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再次要求全面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并提出去产能和去杠杆的关键是深化国有企业和金融部门的基础性改革。
同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与之相呼应。《意见》要求,通过兼并重组、创新合作、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处置低效无效资产等途径,形成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份“期待已久”的《意见》,在国企改革加速的大背景下,为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划定了原则、范围和方式。2016年是国企改革重组年,央企重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意见》有强烈的针对意义和重要性,使得央企改革可以更加具体和精准地发力。
《意见》指出,中央企业产业分布过广、企业层级过多等结构性问题仍然较为突出,资源配置效率亟待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亟待增强。
李锦认为,当前结构调整就是要解决央企“过长”、“过宽”的问题,向主业集中才能做优做强。一方面,国企面太宽,业务庞杂,很多业务与主业无关,容易导致资源浪费;另一方面,国企层级太长,子公司下面还有子公司,甚至有的央企能实现“19代同堂”。层级太多、机构分散,降低企业效率和增加运营成本。
《意见》明确了央企结构调整和重组的目标,即到2020年,中央企业战略定位更加准确,功能作用有效发挥;总体结构更趋合理,国有资本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发展质量明显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跨国公司。
李锦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意见》最大的亮点是明确了“四个一批”的重点工作,即在此前提出的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和清理退出一批基础上,增加了巩固加强一批。
巩固加强一批是指对主业处于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主要承担国家重大专项任务的央企,要保证国有资本投入,保持国有资本控股地位,支持非国有资本参股。
创新发展一批则要求通过搭建重组平台、科技创新平台和国际化经营平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重组整合一批是推进央企强强联合、央企间专业化整合、央企内部资源整合和并购重组,实现国有资本优化配置。
清理退出一批是通过大力化解过剩产能、清理处置长期亏损企业和低效无效资产、退出不具有发展优势的非主业、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和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等措施。
李锦表示,前两个一批是“进”,后两个一批是“退”,这样就形成了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机制。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有资本的流动性很差。《意见》的发布,使该加强的加强,该退出的退出,有助于把资源和力量向关键领域、重要行业集中。
今年以来央企改革明显提速。上半年,中国建材与中国中材集团、中远集团和中国海运、中电投集团和国家核电等3组重组企业开展了兼并重组试点。
6月开始,多家央企迈开整合的步伐。除了五矿集团与中冶集团,宝钢集团与武钢集团之外,6月底中国海外和中信地产业务的并购细节公布。7月初,国旅整体并入港中旅,中纺集团并入中粮集团。
7月中旬在国有企业改革情况通报会上,国资委副秘书长彭华岗表示,央企集团层面重组步伐不断加快,5组10家中央企业重组工作正在积极推进,还有几组重组工作正在酝酿之中,中央企业户数年内有望整合到100家之内。
李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当前国企重组遵循着两大思路,一是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推手,力促优势企业之间的重组,目的是做大做强,增强全球竞争力;二是以过剩产能行业为主的重组,其主要推手是供给侧改革,这种重组是以结构调整为主,围绕去产能、去库存。
天汽模资本运作频遭投资者质疑,“狼来了”式股权转让引发信任危机
资金回笼计划终止的同时,还有10亿债务面临展期。
当前中央企业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更好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渝三峡A4月25日至5月16日的13个交易日内录得9个涨停,累计涨幅高达172%,静态市盈率超千倍,远超行业平均估值水平。
首次建立简易审核程序;首次调整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监管要求;首次建立分期支付机制;首次引入私募基金“反向挂钩”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