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健全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建立国家和各省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有利于进一步提升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水平,促进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而省级军民融合领导机构在贯彻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中央军委副主席许其亮2015年曾在《人民日报》上撰文称,目前军民融合发展工作主要由国家和军队相关部门分领域组织实施,面临不少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因此要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统一负责做好军民融合发展工作。要有机整合、理顺关系,实现军民融合发展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
记者了解到,各地正在加快建设军民融合领导机构。7月13日,四川率先建立了省级军民融合发展领导机构。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罗治平介绍,四川已初步建立完善了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组织架构,明确了工作思路、工作目标、主要任务、责任分工和进度安排,形成了在省委、省政府统一领导下,省级有关部门共同推动,市(州)政府积极参与的军民融合推进工作机制。
罗治平表示,在军民深度融合上,四川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要建立“省、部、军”共同参与的军民融合领导机制,推进军工投资和资产管理改革,推进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开展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推进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创新军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等
山西省国防科工办主任朱鹏在媒体上表示,山西要在与部分地市建立军民融合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省、市两级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形成长效机制,协调解决军民融合发展的相关问题。
吉林四平市副市长王宇在四平市军民融合推进会上表示,相关部门要按照上下对口的原则,尽快组建组织领导机构,全面负责军民融合发展及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工作,要加强融合对接。
湖北省也召开了省军民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创新专项领导小组会议,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冯晓林表示,今年是湖北军民融合深入推进的提速期,也是各类矛盾问题的凸显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湖北要“做好军民融合改革大文章”。
业内人士分析,军民融合发展对中国经济转型有重要影响,对于高端产业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要素优化配置,助推产业升级。军民融合的实质就是通过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让不同领域内各具比较优势的要素优化配置,最终加速产业升级和新兴动能培育。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意见》中很多措施都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抓落实”的特征非常明显。这是对“五大发展理念”中“协调发展”理念的体现,有利于将“富国”和“强军”有机结合起来,促进经济社会持久健康发展。
7月7日至8日,习近平在山西省委书记唐登杰和省长卢东亮陪同下,先后到阳泉、太原考察调研。
面对日益紧张的地缘政治关系,绿地投资可通过创造本地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方式,缓和贸易所带来的冲突。
这个“新共识”的形成,虽然艰巨但又是必需,一旦南辕北辙,我们可能会错失最关键的转型窗口。
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有利于推动低效率企业的产能出清,修复高效率企业的利润率。
安迈加码中国市场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