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滴滴收购Uber中国一事,滴滴投资人、金沙江创投合伙人朱啸虎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进行回应,称“和平是打出来的,不是谈出来的!”并提及谈和的筹码越来越高,去年是7亿美元,今年是70亿美元。“没有这些筹码连谈合的资格都没有,所以团队的融资能力极其重要。”
朱啸虎所指的70亿元的筹备,或许要回归至2016年6月,滴滴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45亿美元的股权融资,新的投资方包括Apple、中国人寿及蚂蚁金服等。腾讯、阿里巴巴、招商银行及软银等现有投资人也都参与本轮融资。
招商银行还将为滴滴牵头安排达25亿美元的银团贷款,中国人寿对滴滴进行20亿人民币(约3亿美元)的长期债权投资。这也意味着,滴滴本轮融资的实际总额高达73亿美元。
作为最早下注滴滴的机构投资人,200万美元的初始投资给朱啸虎带来了超过百倍的回报,也成为其投资名单中最为闪耀的一笔。在获得金沙江注资之后,滴滴开始发力北京市场。
“在北京,滴滴开始显现出强于其他团队的执行能力,具体体现在PR、广告投放、疯狂的补贴策略,而所有这些我们看到的除了团队自己的决策外,很大程度上是由滴滴的A 轮投资人——金沙江决定的。投资滴滴A 轮的正是当年投资拉手的金沙江朱啸虎;如果你还记得当年拉手在疯狂扩张时的景象,那么你就不会吃惊于2013 年Q1-Q2 滴滴的表现,结果是北京市场被滴滴几乎全数吃下。”在《为什么移动打车 App 一直在烧钱,投资人还在不断投入? 》一文中,前经纬中国投资经理庄明浩曾如此提及这笔资金对于滴滴的影响。
而作为滴滴出行董事局成员之一,曾深度参与滴滴与快的合并的经纬中国创始管理合伙人徐传陞则表示,“合并,是将为资源优化配置、资本运作以及品牌效应等多个层面的整合打下了良好的开局。滴滴出行作为从本土市场成长起来的公司,其打法、对中国市场的了解无疑也将极大提升合并后公司的战力。”
AI应用创业判断下一个模型能力的浪头在哪里很关键,灵活转型很关键。
当朱啸虎在撤离具身智能企业的时候,有大把的投资人正抱着fear of missing out的心态入场。技术发展需要时间,“对于那些真正有竞争力、真正有生态卡位能力的细分头部公司,泡沫最大的时候还没有到来”。
有的LP希望赚取高确定性的盈利,有的LP追求技术创新的长线投资。
投资人在盈利层面的担忧合理,但科研层面的从0到1非常重要。
赵楠说,机器人的软件会有爆发式的进步,但硬件无法爆发式改进,只有线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