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人物】回国十年的饶毅:把科学推向社会

第一财经APP 2016-10-13 21:44:00

责编:胡军华

“有些人不能理解我的这些选择,认为放弃行政很可惜,但我不这么认为。如果别人只看到你的官衔,就说明你本人没有其他东西值得别人去尊重,我觉得一定是叫我的名字才是对我真正的尊重。”饶毅说。

“你眼中的饶毅教授是什么样子的?”

这是一条在《知乎》上被回答了29次,受到796次关注的问题,其中,被点赞最多(560次)的一个答案这样写道:“饶教授可谓孟德尔脑残粉……我该感谢他把枯燥无聊的政治课强行改成生物学历史课……他的研究也很有意思……不过另一方面,我觉得他的说话方式常常太冲了,大众可能根本听不进去他的那些刺耳的言论,公关也是一门学问,饶教授显然不善于此。”

近日,在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所的13位课题组负责人实名公开表示无法重复河北科技大学学者韩春雨的NgAgo基因编辑新技术的实验一事,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对此,早在9月就和邵峰用电子邮件、挂号信等多种方式致信过河北科技大学校长表达关于此事处理建议的饶毅,再次耿直地公开了信件原文和河北科技大学校方的回应。

他在挂号信中建议道:“在进一步实验验证其正确与否之前,各方(包括河北科大)宜谨慎对待韩春雨及其研究成果,不宜给予过高或不必要的支持。河北科大如果真的在近日开学典礼横幅那样热捧韩春雨、继续争取2亿以上经费,恐怕欠合适,建议考虑暂缓,待验证结束后确定。”

2007年,在海外待了22年的饶毅下定决心回国,在他看来回国的最大目的总结起来无非是为了中国的“教育”和“科学”四个字。如今,接近十年的时光过去,他构想中对于教育的推动也由当时的“行政推动”变为一种“社会行为”的推动,甚至无意间成为了中国最炙手可热的“科学IP”,成为了很多投资者最想见的人。

饶毅作为教师代表讲话

一位透明的学者

以上这条获赞最多的留言来自一位在北大就读博士的学生,在他读书的那一年,原本的政治课由饶毅主持,可他整整一学期未讲任何政治理论,取而代之的是传授了这近一百年来生物学最重要的发现,饶毅的理由是:“因为理科学生最重要的是做好科学,不是其他。”

这位学生的这条洋洋洒洒几百字的评价得到了大多数北大学生的赞同,事实上,哪怕是在《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饶毅的短短三个小时时间里,这些特征也显露无遗,正如很多接触过饶毅的人所评论的,他是一位透明的、可以预计的学者。

饶毅的办公室在北京大学王克桢楼三楼的拐角间,办公室的外面是一走廊,那儿有好几个书架,他挑选了来给学生读的,再往里,就是饶毅平时办公的地儿:沙发前的茶几上杂乱地堆满了外文期刊,他说自己不开心的时候就会读这些期刊“解闷”,还有他自己编写的讲课教材;柜子里放置着这些年出版他各类论文的期刊、一些早年时期他自己做科研的数据和稿件,还有一堆堆珍藏的读物,绝大部分是英文;在他书桌后的墙上挂着一幅别人送他的埃舍尔的画,埃舍尔是他所欣赏的一位著名的荷兰思维版画大师,饶毅特别强调,这幅画是赝品。

不过饶毅办公不完全是在这间办公室里,如今还有一些时间他需要花在微信上,他上下班坐公交车时就用微信。对很多饶毅的粉丝而言,他还有一个身份:微信公号“知识分子”的三位创始人及主编之一:他需要每天抽出时间来筛选选题,他自己微信朋友圈也有科学趣闻、文化讨论,对了,还有对川普的讽刺挖苦。

“你们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也许是错误的,真正的科学家应该是我这个样子的。”饶毅毫不避讳地回应了大多数人不理解他做公号的质疑,毕竟,过去在大众眼里他是一位研究着相当顶尖科学的学者,“实验科学的教授在科研方面主要是去阅读文献,思考、设计实验、分析结果、撰写论文。对生命科学来说,这些所花的时间远远少于做实验的时间。而实验都是学生去做的,你不可能每个小时都去问一次学生实验结果怎么样,所以对大多数科学家而言,每天大概有一半的时间在做科研,一半的时间可以去做讲座、上课、写文章自由支配,我觉得你反而要去问问那些号称每天做实验科学的老师,他们每天在做什么,我很好奇。”

饶毅就是这样,他会很直白地告诉别人自己对待一个人、一件事物的喜欢或者不喜欢,毫不遮遮掩掩,“科学讨论没有客气不客气,错了就是错了,不同意就是不同意。”用他实验室“徒弟”的话语来表述就是,“饶教授在批评学生和接受学生批评时态度一样,我们是探求、讨论、争议科学真理,不是进行心理按摩。”

2007年,在海外教学已有十年的饶毅回国出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引起很大反响。一方面是作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位在国际一流大学成为讲席教授全时回国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早在2004年,他就与鲁白、邹承鲁合作在《自然》杂志增刊上撰文,批评中国的科研体制问题,并建议科技部只管政策,不管经费。所以对于外界而言,他们是带着考量的眼光来看待饶毅的回归的:这个批判中国教育制度的人,究竟能试水改革成功吗?

