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投结果决定退欧,首相卡梅伦辞职,周五在亚洲市场交易时段引发“地震”。
亚洲主要股票市场呈现不同幅度下跌,日经225指数下跌7.92%,韩国KOSPI指数跌3.09%,印度孟买指数跌2.41%、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跌2.09%。日经225指数期货在中午前下跌8.1%,触发熔断,是继2013年5月23日之后再度触发。
香港市场在低开384点后,最多下挫1205点,失守两万点大关,午盘受A股带动小幅反弹后收于20259点,跌幅收窄至609点。A股受外围市场情绪影响,也有小幅下跌,上证综指和深圳成指分别下跌1.3%和1.05%。
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在下午会见记者时称,未来几个月,英国将与布鲁塞尔继续谈判退欧的安排,结果难以预测,会带来高度不确定性,提醒香港投资者要做好准备面对未来持续的不确定性。
英国公投本身并无法律约束力,投票结果还需要纳入国会法案进行表决,接下来,英国与欧盟将进入至少持续两年的谈判阶段,英国退欧的真正影响或许仍未展开。
“预计股票市场仍将高度波动,英国退欧对亚洲新兴市场的影响主要会通过避险情绪(升温)和金融市场的传染效应来实现。”瑞银资产管理全球新兴市场及亚太股票市场高级投资经理Projit Chatterjee指出。
港股何去何从
香港作为开放型市场,易于受到周边市场的影响,英国公投决定退欧,受到冲击最明显的是在英国拥有业务或易受英镑汇率变动影响的个股。
“英国退欧接下来将从两个层面影响香港市场,一是作为亚洲规模较大、流动性较好的市场,沽售股票的规模也会更大,这包括香港、韩国以及日本,另一方面,香港市场上少数在英国有收入或者资产的公司,以及一些在欧洲和英国有业务、规模较小的消费品公司(会受到影响)。”Chatterjee指出。
周五,与英国退欧相关个股均遭抛售,汇丰(0005.HK)、渣打(2888.HK)、长和(0001.HK)、长江基建(01038.HK)、电能实业(0006.HK)跌幅分别达6.6%、9.5%、5.1%、5.5%和4.8%,几乎全部回吐前四个交易日的涨幅。汇丰更成为当日表现最差的蓝筹股。
耀才证券研究部经理植耀辉指出,港股未来走势会持续波动,特别是英国概念较重的股份,预计未来一至两周仍会波动,只宜观望。
“香港和英国的经济联系更紧密,港股受到的冲击更为直接和明显,欧美市场开盘后的表现非常重要。如果又是血雨腥风,港股和A股下周一可能会受外围情绪影响再下跌。”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港股、A股在悲观情绪的影响下仍面临下行压力,不过,预计港股面对的这种冲击持续时间不会太久,且不排除监管层择机出台利好政策进行对冲,而且外部冲击结束后,可能会为介入股市提供更好的时间窗口。
与英国退欧并无直接关联的中资股,也受到市场情绪的影响而跟跌。中资金融股、中资电讯股均有较大跌幅,中国财险(2328.HK)、中国人寿(2628.HK)和中国平安(2318.HK)分别下跌7.5%、3.1%和2.9%;中国电信(0728.HK)、联通(0762.HK)和中移动(0941.HK)分别下挫4.2%、3.9%和3.7%。受油价下跌预期的影响,中石化(0386.HK)、中海油(0883.HK)分别下跌4.4%和3.9%。
“市场避险情绪上升,令中资金融股等不是直接相关的板块受到整体市况拖累。”凯基证券投资顾问部高级副总裁蔡铁康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退欧结果出乎市场意料,现在还难以评估市场究竟面临多大的沽售压力,建议投资者持续观望数日再做决定。
市场急需方向
退欧结果,与市场此前预期截然相反。瑞银财富管理全球首席投资总监Mark Haefele指出,结果令市场震惊,直到投票日前,博彩结果还显示只有25%的可能性发生退欧。
意料之外的结果显然令全球投资者措手不及。亚洲市场交易时段结束后,欧洲股票市场继续接力暴跌。
“市场在等待来自各国政府和央行的指引,在此之前,市场将持续波动,这个结果,市场并没有准备好去面对。”瑞银资产管理亚太区(日本除外)首席投资策略及多元资产解决方案主管Tom Rivers表示。
瑞信全球首席投资总监Michael Strobaek指出,从金融市场角度而言,退欧这个结果将带来意义深远的影响,退欧表明欧盟成员制度可能发生逆转。未来一段时间, 股票、次级银行债和保险债、高收益债券等风险资产可能遭到抛售,核心政府债券、日元、瑞士法郎以及黄金等避险资产将面临很高需求。 而避险资金的涌入,也意味着日本和瑞士的货币政策制定者可能需要对本币的升值压力做出回应。
退欧将在全球市场的多个领域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瑞银资产管理泛亚洲固定收益主管Ashley Perrot预计,美联储将继续延迟加息,“7月已经没有加息的可能,9月的可能性也不大,最快大概要等到12月,很显然,美国不会再做什么撩动市场神经的事情,也不会愿意进一步加剧市场波动性。”
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公布后,已经令亚洲货币市场震荡加剧,迫使多国央行出手干预。Perrot指出,周五交易时段已经看到韩国、印度及菲律宾央行出台平滑市场的措施,令货币市场运作保持顺畅,预计其他国家央行未来几日可能做出类似举动,为市场提供流动性以及确保银行体系具有充足流动性。
在亚洲市场,英国退欧传导而来的后续影响还要参考其他因素。Chatterjee表示,如果美国继续加息,将看到资金流出亚洲新兴市场,股票和外汇市场波动加剧,整个区域股市可能平均下跌2-8%,规模较大、流动性好的市场跌幅最为明显。从板块角度,消费、医疗健康、电信及互联网板块表现会相对较好,总体而言,金融股最直接反映市场情绪,表现会相对较差。不过,整体而言,亚洲经济体的抗冲击能力已经大大改善。
“公投结果的影响要经过一段时间才会完全体现,亚洲投资者应避免配置资产至英国。”领航(Vanguard)欧洲投资策略及研究部主管及首席经济师Peter Westaway指出,英国退欧对全球均有影响,只是出售英国资产未必能带来预期效果,但对于持有广泛多元化全球投资组合的亚洲长线投资者而言,目前还难以评估具体影响。
港股资金面维持宽松。
电力股掀涨停潮,AI硬件、AI应用、消费电子、虚拟电厂概念股活跃;地产股冲高回落,创新药、跨境支付、零售题材回调明显。
次新股、算力、AI应用、光刻机、光伏、消费电子题材跌幅靠前;电力、医药、银行走强,宠物经济、PEEK材料概念股活跃。
多元金融、统一大市场、黄金、跨境支付、离境退税、创新药概念股活跃;算力、旅游出行、6G、AI应用、消费电子、机器人、光伏题材走弱。
反关税、黄金、光刻机题材走弱,锂电池、新能源车、光伏、AI应用题材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