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大政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不止中国航发:创新与管资本双路加速军工专业化重组

第一财经 2016-08-29 16:28:00

责编:汪时锋

与近年来央企领域几乎所有重组不同,中国航发的成立是拆分而不是合并的结果

8月28日,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下称中国航发)在北京挂牌成立,标志着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将形成全新格局,这也意味着此前一直在压缩数量的央企大家族中新增一大成员。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多位专家表示,中国航发作为今年新增央企的首例,既是军工企业内部专业化重组的生动案例,也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动能的形成增添亮色,同时在军事工业体制上也具有有突破性意义。

央企重组的“加法”

新挂牌成立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是由国务院、北京市人民政府、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的国有控股集团公司,注册资本人民币500亿元,下辖职工9.6万人,包括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6名、“千人计划”6人以及一批专家学者、杰出技术技能人才。

新公司由国资委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排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之后,在副部级央企中排名第11位。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央企集团层面的重组改革过程中,中国航发集团成为新增央企的第一例。这符合“巩固加强一批”的改革方向,有助于建立和优化中国航空动力研制和生产的完整产业链,以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整体水平,自主创新解决中国航空动力。

航空发动机由于研制难度高、技术含量高、产业回报高等特点,被誉为现代工业“皇冠上的明珠”,迄今为止,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先进航空发动机的研制和生产技术。今年工信部启动了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行动,在“中国制造2025”中,航空装备被定位为十大重点领域之一,要求建立发动机自主发展工业体系。

西南财大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副教授张进撰文表示,中国航发不仅是为响应国家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而生,实际上它对航空工业乃至整个中国军事工业体制上的影响可能更为重大。关键在于,与近年来央企领域几乎所有重组不同,中国航发的成立是拆分而不是合并的结果。

张进表示,中国航发的成立使得发动机从中航工业拆分出来,首次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体系中飞机主机与发动机的纵向分离,更加合乎航空工业发展规律。而在中国军事工业体系数十年来少有变革的背景下,这一重组也具有体制上的突破性意义。

中国政策研究网总监王丹誉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中国航发的成立也是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构建新动能的重要一招。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去产能,实际上供给结构调整成功最终取决于新动能的形成。新动能的构建与去过剩产能并行不悖,也一直在进行之中。像航空发动机集团剥离出来的升格现象,不会仅此一家。

李锦也认为,在供给侧改革和钢铁煤炭等行业去产能的同时,新动能的形成对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航空发动机是新动能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航发为央企重组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形成新动能,增添了一抹亮色。

2016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中国航发的组建方案;3月,中组部和国资委先后宣布了主要领导以及董事、监事的任职决定;5月,集团完成工商注册;8月,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在北京挂牌成立。

军工重组推动因素在资本

作为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典型代表,军工领域专业化重组今年以来备受市场关注,国防工业将引领中国新一轮产业升级。近日发布的“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对军工相关行业进行了重点部署,力推军民融合向纵深发展。

李锦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航发的成立是军工央企进行专业化重组的生动案例。虽然和其他央企相比,中国航发体量小、员工少,但地位重要。规模小的央企同样可以做优做强。

今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联合印发《关于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加强产业领域统筹,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进一步打破行业封闭,立足国民经济基础,突出核心能力,放开一般能力,推进社会化大协作,推进军工企业专业化重组。

专业化重组是指以行业龙头企业为依托,通过股权合作、资产置换、 无偿划转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同质化业务整合和细分行业整合。加快从缺乏竞争优势的非主业领域及一般产业的低端环节退出,严控产能过剩行业投资。

国务院办公厅日于今年7月份印发的《关于推动中央企业结构调整与重组的指导意见》部署了央企重组的重点工作,其中“巩固加强一批”提到对国防军工等特殊产业中从事战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关系国家战略安全和涉及国家核心机密的核心军工能力领域,实行国有独资或绝对控股。

今年以来,军工央企重组动作频繁。今年2月,中国电子旗下的长城电脑和长城信息发布公告称,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及配套募集资金的一系列交易进行整合,实现中国电子优质军工资产证券化,交易价格合计为229.34亿元。

3月,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旗下四创电子发公告称,拟向华东所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博微长安100%股权,全面进入军用雷达领域,有助于充分发挥军民用雷达业务在产品研发、工艺技术、原材料采购和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协同效应,实现军民深度融合发展。

7月,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在国防科工局网站发文称,中船重工正加紧推进清洁能源、水中装备、军贸物流三大板块的专业化重组整合,集团积极推进专业化重组、分板块整合上市,构建主板、中小板、创业板、新三板及境外上市等多层次上市公司布局和境内、境外资金市场多形式融资体系。

根据中信建投证券报告的数据,2009年以来,在军工领域发生的225起并购重组中,涉及军工集团上市公司有83次,民参军公司有142次。2014年以来,民参军公司并购重组案例占比逐渐提升,显示出军民融合在不断加深。从交易标的行业分布看,信息化占比最高达53%,装备制造居次席占35%。

华泰证券研究员薛鹤翔在媒体上表示,推动军工企业的专业化重组,很大的推动因素就在于资本的力量。全球实力雄厚的军工巨头基本上都是上市公司,前100家军工企业当中有80%以上是上市公司,而在这方面中国军工企业还差得很远。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