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股票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机构声音:投资新三板 不要“倒在”光明到来之前

第一财经 2016-07-21 09:30:00

责编:杜卿卿

在当下的新三板,无论是挂牌企业还是投行机构,都在迷茫和迟疑。近日,《第一财经日报》专访北拓投资董事长朱正国,试图对当前新三板市场的问题进行探讨求解。

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转型发展中承担不可替代的职能。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大力发展直接融资,依托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更好的服务投资兴业。

不过,无论是挂牌企业还是投行机构,面对低迷的市场行情,都在迷茫和迟疑。近日,《第一财经日报》专访北拓投资董事长朱正国,试图对当前新三板市场的问题进行探讨求解。北拓投资从事新三板投行和投资较早,2016年以来承销股票发行金额达到17亿元,占全市场份额近3%,投资的企业超过60%进入创新层,对应投资规模超过80%进入创新层。

低迷中求解 企业需要新投行

第一财经日报:由于市场遇冷、监管加强,挂牌企业对市场未来发展较为迷茫,对一些券商机构而言新三板业务也被认为有些鸡肋。你认为,当前的新三板需要什么样的投行业务?

朱正国:

2015年市场经历非理性疯涨,随之又出现狂跌。投行是一个看天吃饭的行当,市场好的时候好做,市场不好的时候难做。

其中新三板投行定增承销顾问业务今年确实难做,一方面,受市场整体大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整个市场供求两边的格局所决定的,在供给端,市场上有超过7700家挂牌企业,而需求端主要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市场上真正活跃的投资机构只有不到200家。

在这种背景下,典型的优质企业在新三板做定增承销,做好充分的价值传递工作和适当的定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具体到价值传递工作,何时开始传递?向谁传递?如何传递?我认为都是比较专业而细致的工作,企业需要专业投行团队的支持。

投行业务不只是传统的推荐挂牌,而是覆盖财务顾问、新股发行顾问、大宗交易顾问以及行业整合并购顾问等全方位服务的投行业务。

一方面,在市场流动性匮乏的今天,不是所有新三板企业都能理想地完成融资,即使融到钱也不意味着能找到合适的投资人。另一方面,伴随着新三板市场的挂牌企业数量和质量的快速提高,并购重组如火如荼,如何做好并购重组这种“战略投资”成为很多优质新三板企业的头等大事。

新型投行的工作就是在企业发行新股时为企业传递价值匹配合适的投资人,做好价值传递和定价配售的工作;在企业开展并购重组时,站在卖方并购顾问或者买方并购顾问的角度,帮助企业进行估值谈判和设计交易架构等,为并购重组的成功完成保驾护航。

对于登陆新三板的优质挂牌企业而言,肯定希望借助新三板推动企业更好更快发展,但是挂牌也意味着从单纯业务驱动升级为业务和资本双轮驱动,而大部分挂牌企业内部都没有专职的资本市场团队,即使有,能力、经验和资源禀赋也相对有限。专业新型投行基于对企业的了解与理解,能够看到企业的痛点和需求在哪里,从而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投行服务来助力企业发展。

新三板的供求局面和市场化定价机制使得融资环境非常类似国际市场。我们北拓团队所做的就是将海外新型投行的全流程新三板化。这是非常细致的工作,比如在帮助挂牌企业做定增承销时我们制定标准化的以周为单位甚至以天为单位的定增时间表,充分分析挖掘企业价值,向市场传递价值,通过预热、全国路演和集中尽职调查等,在一个月时间就高效地完成主要融资工作。期间,我们会为投资机构提供各种立项、尽调和投资决策支持,并且每天更新投资机构的动态反馈,让企业随时清楚市场怎么看待自己,从而进行预期管理和调整定价。

新三板业务对于大投行来说属于小业务,但却是我们公司的生命线。我们投行部门已经服务了41家新三板企业,平均市值在25亿元,单个企业最高市值超过100亿元,各自都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

流动性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

日报:新三板目前市场交投低迷,分层首月表现不尽如人意,市场人士对新三板产生了分歧,新三板的春天什么时候能回来,未来新三板会是一个怎样的市场?

