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从“葛优瘫”到海洛因范儿,你需要时尚“精神鸦片”

第一财经 2016-08-02 09:06:00

责编:沈晴

你可以一辈子不吸海洛因,但难免服过一两种“精神鸦片”,甚至更多。

葛大爷在《我爱我家》瘫在沙发上的图火了

涅槃乐队带起了一股风潮,海洛因范儿

“葛优瘫”最近霸屏,那个20多年前的葛优,头发油到打绺,歪着躺沙发上,表情么,说好听点,跟刚吸了白面一样。

这是葛优在《我爱我家》里的造型,不由心中一动:《我爱我家》真不愧是一代神作。要知道,老外也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开始兴起这股时尚的。涅槃乐队(Nirvana)的主唱科特·柯本(Kurt Cobain),1994年早逝时才27岁,他就留下了这么张经典照片,半躺在地,女儿弗朗西斯躺在他腿上,两人都在打哈欠。

柯本的名气早就传出了摇滚圈外,堪如约翰·列侬,他在垃圾摇滚乐界的地位,跟强尼·罗顿在朋克音乐界的地位相当。这圈子里要出名,一半靠才华,另一半得靠打扮,涅槃活跃的那些年,柯本穿着从旧货店淘来的衣服,故意漂白头发,上边挂点油污,身上则是皮包骨,一派拿大烟当饭吃的气质。乐队成员的典型着装,是带破洞的水洗牛仔裤,配一件摇滚T恤,稍许正统一点的风格在他们身上是绝对看不到的。

涅槃带起的这股潮,渐渐有了一个贴切的名字——海洛因范儿(Heroin Chic)。越危险的东西越诱人去尝试,所以海洛因一边是每个国家都要严厉防范的东西,另一边又是青年亚文化中少不了的一道灵魂。你可以一辈子不吸海洛因,但难免服过一两种“精神鸦片”,甚至更多。

1960年代摇滚乐兴盛,与之同台唱戏的是嬉皮士、垮掉派加上后来的朋克,他们多多少少都有瘾君子的气质,它是专门跟主流社会对着干的:主流要求清醒,我就要沉醉,主流讲究健康,我就要病态,主流要人们守规矩,我就偏要反其道而行。主流的东西都代表普世价值观,对于需要发泄欲望、同时又有健康可供挥霍的年轻人来说,简直就是枷锁。

30年后,海洛因范儿吼出颓废到底的口号,反主流的年轻人迎来了一次悬崖边的狂欢。瘾君子们从来互相标榜自己的反主流,而摇滚乐发展到垃圾摇滚之类,干脆以成天吸毒抽烟、烂醉如泥的“社会垃圾”自诩。海洛因范儿立时在流行音乐圈里成了一个神话,它告诉参与者们,这种状态是唯一可求的出路,哪怕如此接近死亡,我们也不愿踏上社会要求我们走的那些道路。

凯特·摩斯的妹妹为CK拍片,效仿姐姐当年的颓态pose

千禧年之后,性感模特的回归,宣告了海洛因时尚的过气

海洛因范儿从音乐的领域扩散出去,变成一种时尚,还得靠嗅觉敏锐的时尚设计巨子。经过海洛因价格悄然下降的1980年代,卡尔文·克雷恩(Calvin Klein)注意到了苗头,1993年,他让凯特·摩斯上了一回自己的广告,凯特很瘦,穿一件露脐无袖衫,右腿翘起,脚被左手捏住——关键是她的表情,冷漠,带着明显的厌恶,嘴巴撅起,用句中国人的俗话:“这女人,仿佛全世界都欠着她点什么似的。”

肤色苍白,一派营养不良的样子,黑眼圈,形销骨立,如果是女人就要抹唇膏,但颜色得是暗深如墨,以增强中性感,这就是海洛因范儿的基本特征。在1990年代,时尚界的海洛因范儿是冲着那些“正常”、“经典款”、“风情万种”级别的美女,比如辛迪·克劳馥来的,高举着反常的、病态的大旗,当然,它还得同来自主流的各种敌对势力打嘴仗,像形形色色的反毒品团体。

垃圾摇滚乐的另一个传奇人物,裘蒂·洁德(Jodie Kidd),也是海洛因范儿的主力推手,还曾摘得“海洛因偶像”大赛的桂冠。她做过Channel、Chloé、Yves-Saint Lauren等时尚品牌的模特,之后却激流勇退,去玩摩托赛车、高尔夫球等别的项目了。

她是聪明的,虽然有超级歌星科特·柯本领衔,有超级名模让凯特·摩斯跟上,1990年代却没有被海洛因范儿给代言了。偶像们死的死了,转行的转行了,以至于人们一说1960年代就会想到嬉皮士,但一说1990年代却不见得能想起海洛因范儿。瘾君子可不好当,要保持那么一种真实的颓废状态,披头散发,彻头彻尾的厌世、疲惫、满脸病容,对偶像的体力和追随者的耐心都是很大很大的考验。事实就是,病恹恹的瘾君子们确实因为对自己身体的不负责任而丧命,吸毒伤身体,折寿。不过,葛优可没有一直那么躺着,他后来虽然还是很瘦,毕竟滋润许多。

围绕着海洛因的时尚红了四五年后,发现人们的注意力都不在自己身上了——世纪之交到来,过去的一切都该一笔勾销。大名鼎鼎的巴西籍“维秘”天使吉赛尔·邦辰,被《Vogue》杂志封为“性感模特的回归”大潮的领军人物,这等于宣告瘾君子们已经过气,在时尚的峰巅上,它再也无法与其他对手竞争了。

(图片来自网络)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