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评论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上海健康产业如何进行版图重构

第一财经 2016-09-08 21:03:00

责编:黄宾

构筑以高端医疗、养老服务业为核心,以先进的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的研发、制造、交易为重点,以健康保险、医疗培训、创新研发、专业物流配送等相关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链体系。

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下称“纲要”)。会议强调,纲要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普及健康生活、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度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这是继“一带一路”、四个全面等治国执政理念之后的又一重大政策性主张。本文就“健康产业”这一新概念为主题进行探讨。

健康中国需要产业规划

健康中国和美丽中国一样,既是人民的期盼,也是发展的动力。其实,从新中国建立之始,各级政府就十分注重公共卫生事业的投入和医疗体系的建设。

以黄浦、虹口、徐汇等上海中心城区为例,之前除了服务对象特定的教会医院,就是收费昂贵的私人诊所,加上战乱和难民等因素,传播性疾病往往在城市极其容易流行;贫困百姓的一般疾病也容易拖延成为重症;在十里洋场,中医还常常受到歧视,并不容易获得执照。因此,史料记载的残酷事实是1949年上海人的平均寿命是30岁。如今上海的人均寿命已超过83岁。

以笔者的观察角度来看,上海中心城区的医疗体系相当健全。如笔者最近调研的虹口区,既有全国闻名的三甲医疗机构如第一人民医院、岳阳医院的总部及其在虹口的分院,也有上海建工医院、海军411医院等其他社会力量投入的机构,还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机制;分层医疗体系已经基本健全。也就是说在上海中心城区,“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基本上已经解决。

那么,如何向更高水平进军呢?除了医疗机构继续提升业务能力之外,按照纲要精神,最大的公约数就是做好区域“健康环境”规划了。

让笔者感佩的是:早在去年初,虹口就推出了《上海市虹口区区域卫生规划(2014年~2020年)》,这在上海中心城区是走在前列的。如果要继续延伸到2030年以保持和纲要同轨,虹口还有必要根据未来15年的产业趋势和人口态势,进行“健康环境”的功能性细化设计。

然而,社会各界为什么对上海医疗保障体系还有那么多的不满呢?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社会科学院院长王战教授曾这样和笔者议及健康经济——“简单而言,全国对于上海医疗、养老等健康服务业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但是我们一直将其视为公共服务保障来供给,但实际是既没有很好满足本地居民公共服务,也没有满足其他地区的市场需求,两头不讨好”。

如今“纲要”既出,对市场而言,显然是份需要增色添彩的新蓝图。

健康产业的内涵和分类

健康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活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均GDP迈向10000美元时代的产业新趋势。王战领衔的上海社科院课题组的最新界定是——健康产业是指在消费升级和信息技术条件下,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生产和提供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的各类社会经济形态的总和,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新兴形式。笔者认为,发展健康产业是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催化剂。

关于健康产业的内涵,上海社科院出版社推出的《健康经济与上海的转型发展》一书是这样表述的:

首先,它是多行业、多部门经济的集合范畴,涉及面极其丰富。它不仅包括医疗服务业、养老服务业、健身养生服务业,还包括医疗器械制造业、生物医药制造业、保健食品制造业。既有服务业也有制造业,产业融合特征显著,出现了很多跨行业的新业态、新模式。其中,我国传统的中医行业原材料供给,还涉及草药种植业和专业养殖业。

其次,健康产业具有产业带动性、波及性特征。它对其他产业有着积极的直接或间接的带动效应,其作用类似于房地产业对其他行业的业务增长波及。

第三,健康产业具有城市化的进步引领价值。一个城镇或者城区新建区域如果单纯比拼房地产开发,多数会陷入“鬼城”、“空城”的怪圈。只有医院和学校才能带来真正的城区活力和产业潜力,而相比于学校,医院具有经济能量更大的流动性和产业性。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具有城市化的强大动力,其培育的就业岗位也是城市劳动力市场的主力供应渠道。如美国城市集聚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康复咨询等健康产业的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已超过了15%。而我国同类指标还不到5%。

值得指出的是,王战教授还认为对上海而言,健康产业还具有创新驱动的战略意义。他判断战略功能转化的具体抓手领域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智能制造。上海制造业发展的重化工顶峰阶段已经过去。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突破什么?他认为最应该做的是智能制造,尤其是医疗器械的附加值有迅速生长的可能。而上海的成本结构、人口结构和制造业基础,决定了上海智能制造的发展有巨大空间。

