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人文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阿崎路迷:建造自己的理想花园

第一财经 2016-09-20 09:28:00

责编:李刚

作为摄影师,阿琦路迷的作品常常带有绘画的质感、甚至技术,这一点在他看来也自然而然。他说,这让摄影更自由

花园(金色),222X150CM,2010

作品图片来自艺术家官网

阿崎路迷 摄影/王晓东

日本摄影师阿琦路迷(Aki Lumi)的作品非常神秘难懂。

一人多高的巨大尺幅,画面里仿佛是个植物枝繁叶茂的花园,隐隐可见许多熟悉的建筑细部,还有流水与蝴蝶——但是除了那暧昧微妙的色彩处理之外,总会觉得哪里不对,直觉告诉你这并不是某处真实存在的景观。

“因为太密了。”他在第三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上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这样说道,“没有哪一座庭院或者花园会充满了这么多经典的的部分。”

他曾经花很长的时间去拍摄世界各地的教堂和人造庭院,在几千万张素材之中挑选出精彩合适的,拼贴成为一整张作品。这个过程少则五六周,多则两三个月。于是由摄影师细密造就而成的纸上花园,拥有了所有真实物体的华彩部分:这一个枝头、那一簇草丛、恰到好处的蕨类植物卷曲嫩叶、爬满藤蔓的两根铁栏杆、跌落完美水花的三级喷泉。

但是,反而因为这种过度的完美与集中,让整个画面没有喘息的空间。

“我拍了很多基督教教堂,还有印度教建筑——发现其实它们都是基于同样的思维方式设计建造的。”阿琦对记者说,“比如里面常常用到螺旋花纹,这种形状其实代表了人类对时间的认知,他们认为时间是无限延伸的。”

他用摄影作品在平面上设计庭院的理想空间结构,然后附着以树木、流水,最终得到属于自己的理想花园。可是这一切的动机其实却来源于他长久以来对于人类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日常看到的建筑物都是设计师首先用尺子、圆规画出来的,于是我开始思考人类对这个世界还做了哪些改造——庭院是个很好的例子,它既不是完全的自然,也不是完全的人造物。”他说。“全世界的花园都有水、植物,各种小动物,而且必然会有类似的装饰,还有蝴蝶。”

他提到古代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传说中那是人类永久安息的理想之地,而四周被熊熊火焰包围。这个意象如此令人着迷,以至于他专门为此而创作了一幅全部粉色和橙红色调的拼贴花园作品。“我想把全世界共通的庭院相貌做了出来,希望可以引发大家想象自己的花园。”他说。

花园NO.20,2014

花园NO.4,2009

建筑自然NO.2,2016

建筑自然NO.4,2016

阿琦路迷195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1993在法国巴黎建立自己的工作室,目前与妻子一起住在巴黎。他的“花园”系列属于比较近期的创作,繁盛植物的拼贴摄影与之前他更为人所知的“痕迹”系列形成鲜明对比。

“建筑自然”与“痕迹”系列中,摄影师同时使用了他擅长的影像拼贴以及图纸绘画。画面中充满了各种各样交杂的线条,都是他用尺子与圆规等辅助工具描绘出来。

“这些线条都是类似图纸。这些图片在汽车、手表、地形图之类的领域都可以找到相似的形状。人类为什么会用这样的形状来造物?人类做的机械都有规则,”他说,“我认为人类所做的东西其实是局限在非常小的领域规则之中。”

要制作这样一幅作品,摄影师首先要在银盐相纸上先冲洗出部分树干、植物的影像,然后在上面描画线条。线条组成了各种各样的不规则几何形体,它们互相交织又伸展开去,仿佛在杂乱无章的背后总有着某种物理学或者机械构造的逻辑。于是第一层的自然景象与第二层的人造物图纸贴合在一起,构成有趣的张力画面。

“电路图与树木的叠加表现出自然与人类的对抗,在对抗之中存在某种沟通的方式。”他解释说,“人类其实是通过数字,某种计算方式进行信息整理,进而认识整个世界。我想表达人们认识世界的方式。绘画这个作品的过程中,人类与自然的连接就慢慢形成了。”

虽然艺术家并不承认这些后期的描画有具体的指征来源,但观众可以轻易辨别出这里是一组建筑群的天际线轮廓,那里则是一只飞机机翼。“我比较希望通过这个让观众自己去想象,任何都可以。其实,大家看待整个世界都有些共同之处,这也是我感兴趣的。”

“花园”乍看起来非常美丽,也充满感性;“建筑自然”则充满冷静的理性色彩,阿琦路迷并不认为这两者有什么不同,因为“共同点都是人类创造的世界,反映了我们如何认识这个世界,因此有着同样的根基。”

“对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我从创作生涯的开端就在探索这个问题,也是因为这样才不断地做作品。”他说,“我每天对它的认识都有变化,但无法用语言,只能通过作品来表达。在我身上其实是一直都有不同的东西流露出来。艺术家就是一直问问题的那种人,如果知道了答案反而什么都创作不出来。”

作为摄影师,阿琦路迷的作品常常带有绘画的质感、甚至技术,这一点在他看来也自然而然。“如果回顾摄影最初发明的时候就是由绘画的延伸,从技术上来看是不同,但本质是一样的。很多人会说摄影是拍摄真相,但现在有PS技术,事实与摄影的关系并不完全是必然的了。所以从艺术角度来看两者没有区别。”他说。

“摄影现在已经渐渐不再有以往的那种记录性了,比如你看到杂志上印的那些漂亮的风景照,这是假的吧,大家会这样说。”他说,“与绘画夹杂的摄影变得更复杂,同时也变得更加自由。”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