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首支农发债指数面世 农发行今年境内发债将过万亿

第一财经APP 2016-05-10 20:54:00

责编:林洁琛

“中债-农发行债券总指数”是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支全面、客观反映农发行债券变动的综合性表征指数,将成为农发行债券的“晴雨表”。

5月10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称“农发行”)和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央结算公司”)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中债-农发行债券总指数”。

农发行是债券市场的第三大发行体,目前3万亿元存量债券占政策性金融债券总存量的25%。

该指数是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支全面、客观反映农发行债券变动的综合性表征指数,将成为农发行债券的“晴雨表”,便于投资者更清楚地了解发行人的存量债券结构,有助于提升农发行债券的流动性,也为境内外机构的债券资产配置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

首支农发债指数发布

此次面向全市场推出的“中债-农发行债券总指数”由中央结算公司编制,并由中央结算公司每日向境内外市场公布,反映农发行一篮子债券价格的总体走势。任意两天的数值之比代表了两日指数中的一篮子债券价格的加权涨跌幅。

农发行是我国唯一的农业政策性银行,也是债券市场的第三大发行体。2004年以来,农发行通过市场化发行政策性金融债券,广泛筹集社会资金回流反哺“三农”,始终保持对“三农”领域的信贷净投放,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农产品市场稳定、助力脱贫攻坚、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截至2016年5月9日,农发行已累计发行金融债券5.09万亿元,存量金融债券超过3万亿元,占政策性金融债券总存量的25%(若不含开发性金融债,则占比为61%)。

根据编制规则,以2006年12月31日为该指数基期,基点为100点,以农发行公开发行的债券为成份券,中央结算公司在每个交易日根据银行间债券市场变动情况对样本券进行调整计算,并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和授权信息商予以发布。

中央结算公司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末,“中债-农发行债券总指数”的财富指数为141.27,全价指数109.69,净价指数101.24。

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支全面、客观反映农发行债券变动的综合性表征指数,“中债-农发行债券总指数”的发布将更加清晰、透明地揭示农发行债券的二级市场价格变化,成为农发行债券的“晴雨表”,便于投资者更清楚地了解发行人的存量债券结构,有助于提升农发行债券的流动性,也为境内外机构的债券资产配置提供必要的决策参考。

中央结算公司作为国务院批准设立的中央登记托管结算机构,是国内金融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自2002年编制中债指数以来,中央结算公司始终坚持以客观性、多维度反映人民币债券市场走势为宗旨,致力于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投资标的,为金融机构提供业绩考核基准。经过十余年发展,中央结算公司已构建了一个指标丰富、覆盖面广的中债指数体系,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此次双方合作推出“中债-农发行债券总指数”,将有助于国内债券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债券市场整体效率的提升。

今年境内发债将过万亿

作为中国债券市场第三大发行主体,境内市场化发债筹集资金是农发行最主要的资金来源,也是筹集资金反哺“三农”的重要平台。公开数据显示,目前农发行资金自筹率已达90%以上,其中境内市场化发债占全行负债来源的70%。2015年农发行境内发行债券8649.7亿元,农发行资金部总经理刘优辉称:“今年发行量将过万亿元”,并致力于通过境外发债及海外路演等方式,向境外投资者推介。

2015年,国家重视发挥政策性银行作用,农发行综合改革方案落地,为农发行业务增速发展提供契机。全年累计发放贷款16895.2亿元,同比多投放2590.9亿元;年末,全行本外币资产总额突破40000亿元,达41840.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0297亿元,增幅达32.64%;人民币贷款余额34400.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6097.4亿元,同比多增2805.4亿元,增速21.54%,比全国贷款平均增速高7.2个百分点。

具体资金投向上,主要是支持棉油收储、脱贫攻坚、为地方水利建设提供全面有力的金融支持以及创新支持新型城镇化等。

刘优辉称,2016年,农发行将持续加强债券发行工作,一是继续完善承销商的考核激励制度,激励承销商踊跃认购,形成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二是加强农发债二级市场建设,继续通过“小额勤发、滚动发行”的模式,扩大单债规模,提高农发债二级市场流动性;采取标准期限“多债齐发”的模式,形成投资机构的稳定预期,确保农发债主要品种的持续供给;三是继续探索债券发行品种的创新,发行国内首支扶贫专项债券,继续探索发行绿色债券、超长债等新品种,满足不同投资者需求;四是利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依托国内市场筹集资金的同时,通过境外发债及海外路演等方式,向境外投资者推介“农发行”和“农发债”,提升国际市场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相关股票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