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大众“尾气门”事件达成初步和解 或赔付29亿美元

第一财经APP 2016-04-22 17:46:00

责编:吉萧彤

大众汽车目前已于美国政府达成初步和解,每辆受影响汽车赔付金额或5000美元,总计涉及汽车58万辆,赔付额约为29亿美元。

困扰德国大众汽车的“尾气门”事件有望告一段落。大众汽车目前已于美国政府达成初步和解,每辆受影响汽车赔付金额或5000美元,总计涉及汽车58万辆,赔付额约为29亿美元。

与美国政府和解将赔偿车主

去年9月中旬,德国大众被曝出柴油车尾气排放检测造假丑闻,车辆在接受尾气排放检测时通过控制软件令排放数据达标,但实际排放的污染物超出法定标准数十倍。随后,大众汽车承认安装了相关作弊软件,在全球范围内的1100万辆柴油车的尾气测试中造假,涉及旗下大众、奥迪、保时捷、斯柯达等多个品牌,引爆了汽车行业史上最大的企业丑闻之一。

从去年9月至今,大众尾气门事件不停发酵,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在当时,消息曝光后,大众股价一度惨跌31%,超过300亿欧元市值(合2350亿人民币)在尾气作弊丑闻中烟消云散。在全球多个地区,大众汽车的销量也遭遇下滑。包括美国、韩国、法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政府表示,将严查大众柴油车的排放问题。

大众作弊事件对整个欧洲与美国汽车制造商都产生拖累,消息曝光后,多家车企股价纷纷下跌,斯托克欧洲600汽车股指数(Stoxx Europe 600 autos index)在9月22日下跌7.6%,创自2011年8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通用汽车、福特以及菲亚特-克莱斯勒的股价也遭遇重挫。

大众因此将背负资金和信任双重压力,时任大众汽车CEO文德恩宣布辞职,而美国司法部也在今年1月初代表美国环境保护署正式对大众公司提起了民事诉讼。

不过眼下,来自《华尔街日报》、路透社等多家外媒的消息称,大众汽车就尾气门事件与美国政府达成和解;和解协议包括回购或修复涉及的50余万辆柴油汽车,并对每位车主提供现金补偿等。

据外媒报道称,大众为每个受到“尾气门”影响的车辆赔付的金额或为5000美元,而在美国大约有58万辆汽车安装了尾气改装设备。这就意味着,大众需为此次尾气排放丑闻共赔付2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88亿元。与此同时,大众还要为每辆车免费升级尾气排放软件,所需费用暂不确定。

虽然也有报道指出,此次大众与美国政府达成的庭外和解,暂时只是一份框架性文件,确立了今后几个月内的谈判方针;具体的和解方案还将继续完善。但受此消息影响,大众汽车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上涨近6%,收30.95美元。

尾气门影响仍在继续

不过,对于大众汽车来说,尾气门带来的影响显然并不会那么快消除。

综合媒体报道称,因尾气门,大众将再次推迟财报的发布时间,一季报发布的时间将从四月底推迟到五月底。而就在4月22日,大众集团监事会将对大众公司2015年公布财务报告进行审批,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大众公司的账面很可能出现亏损。当下,大众工会与董事会已在协商削减董事分红,董事会同意削减三分之一,但工会希望更多,甚至全部。

面对未来的现金短缺预期,此前大众汽车表示对外将重新审核所有投资项目,并暂停一系列非必要项目的投资,这其中包括对中国合资公司——一汽-大众的增股计划,根据大众汽车集团(中国)总裁兼CEO海兹曼介绍,该计划至少延期2-3年。

不过,对于汽车行业来说,这样的“震动”只是开始。在大众之后,美国环保署已将其对柴油车排放作弊问题的调查扩大至大众以外的其他车企,由宝马、克莱斯勒、通用、路虎和奔驰生产的至少28款柴油驱动车型将接受检查。

而后,有消息称,雷诺、日产、现代、雪铁龙、菲亚特、沃尔沃、福特、宝马、奔驰、标致等更多汽车制造商的柴油车也存在尾气排放超标的问题。但随后,雷诺、日产、现代等汽车制造商迅速回应,否认在尾气排放测试中“作弊”。彼时,英国《卫报》、《独立报》等多家报纸援引德国汽车司机协会的测试情况报道,该协会对79款不同品牌的汽车进行实际路况尾气测试,结果发现其中只有四分之一符合欧洲现行排放标准。

在当时,有评论认为,大众汽车可能会迅速演变成整个汽车制造行业的问题,由此引发消费者对近年来备受推崇的清洁柴油技术的质疑。

尾气门发生之前,在不少重视环保的欧洲国家,柴油车比汽油车更受欢迎。因为按照汽车制造商的说法,通过不断改良技术,柴油车尾气中所含二氧化碳少于汽油车,因此以柴油为燃料比使用汽油更有利于遏制温室效应。但是,在这一事件被曝光之后,哈里斯民意调查公司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在柴油车市场覆盖率较高的法国,大约59.6%的受访者表示,不再相信柴油是清洁的汽车燃料。

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埃隆·马斯克在去年的9月25日曾表示,大众“作弊”可能是“无奈之举”,表明柴油车制造商在改进排放控制水平方面“承受很大压力”,可能已经“达到极限”。对于包括博世这样一直在推广柴油发动机技术的零部件厂商来说,这种说法也让他们感受到了舆论压力。英国《泰晤士报》在一篇评论文章中说,“这一丑闻将被视为汽车业历史的转折点”,而受益方将是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虽然从目前来看,并没有数字说明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制造商因上述尾气门事件获得更大的机会,但事实上,消费者对汽车排放和环保的关注度确实在提升,而政府对于汽车制造商的排放达标情况也更为关注。

车企为何“频频造假”?

大众尾气门事件还未完全落幕,另一家日系车企又“中招了”。

4月20日,日本三菱承认了在汽车油耗测试中舞弊。三菱社长相川哲郎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已经对涉事员工进行调查,造假油耗数据所涉及的车辆覆盖四款三菱汽车制造的微型车,包括三菱品牌eKWagon和eK Space,以及同日产汽车合作开发的DayZ和DayZ Roox。其中,以三菱品牌销售的车辆为15.7万辆,日产品牌车辆为46.8万辆,总计约62.5万辆。丑闻曝光后,三菱汽车股价随即大幅崩落。从4月20日下午14:00开始到15:00,在一个小时左右时间内,三菱汽车在东京证券市场股价暴跌约15%,成为十多年以来最大跌幅。

从德系到日系,从大众到三菱,车企为何频频被曝排放丑闻?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上述两大品牌在华销售车型虽然涉及比例不大,但业内人士在此前曾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其实在中国市场上,存在排放造假的车型也并不少见,最突出的就是商用车排放造假,比如央视之前就曾曝光,部分已售或在售国四柴油车实际排放可能仅停留在国一和国二排放阶段。

要深究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一面是政府对低油耗的政策补助刺激企业铤而走险,而另一面则是严苛的排放标准,以及政策监管漏洞造成的特有现象。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