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香港市场内地银行股表现不太理想,新加坡主权基金淡马锡近日减持了建设银行H股5.55亿股份,套现接近30亿港元。有市场人士分析称,近期不少外资行对于内地的金融风险有担忧的情绪,于是选择避险套现。
根据建设银行(00939.HK)公告显示,6月20日,建设银行接到淡马锡通知,淡马锡透过间接全资附属公司Fullerton Financial Holdings Pte.Ltd在6月16日在香港联交所的场外交易减持了该行H股股份,数量达到5.55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0.22%。此次交易后,淡马锡持有建设银行H股股份只有120.19亿股,占该行总股本的4.81%,持股比例降至5%以下。
尽管此次交易股份数量涉及并不多,但淡马锡不再出现在建行大股东的名单这一举动却耐人寻味。根据《证券及期货条例》第XV部,持有一家上市公司5%或以上的股权就是大股东,大股东无论出售或购入股份,只要股权变动以致跨越某个整数百分点,便须于3个工作天内透过交易所知会市场。而在这笔交易完成后,无论淡马锡买入或卖出建行股份,只要不超过5%的股权,都不再需要向市场披露。
淡马锡表示,此次权益变动是平衡投资组合的正常业务交易,长期仍然看好中国经济与建设银行的发展前景。
有市场人士称,淡马锡作为外资机构,对于不良贷款问题的担忧在所难免,加上近期香港市场的内地银行股增长缺乏亮点,所以决定减持建行。
上一次淡马锡减持建行的股份还是在2015年1月份,根据港交所权益披露,淡马锡在2015年1月13日,以每股平均价6.501元,减持了建行约5400万股份,持股比例由原来的6.02%降至5.99%,以每股平均价计算,当时淡马锡从中套现约3.5亿港元。
不过,近年来淡马锡对工商银行(01398.HK)反而情有独钟,2015年9月21日,淡马锡以每股4.696港元的价格,买入了工商银行3000万股,随后淡马锡共持有工商银行86.83亿股份,占比达到10%。至于其它中资银行,淡马锡早在2012年就抛售了价值24.8亿美元的中国银行(03988.HK)股票,低于需要披露的持股水平,目前市场人士早已无法知晓淡马锡是否仍持有该行股份。
香港资深投资银行家温天纳对《第一财经日报》称,目前全球金融市场进入新秩序,以美国为首的市场认为中国金融风险正在增加,希望可以减持套现,而外资减持中资股份也是受此影响。此前,花旗集团将手中持有的20%的广发银行股份(超过30.8亿股),以3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中国人寿(02628.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