二是绿色经济。上海有可能成为世界最大城市,城市管理中的低碳绿色是绕不过去的课题,上海可将这种城市运营管理的需求转化为产业创新发展的动力。其中,对医院邻近区域或医疗园区的绿色经济治理和需求有序管理就是典范。

三是平台经济。王战强调: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发展应用,改变了“四个中心”建设的微观基础,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对网络金融、(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在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建设中的地位与定位应有新的战略考虑;就健康产业目前的迅猛发展态势而言,已经出现了“云医院”、“掌上医院”、远程医疗系统等业态。

根据产业链的相关特征,健康产业的基本分类如下:一是以医疗服务业、养老服务业、保健服务业、健康保险业、药品医疗器械商贸服务业等为主体的健康服务业。二是以生物医药制造业、医疗器械制造业、保健食品制造业为主体的健康制造业。三是旅游业、住宿业、餐饮业、养殖业以及购物为主体的健康关联产业。

这三大门类都符合上海经济的发展空间,对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有权威机构测算:在健康领域每投入1元钱,经过社会体系的层层波动,会产生8元钱作用的收益,从而刺激健康产业整个产业链长远稳定的发展。

上海健康产业示范区的前景

上海社科院副院长、健康产业专家王振研究员认为:要把发展健康产业列为上海促进经济转型发展、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领域或重要抓手,甚至要像当初发展汽车业那样抓住健康产业的发展机遇。因此,有必要建设健康产业示范区。

根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的目标要求,到2017年底,上海仅生物医药产业就要实现经济总量3500亿元;而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医疗服务业、养老服务业等其他健康产业。可以说,目前上海的健康产业在全国已经先行一步,形成了规模和特色,其中上海国际医学园区就是一个比较成功的案例。该园区始建于2003年,位于上海浦东新区周康地区(即周浦、康桥两镇),距离市中心人民广场20公里、距离浦东国际机场18公里、距离洋山深水港45公里。因交通便捷、人才集聚、导向明确,已经成为全国医疗器械产业集聚度和成熟度最高的区域之一,同时还形成了国际康复区等六个主要功能区。

上海社科院课题组认为浦东周康地区是上海发展健康产业的首选区域。首先,周康地区具备良好的区位优势。健康经济的发展,既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适度的人口密度,同时还需要有宜居宜养的生活环境,因此在其空间布局上,既要与喧嚣的城市中心有一定的距离,也要有完备的生活配套条件。周康地区正好具备上述发展条件。第二,周康地区拥有良好的健康产业开发基础。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国际医学园区是全国建园最早、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医学园区。周浦和康桥镇依托张江高新区优势,也已成为重要的医药产业集聚基地。第三,周康地区拥有较强的政策优势。周康地区是上海唯一的医疗特区,包括综合配套改革的政策、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承接上海自贸区建设的政策外溢优势,以及医学园区作为上海的医疗特区具有开展高端医疗服务发展的特殊政策优势。

早在2013年10月,国务院就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体现了对健康产业发展的导向与支持。上海和浦东新区应积极支持周康地区利用健康产业发展基础与上海特有优势,在现有上海国际医学园区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园区空间和产业功能,向国务院申建“上海健康产业示范区”,以占领品牌高地和强化集聚效应。而上海社科院课题组的专家们建议该示范区的总体功能应定位为:在促进健康服务业的改革开放上进行示范,在健康服务业和健康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上进行示范,在培育和壮大健康能级的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上(“四新”经济)进行示范,在带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促进强镇建设上进行示范,为全国各地提供积极的创新实践,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开放经验。

其中,关于健康产业的产业链融合互动的示范尤为重要。具体思路就是要——打破园区医疗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分割的现状,建立开放式的关联性产业体系。即构筑以高端医疗、养老服务业为核心,以先进的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保健食品的研发、制造、交易为重点,以健康保险、医疗培训、创新研发、专业物流配送等相关服务业为配套的产业链体系;促进健康产业业态的纵向一体化发展,开放行业边界,实行开放式管理;利用互联网技术,促进健康产业业态的横向一体化发展,特别要打造医院体检及医疗联盟业态发展,在示范区内建设这一联盟的管理总部。而这一步成功了,上海就完全可以在该区域顺势打造国际化、世界级的健康产业集聚区:所谓国际化,就是要在立足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突出立足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大力引进跨国企业和海外人才,提升园区相关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而所谓世界级,就是积极引进和集聚国内外健康产品服务和制造大企业的总部,打造成为规模庞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健康产业集聚区。

(作者系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上海社科院《上海民生发展报告》主编)

举报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