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谁在管理北京“空中南大门”?京津上空也在“排堵”

第一财经 2016-04-29 08:46:00

责编:李秀中

交通运输部介绍,区管中心二室负责管辖的空域是北京地区最繁忙的,京广、京蓉、京沪等航空干线从这里进出,号称北京的“空中南大门”。在20万平方公里的空域,管制员们每天要指挥4000多架次航班、数十万名旅客、几百亿的国家资产从天空中飞过,不容一点闪失。

“华北空管局”,这是一个在媒体上鲜见的名称。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这是一个管控着华北地区105万平方公里、每天有数千架次航班起降的机构。

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区域管制中心二室(原西南扇区管制室),成立于2006年,是我国第一个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现代化区域管制中心。负责为华北地区7800米以上空中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区内拥有航班量亚洲第一、旅客吞吐量世界第二的首都国际机场以及多个重要民航机场。

交通运输部介绍,区管中心二室负责管辖的空域是北京地区最繁忙的,京广、京蓉、京沪等航空干线从这里进出,号称北京的“空中南大门”。在20万平方公里的空域,管制员们每天要指挥4000多架次航班、数十万名旅客、几百亿的国家资产从天空中飞过,不容一点闪失。

管制员工作实行的是倒班制。由于航班是昼夜不间断运行,因此管制员也是昼夜不休的接替工作。管制工作需要注意力高度集中,连续工作很容易疲劳。很多管制员下了班都得大睡一天,以补充体力。夜里上班,就更是如此。

夏季雷雨对飞行影响很大,管制员需要一一指挥飞机绕开航路上的积雨云;雷雨过后,由于延误航班多,积压的航班得尽快疏导放行。本来应该下班的管制员,都主动留下来增开席位,分担航班指挥压力,一干就是2小时。有的本来应该早上下班的管制员,到下午才从席位上离开。

航班延误是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如何面对这一难题?区管二室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主动为航班申请临时航线、截弯取直,缩短飞机空中飞行距离,为航空公司节省油耗;通过开展京津地区冬春季“排堵保畅保安全”专项劳动竞赛,提高地区航班正点率。

据介绍,在为提升航班正常率不懈努力的同时,中心的管制员们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旅客送上温暖如春的服务。

2011年1月26日,宁波至北京某航班报告,机上有心脏病人病发,请求优先降落。主任管制员立即下达指令,启动特情航班优先落地保障程序,指挥其他航班避让,为该航班开辟一条紧急通道。同时立即联系相关部门,选择就近跑道落地、缩短滑行路线、准备救护车。

当飞机平安落地,旅客转危为安时,长出一口气的管制员们又恢复如往常一般的忙碌。管制员们虽然没有与旅客面对面交流,但这份关切之心早已与旅客连在了一起。

十年来,区管中心的管制员数量从100人增长到306人。35岁以下的年轻管制员占了84%。过硬的管制技能需要科学严格的培训。区管中心为管制员制定了科学的理论、技能、英语等专项培训和复训计划;为每个管制员建立详细的培训记录,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同时与天津民航大学开展合作办学,实行“快鸟先飞”,缩短管制员培养周期。

近年来,区管中心先后被评为“奥运空管保障先进集体”、“全国民航工人先锋号”和“全国青年文明号”。2012年,中心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2014年,其所属的西南扇区管制室被评为“全国工人先锋号”。

4月28日,在“2015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视频报告会上,交通运输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民航华北空管局空管中心区域管制中心二室“感动交通特别致敬人物”荣誉。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