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宏观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西气西用落地执行 管道绕塔克拉玛干沙漠半圈

第一财经 2016-05-21 22:23:00

责编:应民吾

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征收额度较高的地方,能占到终端气价的近1/3

“家庭用天然气后方便很多,而且使用气每月费用20元,用煤的话至少得100元。”新疆和田墨玉县城附近的用户说起天然气,滔滔不绝。

当地的居民用气价格为1元/立方米左右,这户居民两家人住着当地的平房。厨房经改造后,显得整洁大方。这是新疆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建设的结果,也是执行方中石油员工津津乐道的事情。稍有遗憾的是,当地用户并不清楚天然气就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的油气田。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随《能源》杂志专家走进塔里木,调研了气化南疆部分段管网、运行中心和站场。经过前期建设,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已经在南疆建成英买力—喀什段、喀什—泽普段、和田—泽普段、和田—民丰段4条输气干线,以及其他5条支线、14条团场支线,总长度2424公里,绕着塔克拉玛干沙漠转了半圈。

不过因为南疆各地州天然气消费以民用为主,工业用气量较低,但新疆执行统一的天然气门站价格,供气企业要承担价差损失,因此提出可以考虑新疆实行差别门站价格。

气化塔克拉玛干沙漠半圈

东中部各省对西气东输较为熟悉,西气东输最先建设的管道以新疆阿克苏境内气田为主,后续建设的西气东输管线更多采用中亚进口天然气。与此同时,南疆的气化工程也早已提上日程。

2010年起,中石油塔里木油田用3年时间,2013年建成英买力—喀什段、喀什—泽普段、和田—泽普段、和田—民丰段4条输气干线,以及其他5条支线、14条团场支线,线路总长度约2424千米,投资64亿元,与之前气化南疆工程已有的天然气主干管道形成环绕塔里木盆地的输气管网,新增气化12个县(市)、20个农牧团场。气化南疆工程对南疆五地州实现了全覆盖,让400万各族民众可以使用洁净的天然气。

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涉及南疆的和田,喀什,阿克苏,克州,巴州等五地。管道运行中心设在喀什,管道的监管高度数字化,油气运行中心仅有80名员工。全部管道设置43个站场,其中仅6个节点站场有人值守。其它站场通过运行中心的主控室可以一览无余,并实现操作。

南疆天然气管道长度相当于西气东输主干管网的1/3,但南疆各地州主要是民用天然气消费。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下设塔西南公司,运营南疆油气管道,喀什油气运行中心党委书记张润华称,南疆天然气管道使很多南疆居民从柴薪时代直接进入天然气时代。

张润华提供的数据显示, 2015年,南疆天然气利民工程供气已达7.42亿立方米,整个塔里木油田对南疆五地州供气33亿立方米。民用之外,记者在当地看到,新疆的交通用天然气应用较多,加气站覆盖比较完全,高速公路沿线、市区遍布加气站。

和田一家加气站,气价在2.8元/立方米,加气的出租车和民用车辆络绎不绝。加气站经营者对记者说,加气站主要考虑压力是否足够大更容易加满。这家加气站一天营业额能达到5万元左右。

气化南疆,或者中石油内部称为西气西用的工程,在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北边,与西气东输管网相连,可以调剂余缺。南疆的管网与西气东输主干管网已连为一体。西气东输沿线的省份都在提出气化工程,但像南疆地区已实现到市县,乡镇以及居民用户的,还不是很多。

天然气价格机制待完善

国内天然气消费已经呈现出一定的供大于求局面,今年已出现天然气价格与油价反方向运行的趋势。

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数据,2016 年一季度,全国天然气产量367 亿立方米,同比增长4%, 天然气进口量198 亿立方米,增加23%,天然气消费量580 亿立方米,增长15.4%。业内普遍认为2015年11月进行的天然气门站价格下调带动下游天然气的消费需求。

不过,一季度天然气消费量增长迅速也有北方遭遇严寒天气的原因。北方多地供暖季一般在3月中旬结束,东北部分地区供暖季到4月中旬才结束。今年2月份比往年多一天也带动天然气消费量上升。

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坚持增加供应与提高能效相结合,加强供气设施建设,扩大天然气进口,有序拓展天然气城镇燃气应用。”到2020年,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高到10%以上。

但数据显示,2015年天然气产量135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6%;天然气进口量614亿立方米,增长6.3%;天然气消费量1932亿立方米,增长5.7%。2015年天然气消费量未能达到此前规划的2000亿立方米的消费目标,进入10%以下的低增长期。

虽然今年以来天然气消费量维持10%以上的高增长率,但业内普遍认为,国际天然气市场供应充足,价格也持续下跌,但是国内价格机制不完善,消费旺盛局面是否延续有待后续观察。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郭焦峰研究员分析,国内天然气价格并没有理顺,在现有市场供需形势下,天然气价格至少还有20%的下降空间,未来要完成天然气替代煤炭以及在一次能源消费中占比的提高,需要价格机制的完善和调整。

国内在去年4月份将增量气和存量气价统一,并在11月份降低平均门站价格0.7元/立方米,压缩上游企业利润。今年以来,浙江、安徽、广东等地都进一步压缩省级管输企业和城市燃气企业的收费标准,显示价格改革正在地方层面推动,天然气价格将进一步向市场化靠拢。

地方政府涉气收费需规范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今年2月份的《2015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曾提出,国内天然气消费增长主要受到气价下调之后天然气发电增长的带动,其它领域增长有限。

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天然气销售公司经理陈勇说,就公司数据而言,辖区内天然气销售已经连续两年绝对量下降,预计今年还会继续下降。他建议,考虑到南北疆发展程度不同,可以分别设定门站价格,减少企业背负的价差负担。

记者在实地走访中还发现,地方政府会对非居民用气征收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用于天然气和油价差距过大时补贴天然气销售方。征收额度较高的地方,天然气价格调节基金能占到终端气价的近三分之一。

这部分调节基金,地市级政府就可以决定,各地普遍存在,属于天然气价格改革过程中的障碍,在实践中加重了用气成本。

当然,在天然气产量高的地区,天然气价格较低,交通用气优势依然比较明显,政府征收的调节基金只是压缩了上游和销售企业的利润。

即便如此,天然气的前景依然被看好。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以及塔里木油田公司下属的塔西南公司都表示要大力推进勘探工作,用天然气造福南疆居民,以天然气服务当地。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