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宏观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应对吞吐量下降 汉堡港来华推”港口联盟“

第一财经 2016-06-13 20:04:00

责编:秦新安

汉堡港营销协会董事Axel Mattern表示,汉堡港与中俄的集装箱运输量下降已经触底,将迎来上升

作为推进工业4.0的一个组成部分,汉堡港正在寻求包括中国深圳港在内的全球港口间合作,以推进港口数字化、网络化。

6月13日,汉堡港务局副局长Tino Klemm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汉堡港正在与深圳港探讨推动“港口联盟”的成立。在这一合作平台上,未来釜山、新加坡、洛杉矶、费力克斯托和安特卫普的港口,都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我们需要从工业4.0发展的角度,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来推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与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同步,汉堡港口经济代表团于6月12日抵达上海,接下来还将访问宁波港、天津港等。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会见德国总理默克尔时指出,深化中德合作需要发挥创新思路,拓展共同利益,携手打造更多新动能、新亮点。中方愿同德方在即将举行的第四轮政府磋商中深入探讨“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对接、第三方市场合作、智能制造、创新创业等领域合作。

汉堡港是德国最大海港,也是中欧贸易的最重要港口,全球第18大集装箱港口。

中国是汉堡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往来中国的集装箱占汉堡港集装箱总吞吐量的29%左右。德国对华贸易中,50%的进出口货物经由汉堡港转运。通过丰富的支线交通联接,汉堡港以其高密度的航线网络向中国各大港口提供了进出口货物装载的可能。

Tino Klemm说,预计今年10月会在韩国釜山继续讨论“港口联盟”一事,届时会把汉堡港在智慧港口方面已经成熟的项目推荐给其他港口。“我们也在考虑做一个网上市场,将在汉堡港提供服务的各类企业挂出来,也可以在其他港口推广。”

与其他港口不同,汉堡港位于大都市的心脏地区,面临的挑战就是在不增加面积的情况下,既要提高生产效率和货物运输量,还要降低对环境的影响,降低碳排放量,为客户节约港口费用。

汉堡智慧港由两大支柱组成,即智慧能源方案和智慧交通方案。规划和建设汉堡智慧港的计划,源于2013年的洛杉矶港航大会。

在智慧港能源方案中,汉堡港逐步从使用传统能源改为使用再生能源,改变能源消费模式,降低工业区的能耗。过去两年里,汉堡政府发起的智慧港资金计划中,先期投了10%,总投资3000万欧元。港口采取了59项措施,节省了14万千瓦时的能耗,降低了6万吨排放。

货轮和邮轮长时间停靠港口会排放有害气体,而汉堡港有两个邮轮码头距离居民区很近,于是汉堡港务局在港口城建立了两个岸电项目,通过LNG发电船给邮轮供电,今年5月已经正式投入使用。

而在智慧交通方面,包括了19个项目,实现了充分利用现有基础设施,从交通和绿色建筑中降低排放,植入智能交通,优化并实现了信息流管理贸易流的目标。在由汉堡港务局、SAP公司和德国电信进行的项目——智能港口物流的引导操作中,生产力提高了大约12%。

港口联盟要应对的一个重大议题,是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汉堡港方面的数据显示,2015年海运到港船只8735艘,其中长度超过330米或者宽度大于45米的超大型船只达1031搜。

近几年,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成为趋势,但是,这些大型化船舶对港口的要求也更高,不仅需要港口拥有更深的海峡航道吃水、更高级的码头设施,还需要更高效的堆场设备以及人力配备,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货物数量。

而在“港口联盟”中,通过数字化、网络化来提升效率,促进合作,正是联盟的目标之一。

尽管2015年中国经由汉堡转运的集装箱数量明显下降,占汉堡港总吞吐量的 比重也从2014年的31%,回落到了29%,然而,中国仍然是汉堡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远超其他国家。

“中国是汉堡港以及我们成员企业最重要的贸易合作伙伴。汉堡港已成功地在中国市场上将自己定位成了中国海运外贸最重要的中转站。”汉堡港营销协会董事Axel Mattern说。

数据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汉堡港与中国之间的集装箱贸易量为65.1万TEU,相较上一季度增长了10%。

不过,与去年同期相比,一季度的集装箱贸易量同比减少5.7万TEU,同比降幅达8%。

与此同时,今年一季度汉堡港的货物总吞吐量也呈现下降态势,实现货物总吞吐量3480万吨,同比下降2.5%;集装箱吞吐量220万TEU,同比下降3.4%。

Axel Mattern对记者表示,中国和俄罗斯是汉堡港的核心市场,目前来看,汉堡港与中俄的集装箱运输量下降已经触底,接下来会有一个上升的态势。“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以及中欧各国对中国货物需求的增长将促进汉堡港在承接中国外贸货运方面的持续发展。”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