是市场自发性的一种做空动能的释放,通常来说做空力量一般在3个交易日左右便可释放完成并企稳。这种反复的箱体震荡过程是市场磨底期的正常反应。
对于中长线投资者,可以在3000点附近适当低吸质优个股,追求长期收益。而稳健的投资者可以适当介入医药、白酒等防御性较强的板块。市场热点相对分散,题材股轮动较快,短线投资者要注意仓位控制,快进快出为宜,而不要恋战。哪些板块在系统性急跌风险解除后,可以东山再起呢?1、 智能汽车、无人驾驶概念股、新能源汽车板块.2、 虚拟现实.3、 涨价题材。4、 有色金属 、煤炭。(华讯财经)
反弹的小船怎么了 来听听券商策略大拿怎么说
A股遭遇恐慌性放量大跌,20日午后随着"深港通"筹备小组在密集加班的消息一出,银行、券商开启护盘模式,尾盘跌幅才略有缩窄。
有人说20日的大跌是"419魔咒",也有人说是正常的技术调整,圈主是看反弹的,但始终认为反弹就是反弹上不了天,2016年反弹的小船或有说翻就翻的调整可能,详情点击《为什么股市的小船老是说翻就翻?》查看,今天圈主重新归纳了广发策略分析师陈杰的一些观点,从基本面、利率和风险偏好三个角度,来聊一聊A股怎么了。
从三年前的一次"打脸",谈谈现在我们为什么谨慎
从我们在2013年的一次严重"打脸"说起--我们当时观察到经济向上拐点而对股市转向乐观,但股市表现最终背道而驰。
2013年的"打脸"曾让我非常痛苦,因为此前一直坚定信仰的基本面研究框架变得一无是处(有人说: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失去信仰)。但后来想想,从来就没有明文规定说股市一定要跟着基本面走。市场是受基本面、利率、风险偏好三大因素共同影响的,判断这三大因素的趋势并不难,难的是把握这三大因素的影响权重。所以接下来我们分析这三因素的时候,既要判断方向,又要给出权重:
1、很多投资者对基本面的判断是"短多长空",对股市判断亦是如此。但是根据我们的"打脸"经验来看:2013年以来A股市场一直是"看长做短",基本不会给大家"揣着明白装糊涂"的机会。现在大家对经济复苏没有争议,有争议的是:究竟是复苏两、三个月还是复苏两、三个季度?但是这样的争议不妨碍部分投资者产生"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一半清醒一半醉"的想法:即趁着复苏先做一把,等什么时候增长"保不住"了再撤。
但这里要向大家回顾一下我们在2013年推荐失败的行业:电力和水泥。回想当时我们去推荐这些行业的时候,投资经理对我们逻辑最大的质疑是:"这些行业今年业绩确实好,但你能保证明年、后年的业绩和现在一样好吗?如果不能的话,那我宁愿去买那些今年业绩一般,但是未来3-5年有大空间的成长股"。这句话其实非常能代表最近三年的市场特征,即"看长做短"--如果是短期改善的因素,市场甚至连短期的反应都"懒得给";而如果是一些能讲三到五年的大故事,即使这个故事听起来虚无缥缈,但只要短期不能被证伪,那市场反而会给予积极的回应。
因此,我们认为今年大盘指数或者周期股如果要有大机会,一定不会是因为短期的需求端景气改善,而是要让市场看到供给端"出清"的中长期希望(不一定要今年就"出清",只要看到希望就行,比如强力推进"壮士断腕"的去产能政策),但供给端"出清"的过程往往是一个"不破不立"的过程,这和短期的"保增长"政策又矛盾了。
2、对于基本面和股市的关系,我们认为:首先基本面的复苏是短期的复苏,其次这种短期的复苏还和中长期的产业转型相矛盾。因此建议大家要调低基本面波动对市场判断的影响权重--建议把基本面纳入市场判断框架的权重设为20%。为什么最近几年的A股市场喜欢"看长做短"?因为随着中国经济从大起大落的"增量经济"步入窄幅波动的"存量经济",市场对基本面的短期窄幅波动已经"审美疲劳"了,反而会更关注那些中长期的结构性变化。
而回到当前,基本面的短期趋势和中长期趋势已经开始出现了矛盾--短期经济在"保增长"政策和地产投资回升的双重拉动下出现"弱复苏",但这也意味着这是在"走老路",反而会使"去产能"和"调结构"变慢(过剩产能企业在这时候只会选择复产,而不会选择减产),中长期的产业转型进程反而会受到制约(资源回流传统产业,新兴产业面临"断奶")。
在一个"看长做短"的市场中,我们认为经济的短期复苏,并不会让市场看到中长期的希望,因此建议大家要降低最近经济数据改善对市场走势判断的影响权重,如果把基本面、利率、风险偏好对市场总的影响权重之和设为100%,那么我们认为今年基本面趋势对市场的影响权重只有20%。
