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这位90后艺术家,在博物馆里摆摊卖“钱”

第一财经 2016-08-01 17:53:00

责编:吴丹

童昆鸟看似恶趣味的装置作品背后,有着无可奈何与自娱自乐

 

位于北京的国际金融博物馆艺术中心,有一个以“钱”为主题的展览,年轻艺术家们或者把硬币当作素材、或者关注超市打折信息文本,而艺术家童昆鸟在现场支起了小摊卖钱。

他坐在小马扎上,面前展示商品的小桌上摆着不同面值的纸币,观众可以自由购买,用移动支付的方式换来等额的钞票。在艺术家背后的招贴海报上粗糙写着“一分钱一分货”“如假包换”,仔细想来还真的都是字面意思。

“钱是拿来买东西的,但是我觉得把它拿来卖也是可以的。”这位1990年出生的艺术家这样解释自己的作品,“现在大家都喜欢用微信、支付宝来进行支付,纸币不再是人们支付的首选方式,它是一种等价交换物,但它也能作为一种商品,被人们用来买卖。它被我‘出卖’了。”

虽然这个作品可以被拿去当作基础经济学的案例分析,但在童昆鸟的创作世界里,类似令人忍俊不禁的作品还有很多。

今年4月在站台中国画廊里的个展上,他营造了一个诡异又幽默的乐园。被画上狰狞标表情的山寨“喜洋洋”摇摇乐,被刷在墙上的emoji表情“哭着笑”,以及整套的机械装置作品。

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本科毕业的童昆鸟,在学校里就意识到自己并不想做严肃的雕塑作品,而喜欢用各种奇思妙想来做“有意思”的东西。比如他在菜场看到卖肉的人一刀砍下猪尾巴,觉得那场面又滑稽又可怜,于是就有了作品:在菜板上跳舞、敲鼓的猪尾巴。“希望它离开了猪身体还继续有力量,但也有点残忍。”他在金融博物馆艺术中心的“艺术家告白”对谈活动中这样说道。

还比如作品“撞鸡”,在现场视频出现的时候,几乎所有观众都乐了。那是一只整人玩具,橡皮做成长脖子鸡的样子,如果捏它会发出凄惨的哨音——童昆鸟做了一个自动装置,先固定住玩具鸡,然后让一根小棍隔几秒就慢慢戳一下鸡的肚子,迫使它发出声音。他说看到这作品的人都很欢乐,甚至在它身上找到共鸣,觉得自己每天开会被迫发言就是这种感觉。

他的作品看起来都是一个个稀奇古怪的点子,仿佛与我们日常会恶作剧畅想出来的没什么区别——可却又有令人停不下来盯着看的魔力。呕吐的书本、撩骚的羽毛,在恶趣味背后似乎有着丝丝的无可奈何,自娱自乐。

对谈活动请他和其他几位年轻艺术家一起聊艺术,每个人都需要想两个关键词来概括自己。当大家普遍浮现的是“可能性”“坚持”这样的字眼时,童昆鸟给出来的是“哈哈”与“呵呵”。

再一次,观众们体验了看他作品时的心路历程。先是觉得他恶搞、无厘头,接着想想这两个被普遍用在网络社交中的词其实背后可以引申出许多涵义,最后体会到这轻巧背后无可名状的深意。

“这两个其实都是终极词语。当你撞到有些事情的时候,开始就跟人‘哈哈’,事情搞到最后要结束了都有点无奈,于是就只好‘呵呵’。”他这样说道,“有点像是亚当和夏娃从相遇到结束。人生也是如此。”

现在他正在读研究生一年级,可已经开始在画廊里举办个人展览,也有作品被收藏,他说自己打算明年就申请退学了,因为并不想空谈“艺术”。

 

《做点离开猪屁股的事》 菜板、铃鼓、电机、硅胶 2015

装置《撞JI》(惨叫鸡、菜墩、推杆电机,2013),看到这个作品的观众都感受到欢乐

 

装置《废话之文字》(2014)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相关阅读

从莫奈到梵高,巴黎奥赛博物馆多幅镇馆之宝来到上海

本次展览带来了奥赛博物馆多件镇馆之宝,包括梵高的《阿尔勒的卧室》和《自画像》、米勒的《拾穗者》、高更的《塔希提的女人》、莫奈的《夏末的干草垛》等。

83 06-20 17:04

战争、家族沉浮、宇宙之声,这群青年创作者为何投身远方

“水手计划·走向现场”艺术展呈现了19位青年创作者的作品,他们通过文学和艺术回应时代与世界的变迁。

90 06-09 17:54

把非遗蜀绣玩成当代艺术,她用丝线造出梦幻山河

艺术家刁娟将蜀绣与当代艺术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语言,推动了传统非遗技艺的现代复兴。

73 05-27 17:11

大阪世博会主题周活动|博物馆的可持续性: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

世博会是全球最大的博览盛会,如今的博物馆亦不再局限于是展示、保存和保护过去有形文化遗产的场所,博物馆与世博会的共通之处越发涌现。就在上周刚刚过去的第47个国际博物馆日,其主题“快速变化社会中的博物馆未来”与日本2025年大阪世博会主题“设计未来社会,让生命绽放光彩”都不约而同地关注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8 05-22 17:50

上海已拥有171座博物馆,全年文创收入4.9亿元

截至2024年底,上海市已备案博物馆171座,每14.5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超全国平均水平。

6 139 05-17 12:58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