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鱼海棠、绝地逃亡、百鸟朝凤、摇滚藏獒、陆垚知马俐。。。每年都有无数话题电影让观众开始关注。中国越来越庞大的电影市场,及其催生的一部部质量参差不齐的电影。所以我们问:从大家口袋里掏出的400多亿元究竟换来了什么?数据侠“蒜了吧”拉了2014-2016年的的电影票房和豆瓣评分大数据后发现,其实国产片也没有越来越烂。
40%的电影拿走了90%的票房
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296亿,2015年,440亿,2016年上半年,247亿。而十一年前的2005年,这一数字是50亿。
2015年票房疯长,2016年后继乏力。
不论如何,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
然而,红火的市场并不是人人有份。
从2014年至2016年,每年的电影市场都呈现一个相同的特点:不到40%的电影拿走了90%的票房。而每年TOP10的电影,甚至直接卷走30%的票房。
根据《中国影视舆情与风控报告(2016)》分析,在国产片市场中,大量票房更是正在逐年向头部少数电影聚拢。长此以往,电影投资风险将越来越高。
既然危险系数越来越高,大熊就更关心,那些过五关斩六将被我们所熟知的电影们到底好不好看呢?
诶?国产电影怎么好像不太烂?
暑假,又到了国产烂片集中上映的时节。在广袤的非洲大草原上,电影们相互追逐嬉戏......啊,错了错了。
提到国产电影,我们的确总觉得烂片当道。这样的印象当然要归功于层出不穷的烂片之王们。
比如这样的......
这样的......
还有这样的......
于是,我们分析了2014年与2015年电影票房各TOP200以及2016年上半年TOP100的豆瓣电影评分,想看看这些电影到底有多烂。
结果......
诶?怎么好像不太烂?
豆瓣评分的加权平均明显比算术平均更高,也就说明,好电影的确更容易得到高票房。
至于为什么要根据票房加权平均?举个栗子,如果一年只有两部电影,一部票房10亿的8分电影和票房100万的4分电影,真正看过这两部电影的观众数量相差明显,给所有观众留下的印象也并不会是全年电影质量为6分。
所以,这是大家在用钱包改变电影质量啊!
围观群众:不对,我们平时骂的都是那些圈钱不顾剧情的国产电影,烂的都是他们!
好好好,不要激动。那我们来看看国产电影。
诶?怎么好像也没有那么烂?
依旧参照由电影票房加权的豆瓣加权平均分,本着有进步就要鼓励的态度,我们要说:经过多年的用观众钱包投票后,膨胀的资本终于让国产电影的水准勉强爬过了及格线,尤其是高票房电影。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国产电影烂?
在我们惊讶地发现国产电影居然及格了之后,还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国产多烂片?
舆论场上的“烂”多少都与关注度高低相关,烂片总能轻而易举地烂到板砖乱飞,让大家骂出新高度,而好片要好到让大家奋力自来水却难得上了天。
由某位小鲜肉主演的XXX电影准备上映了,于是鲜肉海报铺满了各大头条版面。过了两天等真的上映了,鲜肉海报以及烂片差评一起铺满了各大头条版面。
这样的剧情大家是不是很熟悉。
作为一个普通观众,大熊猜想:给大家造成烂片当道错觉,一个因素或许就是,自带流量和鲜花的小。鲜。肉。当然,还有画风清奇的国产动画电影和恐怖电影。
不过......这两个问题说来话长,具体我们下次再说。
票房和口碑真的不能相容吗?
在收获电影质量已经及格的这个好消息之后,大熊的好奇之魂又燃烧到了票房和口碑的关联上。
究竟票房与口碑之间有什么规律?
纵观2014年至2016年的电影票房与豆瓣评分分布,“好片好票房、烂片烂票房”的这一趋势似乎在逐渐得到巩固。但是,我们还是能在高票房区看到许多烂片,在低票房区也有不少好电影。前者有许多是:小鲜肉电影、热IP电影、经典电影烂尾续集等。而后者的原因则显得更加无奈。
这位羞涩的电影从业者介绍,目前电影宣传费用与拍摄成本比例为1:1已经是标配,低于这个标准的电影是很难拿到好成绩的。简单地说,花在宣传上的钱越多,高票房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他说,现在拍摄成本在1000万以下的电影都叫低成本。
那么多少成本才算正常?
WHAT?!!!
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也就理解了百鸟朝凤出品人方励的那一跪,有多值钱。
推拿、百鸟朝凤、白日焰火。
上文提到了什么是类型片。这里列举几部大家可能听说过且不属于类型片的电影:我们来看看它们的票房:
以上三部电影的豆瓣评分都在7分以上,白日焰火还得过柏林电影节金熊奖,即便如此,非类型片的它们依旧无法获得大多数观众的青睐。
电影发行到底是干嘛的?
在给大家(以及大熊自己)普及完宣发的重要性后,我们来看看电影发行方在一个电影项目中承担了什么角色。
大熊在《中国影视舆情与风控报告(2016)》中找到了一段《滚蛋吧!肿瘤君》发行公司五洲电影发行有限公司(下称五洲电影)的分析。
据分析,这是一支有组织有纪律还有实力的发行队伍。2015年的多部高票房电影(包括:《寻龙诀》、《煎饼侠》、《夏洛特烦恼》)都由五洲电影发行。
从电影项目运作初期,五洲电影就开始对整个项目进行风险评估。根据电影类型、明星、导演等因素,对电影票房进行预估,然后制定差异化发行策略,也就是:选择2D、3D,还是IMAX版本,是否要路演,去哪儿路演,路演城市的数量等等。
更重要的是,该公司拥有强大的院线资源,
其中就包括你们老公王思聪家的万达院线。而《滚蛋吧!肿瘤君》又是万达影视传媒有限公司的自主项目,在院线方面自然得到了更多支持。
还请来了专门的网络监测公司,以防出现“偷票房”和“盗版”等问题。
在上映后,五洲电影安排影院票房监察的同时,
在这样的保驾护航下,白百何和吴彦祖这两位票房保证最终带着这个漫画中的癌症女孩临终故事走向了五亿票房的最终成绩。
好啦,以上就是蒜了吧票房特辑第一弹。是不是觉得结束得很突然,没事,因为......
眼睛一闭一睁,我们下次继续叨叨“票房神器小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