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反腐是持久战 大明王朝虎头蛇尾遭殃

第一财经 2016-05-04 00:26:00

责编:许云峰

实质上,反腐并非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期的任务,而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使命,而执政党的腐败实际上就是吏治腐败,吏治腐败则是最危险的腐败。

近期以来,决策层在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方面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和发声,相对而言,反腐败工作比之此前一段时间出镜率有所偏低,此时,“反腐一阵风”、“反腐封顶论”的观点有抬头之势。

昨日,中纪委网站刊登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习近平首先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的重大成效,同时强调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以及积极探索强化党内监督的有效途径。

中纪委网站刊登习近平讲话,是对“反腐一阵风”和“反腐封顶论”观点无声的驳斥。实际上,反腐败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当前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任务依然艰巨。正如习近平所言,当前腐败问题依然存在,有的仍心存侥幸,搞迂回战术,卖官帽、批土地、抢项目、收红包,变着花样收钱敛财,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数以亿计;有的欺瞒组织、对抗组织,藏匿赃款赃物,与相关人员订立攻守同盟,企图逃避党纪国法惩处。而这些问题,皆为关系党和国家政治安全的大问题。

实质上,反腐并非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时期的任务,而是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长期使命,而执政党的腐败实际上就是吏治腐败,吏治腐败则是最危险的腐败。

纵观中国历史,因吏治腐败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不胜枚举。明初朱元璋大力反腐,强调“治乱世须用重典”,虽然腐败问题没能彻底解决,但一定程度上对于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然而到了明朝中后期,严嵩、魏忠贤等贪官污吏屹立朝廷数十年不倒,直至将大明王朝的根基侵蚀殆尽,到了崇祯时期,虽多次力主反腐,但狂澜既倒、大厦将倾,最终无力回天。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不少明朝的贪官污吏现出原形,而这些人,不少曾经是崇祯身边且被委以重任者。

腐败不仅存在于中国,美欧等发达国家亦不例外。据美国司法部公布,过去20年内共有2万多人因腐败被判有罪。欧盟的腐败程度同样惊人,有调查报告显示,欧盟成员国因腐败每年造成的损失高达1200亿欧元。近年来,各国领导人因涉腐被立案调查或被判入狱也不乏其人,如德国前总统武尔夫、巴西前总统卢拉等。

与此同时,对于反腐败力度加大,可能造成的“懒官懒政”现象,亦需警惕。因为反腐减少了利益寻租空间,令不少官员“油水”没了,干事热情也随之消减,甚至滋生了“宁可不干事,确保不出事”的思想。

对此,习近平亦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从自身做起,给下级带个好头。中华民族历来都有珍惜名节、注重操守、干净为官的传统,历来都讲“为政以德”、“守土有责”,领导干部要秉公用权、廉洁用权,做遵纪守法的模范,同时要坚持原则、敢抓敢管。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把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的确,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役,因为无论是短期还是长远,对于经济发展都有着巨大的正面效应。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