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民生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专访智联招聘CEO郭盛:新经济拉动就业 对冲经济转型中的失业风险

第一财经 2016-07-28 12:27:00

责编:姚君青

新经济下,新动力的成长势头虽在加快,但新旧发展动力转换依旧需要过程和时间,人才从旧行业、旧企业向新行业、新企业的流动也非一朝一夕的事。

就业是宏观经济的“晴雨表”,今年二季度的就业形势略有好转。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新增就业人数717万,31个大中城市调查失业率有所回落,这表明中国经济运行仍在合理区间。

经济运行与劳动力需求间存在着复杂密切的关系,为了更加清晰地展现就业市场变化,进而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变化,智联招聘联合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每季度发布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CIER)报告。今年是这项报告发布的第七年。

智联招聘CEO郭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以互联网、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已经给中国带来大量的就业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冲了经济转型过程中的失业风险。他建议,当前政府部门应联合中介组织采取更加有效的技能培训措施来促进劳动力流动,实现去产能行业职工的转移就业。

智联招聘CEO郭盛

新经济带来新就业机会

第一财经:刚刚公布的2016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报告》称,本季度就业指数下降幅度明显收窄,就业市场稳中有升。您认为哪些因素导致二季度中国就业形势企稳?

郭盛:二季度CIER指数要比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更加乐观,主要原因是CIER 这一基于智联招聘全站数据分析而来的指数,其敏感度要高于传统抽样统计得来的就业数据,智联招聘数据库能够更加全面反应新经济拉动就业的情况。

2015年第一季度以来,我国就业市场的整体就业形势呈现趋冷迹象,CIER指数总体上处于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第四季度受到招聘旺季的影响,CIER指数回升至2.09,随后2016年第一季度有一个明显下降,至1.71,而2016年第二季度又上升至1.93。

季度申请、需求人数和CIER指数变动趋势

从智联招聘此次选取的大类行业样本来看,第二季度智联招聘全站在线招聘需求同比增长21%,其中,分享经济和电子商务等行业用人需求的增幅非常喜人,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我国培育新经济结构、发展新动能的举措已经初见成效,新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传统经济下滑起到了重要的对冲作用。

第一财经:从智联招聘线上数据来看,新经济近年来在拉动就业上起到的作用如何?

郭盛:2009年前后,以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为典型代表的新经济在中国迅猛发展,随后互联网/电子商务、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交通/运输、酒店/餐饮、IT服务、医疗/护理/美容/保健等行业中的新经济部分经历了从起步发展到逐渐成熟的转变,对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CIER报告显示,2009年第一季度到2013年第四季度,上述行业的就业景气指数呈现逐渐递增的趋势,随后受到行业发展的周期性因素以及经济趋于下行的影响,2014年到2015年的就业景气指数出现波动,但总体趋势依旧呈现上升发展态势。

2015年第四季度到2016年第二季度,电子商务和共享经济的发展不断趋于成熟,对人才的需求和吸引力明显增加,就业景气指数一路攀升,大幅提升了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信心,相关行业2016年第二季度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招聘需求人数均超过了简历投递人数,就业形势较好。

第一财经:自去年以来,一些传统行业就业低迷,尤其是去产能行业面临着冗员下岗的局面,您认为新经济能在多大程度上对冲这些失业风险?

郭盛:在这些新经济的行业中,分享经济和电商是两个特别重要的领域。阿里和滴滴最近的公开报告中都提到淘宝和滴滴出行平台已经各自提供了越1500万个就业岗位,这些岗位未必能够体现在就业统计数据里面,但却实实在在地对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智联招聘线上数据也显示,今年兼职类岗位用工需求同比增长了110%,这都是新经济带来新的就业机会。

至于新经济所创造的的岗位能在多大程度上承接传统产业的冗员,我对此持谨慎乐观的态度。当前经济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新经济下,新动力的成长势头虽在加快,但新旧发展动力转换依旧需要过程和时间,人才从旧行业、旧企业向新行业、新企业的流动也非一朝一夕的事。

新旧行业冰火两重天

第一财经:虽然受到经济下行的影响,最近几个季度就业景气指数出现持续走低,但总体来说劳动力市场还是处于供不应求的态势,在很多企业都反映招人难,求职者同时求职者也反映就业难,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

郭盛:我认为是两个原因,一是劳动力市场的资源错配,二是行业的结构性矛盾。

从2016年第二季度来看,首先是招聘需求的地区分布出现了非常巨大的矛盾。东部地区集中了全国在线职位总量的73%,但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职位总量只有剩下的27%。由于人口大省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劳动力的来源和劳动力的需求在地域上是非常不匹配的。

