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市寸金寸土,除了中央公园可供民众舒压、休憩、互动玩耍外,想要在这座大城市另外找寻土地兴建一个大型互动式绿色空间似乎是非常困难的事,地下公园 the Lowline 就是因此应运而成的好地方。
位于纽约曼哈顿 Lower East Side 的老旧电車站,于1948年结束营运,之后便一直闲置废弃在原地。Lowline地底公园即将在这里兴建改造,从而有望将在几年内建成世界上第一个地下公园。
梦想照进地下车站
2009年,从耶鲁毕业的詹姆斯·拉姆齐听一个在纽约市交通管理局工作的朋友提起,德兰西街下面有一个从1948开始就没用过的电车中转站。看过这个被时间遗忘的车站后,詹姆斯的心思就开始活动了。他就开始琢磨怎么能让太阳光照到地下,让这片废弃的地方也能长起花花草草。
他有个好朋友叫丹·巴拉施,在纽约市政府做过公职,也在谷歌做过市场运营,当时正想着怎么在纽约的地铁系统里放置更多的艺术品。相互交流之后两人决定一起认真地做一下这个地下公园,给在纽约这个混凝土丛林里生活的人们,带来更多绿色的空间。
把太阳光打打包,过过滤
经过两年的研究、准备和筹划后,2011年,两个人才正式向公众发布了他们的详细计划。项目最初按照街道命名,叫“地下德兰西” (Delancey Underground)。项目使用的是詹姆斯发明的一项叫“远程天窗”的技术。他们要在德兰西街的地面上,立起很多像向日葵一样的电子设施,用凹面镜迎着太阳的方向走,把阳光集中收起来。之后,这些阳光通过光纤电缆输送到地下,过滤掉有害的紫外线和过度的热量,只保留光合作用需要的波长,满足地下植物的生长需要,同时保证空气流通差的地下空间里,温度不会过高。
2012年2月,他们在Kickstarter这个众筹网站上开始筹款,3,300多个支持者给他们提供了15.5万美金,是当时Kickstarter平台上给城市设计项目筹钱人数最多的。三年多的时间,他们向私人金主募集了更多资金,用20万美金建好了可以向公众开放的Lowline Lab,证明如果可以高效地利用采光、浇灌和气温控制方面的新技术,就可以在地下养活50多个不同品种的3,000多株植物。
低线能像高线一样成功吗?
随着项目推进,名字也被慢慢叫成了低线公园(Lowline),呼应纽约另一个成功的绿色空间项目,沿着曼哈顿岛西侧延伸的高线公园(The High Line)。
高线公园2009年向公众开放,是由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改建成的空中花园走廊。从14街到34街,一路花花草草,可以走走停停,看看城市的天际线或者哈德逊河景。高线公园每年吸引了500万游客,推动沿线房产价格节节攀升,也开创了新的公私合营模式。
项目初期,公园的非营利开发者,可以与私营的企业或个人投资者达成协议,投资者先期投入资金建设绿色空间,同时优惠获得周围房地产的所有权、租赁权或经营权。项目完成后,投资者可以通过周围房地产的增值来回本和盈利。
然而这个模式对低线公园还不一定适用,因为现在也还不确定,这个地面上看不到的地下公园,能对周围的房地产价格起到多大的提升作用。
纽约市政府上周四宣布,德兰西街下面的这四千平米的土地,目前并不具备什么商业价值,因此可以免费转给低线公园。但政府同时要求,低线公园的团队要在接下来的一年内,筹集1,000万美元的资金,开10到15个社区会议讨论设计方案,并且向政府提交一个详细的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审批。
低线团队希望项目可以在2019年开工,2021年竣工并对外开放,预计整个项目完成需要8,000万美金左右。政府目前还没有承诺任何对该项目的财政支持,但团队也还是很乐观。
以前他们都是靠私人捐款和投资,很多潜在的投资者或多或少怀疑项目的可行性。但眼下政府同意拨地了,也是对项目的一个认可,所以团队希望之后可以拿到更多不同类型的捐款和投资,包括向各级政府正式申请拨款。
一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总是要不断地解决它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很多冲突:如何处理它历史遗留下来的老设施和居民新需求的关系?怎么样才能在拥挤的空间里,挖掘出一些给城里人喘息的绿色空间?
纽约是幸运的,因为已经有了高线公园这样的成功案例。而低线公园这个项目接下来几年的计划和执行,也会给世界各地想要利用新能源、立体化发展绿色空间的城市,带来更多的参考经验。
(综合来源:虎嗅网、东方头条、封面新闻)
大巴上载有6名中国公民,其中5人在这起事故中受轻伤。
自2002年成立以来,医疗器械整机出口比例达到65%。
纽约市长亚当斯证实,警方正在进行活跃枪手调查。目前枪手已被“排除威胁”。部分伤者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一人到院时出现心脏骤停。
NTSB表示他们已获得直升机的坠机视频,视频显示直升机在坠毁前完好无损,随后以高速坠毁。
纽约和伦敦黄金溢价大幅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