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8日,OPEC成员国石油部长在阿尔及利亚首都Aligers召开一次特殊的非正式会议。会议的结果令人惊讶——OPEC八年来首度达成限产协议,产出目标3250万~3300万桶/日,美油暴涨5.3%。
不得不问,这是否真的意味着原油又要涨破天际了?向来以内部博弈著称的OPEC国家,这次真的会履行承诺吗?
第一财经记者第一时间采访几位原油期货分析师发现,各界普遍认为,如果严格执行OPEC的产量配额,那么2017年上半年油价可能会上升,例如,高盛认为配额可能使油价每桶上升7~10美元。不过,主流观点仍认为,限额限产协议可能仍将最终“有名无实”。
限产仍可能“有名无实”
东证期货原油分析师金晓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即便是按照3300万桶/天的产量上限来算,那么OPEC需要在现有产量基础上削减150万桶/天。通过排除法,并且考虑到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的复产,最后结论是沙特和伊拉克两国至少需要削减200万桶/天的产量才能实现产量上限。
“而我们认为这一条件难以实现,无论是对于沙特还是伊拉克。此外,从OPEC过往历史来看,OPEC在绝大多数时候实际产量均超过产量上限,最高甚至高出400万桶/天。”
就油价的未来走势而言,各大机构认为,市场对于OPEC恢复产量上限政策的信心可能会驱动WTI油价短期向上突破50美元,但是进一步被提振的空间较为有限。
“我们预 计WTI油价反弹上限在55美元附近。然而,OPEC产量上限看似在约束产量,但是实际上却起不到这个作用。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在现在,这都没有改变。这一次,沙特和伊拉克不可能分担200万桶/天的产量削减量,而利比亚和尼日利亚的复产最终导致OPEC产量还是有增无减。”金晓称,对四季度油价走势仍然维持弱势震荡的观点,由于 OPEC政策的意外变化,将WTI震荡区间的上限上调至55美元,调整后的WTI运行区间为35~55美元之间。
在高盛看来, 2017年OPEC配额可能使油价每桶上升7~10美元,前提是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严格执行OPEC的产量配额。2017年日产量可能比高盛预测的水平低48万~98万桶。不过,按照产量比配额高出4.8%的历史平均水平计算,日产量目标将为3370万桶,高于当前的产量水平。
因此,高盛认为,要遵守规定,就需要需求下降,但如今的情况并非如此。鉴于提案存在不确定性、配额可能超标、中断生产可能超出预期,以及对非OPEC供应的保守预测,高盛重申了今年年底每桶43美元、2017年每桶53美元的油价预测。
沙特、伊拉克成“阻力军”
如此看来,即使限产的结果看上去美好,但实际上难以履行。同时也不难看出,这次的矛盾已不在于沙特和伊朗这两个“死对头”之间了,关键在于伊拉克和沙特。
嘉盛集团分析师Fawad Razaqzada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前伊朗希望重回制裁前的产油水平,并争取更多市场份额,但与今年早前不同,现在伊朗已十分接近400万桶/天的目标。金晓也告诉记者,此次限产后,伊朗其实不用减产,反而可以再增加一些。可见,年初冻产的主要“阻力军”——伊朗,已经不对限产协议构成威胁。
但问题在于,当前限产协议下,这200万桶/天的削减任务要沙特和伊拉克两国承担,该两国是过去OPEC产量增长的引擎。“沙特8月原油产量是1063万桶/天,如果削减50万桶/天的产量,沙特勉强还是能够接受的,如果与伊拉克分担200万桶/天的任务削减量,这几乎是一件不太可能实现的事情。”金晓称,这一次OPEC之所以能够达成一致,也是沙特主动让步的结果。
然而,沙特主动让步的背后是国内财政压力不堪重负。财政收入由于油价下跌而锐减,但是政府开支却降不下来。巨额的财政缺口导致沙特外汇储备快速流失,其固定汇率制度也正遭受市场的挑战。
在此情形下,沙特不会承担如此高的产量削减任务。Fawad Razaqzada认为,最终OPEC的产量上限还是有名无实。由于利比亚和尼日利亚两国均处于产出正常化进程中,OPEC 整体产量仍将有增无减。其实,OPEC在过去绝大多数时候实际产量均超过产量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