再进一步我们还发现东部73%的岗位中,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占到了68%。其中,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在线职位数量占全国总40%,杭州、苏州、天津等等新一线城市占比是28%。广大的二线城市,三线城市,尽管占人口总量的大多数,但是实际上它们的职位占有量不高,这种地域性结构矛盾造成的资源不匹配是比较严重的问题。

另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是行业性的结构矛盾,新行业与传统行业的景气指数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我们看到,在各个行业的就业形势存在非常巨大的不平衡,很多行业急需人才招不到人,但是另外的行业出现了人员空转的现象。

CIER指数最大行业(互联网/电子商务)为最小行业(能源/矿产/采掘/冶炼)的近47倍。互联网/电子商务的CIER指数为11.47,基金/证券/期货/投资为4.24,受电商物流带动的交通运输为3.84,这三个行业当前就业形势最好,而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的CIER指数只有0.24,不景气行业中的求职者面临着非常激烈的就业竞争。

第一财经:当同规模的企业之间是否也存在资源的错配?

郭盛:小微企业发展非常快,招聘需求也越来越多,微型企业的CIER指数为3.58,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相比于小微企业的就业形势异军突起相比,大型企业就业需求处于平缓的状况,而中型企业则陷入了停滞的状况。今年的数据和前两年的数据是完全两样的,前两年大型企业是急需招人,现在正好反过来。

中型企业用工出现停滞是一个值得警惕的情况。二季度数据显示,1千人到1万人的规模的中型企业用人需求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这表明它们对经济的前景并不乐观,处于不敢投资和不敢发展的状态中。

第一财经:从政府提倡“双创”以及进行商事制度改革之后,小微企业在国内爆发式增长,对人才的需求非常大,也是拉动就业的重要力量,但小微企业却反映招人难,你对小微企业吸引人才方面有什么建议?

郭盛:小微企业招不到的人一方面是由于由于品牌知名度低,另一方面是求职者对小微企业存在社保,发展前景等多方面的顾虑。在和小微企业的接触中,我发现一些新兴小微企业的“三招”可以缓解招人难:

一是小微企业应更倾向于招聘年轻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作为初创企业,不要把希望放在有经验的人身上,而是放在那些无所畏惧的年轻人身上,让他们成为主要的就业人口。这些无所畏惧的年轻人风险承受能力高,也愿意努力地工作。

二是要想各种各样的办法树立自己的品牌,因为中国的求职者是非常讲究品牌的,这种品牌可以是细分市场的品牌,也可以雇主品牌等等。

三是不要用大企业的系统性方法来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而是采用兄弟连的方式来管理。在我认为,我国的小微企业应更多采用社群式的管理,这种管理方式会给小微企业带来很大的活力。

技能培训为转移就业装上“马达”

第一财经:如何解决劳动力市场资源错配的问题?

郭盛:除了拥抱新经济之外,我们还必须增加人才的流动性,让资源能够进行优配,而不是错配。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是劳动力市场非常重要的特点。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中“跨地区,跨行业,跨企业”的流动性并不充分:跨地区有户籍的限制,跨企业有离职难,入职难的限制,跨行业有就业技能的阻碍。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一些企业隐形失业的问题严重。受到劳动法规的制约,开除职工的成本非常高,企业不敢和职工解除劳动关系,常常采取的办法是把工资压低,希望员工自己走人,然而,在岗位空出来之前也没办法引入新人,这就是造成了隐形失业。从表面上来看低工资保护了一个员工不失业,但该引进的人没有引进,不仅造成了企业的价值损失而且也可能创造了另一个失业。

第一财经:过剩产能行业中的职工安置是当前就业的难点,政府部门所提出的应对政策中有一条是实现这些职工的异地转移就业,你认为转移就业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郭盛:今年我专程去东北了解去产能行业职工的就业状况,发现当地就业困难群体主要集中于“4050”人员,即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人员,他们的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没有形成开放的流动性观念,虽然公司发的生活费只够维持低水平的生活但他们仍然在观望,不愿意走出东北去外地工作。

这些4050人员中很多都是有纪律的产业工人,如何让他们愿意移动是当前必须解决的问题。我们劳动力市场的政策大多是以堵为主,给职工提供最低工资不失业,这是无助于劳动力流动的。相反,我认为应该对隐形失业人员进行疏导,对他们进行激励,让他们发展新的技能,有能力重新找到新的岗位。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仅靠市场经济下的人口自动流动是不足够,还需通过提高劳动者的就业技能来为这种流动加上助力,技能培训可以为这些劳动者装上了一台“马达”,他们有意愿也有能力流动。

比如,我们很难指望一个煤矿工人第二天很容易变成宾馆的服务员,但通过培训就可以做到。培训不仅能够解决就业问题,而且可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中国的人口红利已经消失,不可能再依靠人口数量优势来占到全球的领先地位,人口技能的提高也是非常重要的。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