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刘雨霖想拍出一部伊朗电影《一次别离》那样撼动人心,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
刘震云最近有点儿忙。老搭档冯小刚改编的《我不是潘金莲》月末上映前,茅盾文学奖作品《一句顶一万句》同名电影提前两个月全国超前点映。历来把作品交给冯小刚的刘震云,把扛鼎之作改编权给了一位年仅29岁的年轻女导演,还跟着制作方一路从北京、上海吆喝到南京、郑州,足见这位导演身份不一般——她是刘震云的女儿刘雨霖。
看得出刘震云心情不错,对票房也相当期待,他在媒体发布会上还特地引用王健林的“名言“:“我就定一个小目标,超过20亿就可以了。”
在外人看来,刘震云女儿这个标签可能是刘雨霖在电影圈闯荡的重要砝码,她自己却因这样一个作家父亲而倍感压力:“别看他现在笑盈盈特别和善,其实无论生活还是工作都是话特别少的人,发起脾气很可怕。跟‘刘老师‘合作,忍和不忍真是个问题。”
“忍和不忍”,可以直接拿来归纳《一句顶一万句》的故事梗概:男主角牛爱国遭遇妻子庞丽娜的背叛,他一直在忍和不忍之间徘徊,几番提起仇恨的刀子,又几次心软决定原谅。因为包含“出轨”情结,暗合时下新闻热点,影片宣传时定位为“一顶绿帽子下的史诗”。刘雨霖本人并想以此为卖点。选择父亲的代表作,是想拍出类似伊朗电影《一次别离》那样撼动人心,描写日常生活的作品:“两个普通人,为了寻找说一句话的人,历经千难万险和千山万水。其惊心动魄的程度,不亚于战争,只是藏在他们内心深处,又无处诉说。现在我用电影的方式替他们说出来。”
影片中,刘震云被制作方要求客串小角色——女主角牛爱香(刘蓓饰)的相亲对象,一个卖手机的哲学家。这段小插曲引得一番怀旧。原来,早年拍《甲方乙方》,刘震云就曾出演一个被阿依吐拉公主迷倒的情痴,这位公主就是刘蓓假扮的。刘震云回忆道:“这场戏拍了一个礼拜,拍到第三天我就不去了,剧组特别紧张。葛优说,你是不是大牌我不知道,你演技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但是你确实有大牌的架子,我等了你三个小时。”20年后,刘震云和刘蓓又在电影里谈起了恋爱,就拍了一个上午,八条过,刘震云表示:“主要是导演不一样。”
大多数人看到了“艺二代”的光环,却忽略了刘雨霖在电影路上的努力。她的履历同样不简单: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学院研究生院,参与电影《一九四二》拍摄,首次执导的短片《门神》获奥斯卡(学生单元)叙事片奖。《一句顶一万句》近日入围釜山电影节唯一竞赛单元,角逐“新浪潮”最高奖项。
刘雨霖在拍摄现场
电影海报远看是一个“囍”字,近看是一个迷宫,两个走进了婚姻迷宫的人,迷失了自己走不出来。电影定档光棍节,目标观众却是每一个内心孤独的人,就像影片中每个角色反复说道的那句:“世上的人遍地都是,说得着的人千里难寻。”
《一句顶一万句》原著30万字,一百多号人物。刘震云透露,曾有七八位国内一线导演找过他,想把小说改成电影,“导演都问我该怎么办?后来雨霖导演给我打越洋电话说,用两个小时体现2个人物,剩下的人物还能再拍10多部,我觉得这很好。”面对这样一部巨作,刘雨霖则显得很谦逊:“我爱这部小说,但我没有那个体量把《出延津记》和《回延津记》放到一部电影里,只能踏踏实实拍小说里先冲我招手的那些人。他们是朋友,我只不过是一个传递者罢了。”
虽然没有父亲那样在河南乡村的生活经历,但《一句顶一万句》看起来并不是出自年轻女孩之手,更像来自历经沧桑的中年人。“看不到导演的电影就是好的电影。”刘雨霖更愿意把自己隐藏在镜头背后,去表现人们心底里的苦涩,围城中相互依存又相互疏离的情感,被背叛的愤怒和不解,背叛者的忏悔和自责。那些出自《一句顶一万句》的金句:“世上别的东西都能挑,就是日子没法挑”,“日子是向前过,而不往后过”在影片中是角色的真情流露,是他们历经人世变幻最终明白的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