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即使最小的孩子也能看懂这部拉威尔的歌剧

第一财经 2016-07-19 08:09:00

责编:李刚

法国作曲家拉威尔孤单、敏感、不善交际,却在创作高峰期专为儿童写了一部充满幻想的歌剧《孩子与魔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献给儿童的歌剧,对孩子来说,歌剧拥有同等的魅力

巴黎歌剧院童声合唱团的25位男孩

终身未婚,不曾有子嗣的法国作曲家拉威尔,虽度过了孤单、敏感、不善交际的一生,却在他创作的高峰期专为儿童写了一部充满幻想的歌剧《孩子与魔法》。

1925年3月21日,《孩子与魔法》在巴黎蒙特卡罗剧院首次公演,成为世界上第一部献给儿童的歌剧。它的出现让人们意识到,歌剧并非只是成人世界的高雅艺术,对孩子来说,歌剧拥有同等的魅力。

距首次公演91年后的今天,《孩子与魔法》终于登陆中国,来自拉威尔故乡的巴黎歌剧院童声合唱团将于7月21日率先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上演同名主题音乐会,7月22至24日在上海商城剧院连演三场歌剧。

《孩子与魔法》还有形象的别名《顽童惊梦》、《被蛊惑的儿童》。这个出现在顽皮孩子梦境中的故事,如同《爱丽丝漫游仙境》,奇幻而有趣。序幕中,不愿写作业的任性小女孩被母亲惩罚待在书房反省,母亲刚离开,小女孩气急败坏地发脾气扔东西,忽然,书房里的一切有了生命,沙发、椅子、时钟、茶壶、被摔坏的茶杯、童话书里的公主都动起来,纷纷抱怨小女孩对他们太暴力太粗鲁,大伙要离开她。第二幕的花园里,小女孩的梦境更为广阔,这里是她顽皮捣蛋时破坏得最严重的灾区,大树埋怨小女孩用刀在它们身上刻字,蜻蜓哭诉小女孩把它的同伴弄死钉在墙上,小蝙蝠控诉小女孩的暴力让自己失去了母亲,被关进笼子的松鼠带着伤对青蛙说,快离开她,否则会被虐待。被众人孤立的小女孩坠入噩梦,动物们一边攻击她一边相互厮打,小女孩抱起一只在厮打中受伤的松鼠,替它包扎伤口,所有动物被这一幕感动,发现女孩内心深处仍是善良单纯的。一瞬间,魔法消失,小女孩梦醒,母亲正在呼唤她。

童话书里走出来的公主伤心地向小女孩诉苦:为什么要撕坏书呢?如此一来,她就得被恶魔控制住,沉睡在梦境里,永远没有清醒的时候

沙发椅和高背椅跳了一段奇怪的舞蹈,边跳边数落小女孩,决定以后不再让她躺在他们身上休息

《孩子与魔法》是基于作家柯莱特的小说,印象派作曲家拉威尔以充满东方意味的音乐谱写这部有趣的作品,将牧歌、19世纪浪漫音乐、爵士乐等元素杂糅期间。拉威尔的音乐向来是复合却不复杂的,他在《舍赫拉查达》中就尝试过异国情调,他的作品总是在严谨的技巧中融入魔幻色彩和丰富想象力,这部《孩子与魔法》乃是他成熟时期自由肆意的想象。

今年,这部由巴黎歌剧院童声合唱团制作的全新版《孩子与魔法》在巴黎香榭丽舍剧院连续上演两周,在古老的剧院里,孩子们上午十点便早早排上队,观众现场超过千人,所有孩子在长达一小时的演出中安静观看。除了对公众开放的两场,还有十几场学生专场,演出反响颇为热烈。

“我们成功的秘密在于最简单地呈现原作。”巴黎歌剧院童声合唱团艺术总监加埃尔·达琴说,为了这次演出,他们找到九十年前的原版素材,“我们没有刻意地复杂化作品,而是在结构中融入了巴黎歌剧院童声合唱团的哲学——简化一些东西,让它尽量变得自然。”

在这个版本中,作曲家马克·韦耶丰重新改编了管弦配乐,让音乐更加生动。加埃尔·达琴认为最值得推荐的是整个舞美设计,“在花园的一幕,帷幕升起时,每个孩子都惊讶无比,这是一个能颠覆人想法的开场。魔法的运用和植物的装饰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仙境,有青蛙、蜻蜓等动物。服装和色彩让观众目不暇接,然而主人公的神经紧绷,因为惩罚尚未结束。在我们这个时代,视觉效果占有重要地位。即便是最小的孩子也能把看到的舞台画面延展到音乐当中去。”

剧情的奇幻,让《孩子的魔法》的舞台成为设计师发挥想象的缤纷空间。唱着女高音的茶杯、高背椅、猫咪、夜莺,跳着舞的沙发、茶壶、蜻蜓和童话书中的金发公主,将舞台变为电影一样的魔法世界。原作中的小男孩,在新版中改成了女孩,有着长袜子皮皮的外貌——棕色卷发、雀斑,一副顽皮任性的模样。动物们喧闹打斗的一幕,则是在暗黑布景中以写意的方式手绘了一片黑白森林,与色彩华丽繁复的动物们形成对比。

拉威尔最广为人知的是他的乐队作品《圆舞曲》、《波莱罗舞曲》,他对舞曲的迷恋,在这部歌剧中也有体现。他将语言自然化成音乐,又将歌剧与芭蕾舞的元素巧妙折衷,制造出绘画般的幻想歌剧。

“作家柯莱特的文本混合了多种元素,但我们已经在法语发音上做了功课。”加埃尔·达琴解释:“因为孩子们更喜欢含在嘴里的半模糊的法语发音,所以我们在音调、口音上做了调整并加以简化。”

尽管创作者对《孩子与魔法》做了减法,令其更符合今天的观赏习惯,但孩子们是否接受这部九十多年前的歌剧,仍是充满挑战。加埃尔·达琴承认,歌剧的故事情节和音乐配合起来,对孩子的理解力来说是有难度的,有时孩子们并不能抓住歌剧的核心,唱段又没有字幕,但有趣的是,演出结束后提出异议的往往是成年人,孩子们总是能欣然沉浸在音乐和舞美带来的奇妙世界中。

通过这部歌剧,加埃尔·达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孩子与成年人截然不同,他们从未给自己设置框架,不会问什么是歌剧,不会疑惑为什么没有字幕,而是主动接受舞台上的一切,“他们没有完全喜欢或者不喜欢。但在作品中有落地钟、扶手椅和大柜台的一幕里,他们能能反复听上10遍、20遍,甚至30遍!”

 

银色月光下,整个树林都复活了,动物们全都又唱又跳

松鼠警告青蛙赶快离开,否则会被小女孩抓走受尽虐待

被孤立惩罚的女孩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