朱正国:

新三板目前供给端一直保持着热度,主要的问题在于需求端,即没有买盘。流动性改善会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过程,在这过程中监管方会控制进度,不会出现去年上半年出现的急速走高、刹车失灵的现象。从投行和投资机构角度看,会让市场回归到良性发展的通道,回到了价值投资的时代。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我认为看待新三板眼光要放远一点,要看趋势。三年前我们开始创业的时候,没有人能料到新三板会发展得这么快,当时很多人对我们做的事情都不屑一顾。对于北拓来说,倒希望市场往前发展的速度更加理性和稳健一点,这样我们就有更多的时间,团队会更加成熟和丰满,市场和制度也能为专业团队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当春天来的时候,可以抓住更大的市场份额。

从供给端看,挂牌企业数量还在持续增长,增量的质量还在提高。从2015年年报看,税后利润在1亿元以上的挂牌公司有109家,3,000万元以上的695家,2,000万元以上的1,300多家,以创业板尺子看,有1,000家左右的新三板企业是比较优质的。未来新三板还会出现越来越好的标的。

新三板作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层次, 拓展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 也为早期股权投资提供退出机制, 反过来激发早期投资的增长。同时,新三板也是市场化改革的领先战场,其挂牌条件宽松,投资者准入的限制也鼓励了价值投资。

创新层深化值得期待

日报:分层是新三板后续政策落地和市场规则重构的基础,进入创新层对企业意味着什么,有什么政策值得期待?

朱正国:

关于分层,我认为要动态地看,要往未来看三年。今天分出的953家只是简单地贴了创新层的标签,配套政策还没落地。如果未来每年重新分一次,每年都会有一部分创新层企业掉下来,同时也会有一部分基础层企业补充进去,再过两年,经过三次筛选和两次“洗牌”,还能留在创新层的企业,那就是初步经历了时间检验的好企业,一定程度剔除了操纵交易、粉饰业绩等人为因素的干扰,那时候创新层企业,创新层就不仅仅是一个标签了,我相信配套政策会在这个期间里逐渐落地。

从中长期看,规则制定者手中的牌还有很多。可以预见的,公募基金入市作为创新层的一张牌有望落地,增加买盘的力量。未来是否有可能在创新层降低合格投资者门槛,甚至几年后部分创新层企业是否有可能直接转板,这些都是值得期待的。

退出承压 投资要更长期

日报:由于市场骤冷,大量去年上半年进入新三板的“2+1”甚至“1+1”基金面临退出困难的局面,北拓是否也面临投资退出的压力?

朱正国:

现在有部分新三板基金都处于浮亏状态,真正浮盈的不多。我们所管理的基金整体上保持浮盈的水平,即使在市场低点,我们的综合IRR(内部收益率)大概在35%左右。

2013年底新三板扩容到全国,以及2014年年初开始做市转让测试后,新挂牌增量企业质量改善和整合市场的流动性行程明确的改善预期,这让我们看到了最早一波投资的机会。从2014年到现在我们一共管理和投出了7只基金。投资的企业中有19家已经挂牌三板,其中有13家进入创新层,比例超过60%,以投入的资金额算,有超过83%进入了创新层。经过内部复盘,我们发现,做好风险控制、选择优质的具有成长性的标的是核心。

当然,我们也同样面临退出的压力,一方面我们基金的期限相对较长较灵活,留给我们投后管理和退出的时间相对还比较宽裕。同时,我们也在通过并购重组、债务融资、战略合作等多种退出途径为所服务的企业改善流动性,这也会降低新三板投资退出的困难度。

现在市场对新三板的共识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所以对于市场的参与各方,重要的问题在于,不要倒在光明到来之前,所以我们要比90%的人都做好更充分的准备。同时,对投资来说,市场低点恰恰是最好的时机,也只有在市场低迷的时候,真正优秀的能够为新三板企业和投资机构发现价值和实现价值的金融服务机构才能脱颖而出。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