3、低利率是促发14-15年牛市的重要因素,今年利率水平也十分重要,我们建议把利率纳入市场判断框架的权重设为30%--需要承认我们此前对通胀的预判过高,但本周利率市场仍然出现了调整,我们担心今年利率对股市的影响将从正贡献转向负贡献。首先,在"资产荒"的环境下,债券作为"无风险资产",其提供的收益率还能超过通胀率,因此在前期也受到了资金的追捧。但是近期债券违约事件明显增加,债券究竟还算不算"无风险资产"成为了一个问题,这动摇了市场的信心;此外,虽然前期债券需求旺盛,但是债券的发行方也开始出现了"无限量供应"的趋势,要多少就能给多少,供给端和需求端逐渐失衡。而由于进入债券市场的资金很多是有"杠杆"属性的,一旦发生供需失衡,很容易就形成"踩踏"。
2014年以来,国内利率水平持续下行,这为2014-2015年的大牛市做出了很大贡献,但现在我们担心利率下行最快的阶段已经结束,甚至可能出现向上反转,进而对股市形成"负贡献"。
4、风险偏好仍然是今年A股最核心的决定因素,我们建议把风险偏好纳入市场判断框架的权重设为50%--需要强调的是:如果风险偏好起不来,那么近期利率市场的调整并不一定会导致资金回流股市。当大部分金融资产的收益率都降低之后,我们认为资金反而会"脱虚向实",2001-2005年"经济强、股市弱"的经验值得参考。
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我们对风险偏好的判断,那就是:2014-2015年"经济弱,改革强"的环境推升了风险偏好,但现在变成了"经济强、改革弱",风险偏好向上的逻辑已被完全颠倒。
前期进入债市的资金很多都属于风险厌恶型(比如保本型的理财产品),而股市是一种风险资产,除非全市场风险偏好都大幅提升,否则这类资金即使从债市撤离也很难再流向股市。而放眼国内,当大部分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已经降到低位之后,还有什么样的资产能够提供超越通胀的收益率呢?我们认为只能到实体经济中去找了。而在实体经济中,既能提供合意的收益率,还能保障"无风险"的,可能也只剩下政府信用担保的资产(这里指政府所推动的各类PPP基建项目)了。
从正面来看,PPP基建项目是有利于进一步夯实本轮经济复苏基础的;但从反面来看,这也意味着资金绕过了股市这样的直接融资市场,直接流向了实体经济,这种"脱虚向实"可能会带来"经济强、股市弱"的环境,和2001-2005年的A股市场极为相似--需要强调的是:我们过去两年经常把股市和96-01年的牛市类比,而现在我们建议要更多地关注和学习01-05年的"慢熊"特征(见下图)。
5、结合上文的综合判断,我们仍然维持4月以来"震荡慢熊"的谨慎观点。结合我们上文对基本面和利率的判断,那么我们的结论就很清晰了--基本面短期对股市有正贡献,但是其权重很小,只有20%;利率对股市的影响权重有30%,但可能从正贡献转向负贡献;风险偏好对市场影响权重有50%,但目前已降到很低水平,上下两难,对股市贡献偏中性。
综上来看,我们认为A股市场在接下来的时间更可能呈现出"震荡慢熊"的格局。而短期来看,随着利率的上行和投资者仓位的提高,我们担心2月以来的"熊市反弹"已接近尾声,接下来建议投资者降低仓位。在行业结构上,我们认为"稳增长"虽然无法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但却会带来某些行业的实质性景气改善,建议关注"稳增长"与"低估值"的交集行业。(老虎财经)
盘面上,大金融板块爆发,保险、券商方向走高;航运、化工概念涨幅居前,军工、光伏题材回调。
盘面上,港口航运板块走强,银行、光伏、化工板块涨幅居前;军工股全线调整,半导体、算力、机器人、AI应用题材走弱。
盘面上,可控核聚变、稀土永磁板块涨幅居前,脑机接口、鸿蒙概念、CPO、算力板块活跃;银行股调整。全市场近5000只个股上涨。
盘面上,电力股掀涨停潮,AI硬件、AI应用、消费电子、虚拟电厂概念股活跃;地产股冲高回落,创新药、跨境支付、零售题材回调明显。多只高位股尾盘跌停。
电力股掀涨停潮,AI硬件、AI应用、消费电子、虚拟电厂概念股活跃;地产股冲高回落,创新药、跨境支付、零售题材回调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