九年后,饶毅受邀参加央视的一档电视公开课《开讲啦》,其中他如此公开评价自己在任北大生科院院长时的成绩:他没有用成功、好坏与否来对这次改革进行定义,只是说他认为自己想要进行的改革在北大已经完成了,包括对教学体制、个体化教学等多个方面的改革。

“当时为什么接任,是因为我知道改革工作背后一定要用行政的力量,五年后我觉得自己完成了改革,我改革了别人,但同时也要改革自己,所以我从院长这个位子退了下来。”饶毅说。

公号“知识分子”的共同创立人饶毅、谢宇、鲁白三人

从行政力量到社会力量

但让我们最感兴趣的,却不是饶毅主导的这场行政改革对于大学体制的影响大小,而是此后饶毅对于教育推动方式的转变,他想跳出体制,通过社会的力量来推动科学教育在国内的普及。

不过如果因为这些转变就想简单地给饶毅贴上“自媒体人”的标签,恐怕是不合适的。他不太懂得运营,甚至面对纷至沓来的投资者时也常常是“一脸懵逼”,他坦言,在最开始做这些微信公号时,他完全没有想到事情的复杂性。从象牙塔走进社会,饶毅不是没有走过弯路。

“其实在开始做微信公众号时,我完全不懂。”面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因为当时我的博客也是科学网帮我打理,所以我简单地认为就是把我的博客搬到了微信上,我不知道微信还有其他事情。”经历了一些曲折,促成了后来饶毅、鲁白、谢宇创立“知识分子”。

我们在查看“知识分子”的股权信息时不难发现,其注册主体为“北京自在分享贸易有限公司”,也有徐小平的真格基金成为天使投资人,纪中展为CEO。

“这个公司(指知识分子)的投资可能还算是我亲自去找的,当时我去找了徐小平,徐小平再去找的纪中展,他来负责“知识分子”的运营,我们几个科学家主要负责内容。”饶毅说。

这位科学家“主编”每天拿出或多或少的时间来参与这个已有了40多万粉丝的微信公号,慢慢地,他发现其实这与过去自己写博客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过去在博客上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是在“知识分子”上不再是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了,“我是主编之一,可是我也会被毙稿,有时候他们认为一些文章不适合发,他们就会投票把我投掉。”

仍用 “科学家”定义自己

饶毅的主业是科学研究,他在北大的实验室研究果蝇、老鼠、猴和人。他带领的研究生日以继夜地用新的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生物物理、生物化学、遗传学、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基因与行为和认知的关系。他自己常规阅读大量英文专业文献,而其中可以科普的交给“知识分子”,介绍国际科学前沿。所以他的科学文献阅读与“知识分子”的科普内容有重叠部分。

“知识分子”公号成立一年多至今,已经陆陆续续地完成了几轮融资,这在“投融资遇冷”的大环境里算是特例了。

“他是一个谨守本分的人,‘知识分子’从来没有一篇人情稿,我们也不会用内容去做广告,目前所有的收入来源也都是来自于内容授权。”纪中展说,在目前“知识分子”每年可以获得百万级别的内容授权收入,不过他们的开销也很大,因为要保持有品质的原创,需要有大量的作者队伍。

对于饶毅来说,商业化不是不可接受的问题, “其实我并不认为商业化有什么不好的,最重要你要做合适的东西。”饶毅透露,团队提出来的建议,他积极配合。

在9月20日,“知识分子”创立一周年时他们推出了一款新的付费音频内容产品——科学队长,由科学家来给孩子们讲述生活中、动画中的科学道理,上线十多天,它为“知识分子”带来了还不错的收入。

“科学队长其实不是我的想法,甚至一开始我连‘队长’是什么意思我都不知道,以为孩子家长也不一定感兴趣。但是我愿意配合。”饶毅坦言,直到科学队长推出去,他认识的家长都还很支持这个新的项目,他才发现,原来挺不错。

而为了配合推广科学队长,在本报记者采访的那天晚上饶毅甚至要尝试在285个群和“斗鱼”上的直播,这对他而言,也是第一次。

尽管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并不能算作一个非常成熟的“直播”——他让实验室的助手为他准备了一个专门的演讲PPT,但他不知道PPT并不能在微信群里同时展现,对着PPT的授课也并不适合直播这种“非主流”形式;在直播开始,他开玩笑道:一会请给他准备一个“托儿”,因为他有一个关于英语学习的经验想要分享;他的主持人小助手让他和全世界的网友打个招呼,可他却严谨地指出,“你确定是全世界吗?”

不过你却不得不承认,尽管有诸多准备不充分的地方,但他依然有能力把一张张常人难看懂的PPT深入浅出地讲得连台下的小学生都入了迷。

“尽管身份很多,我想我还是希望用一个科学家来定义我自己。”饶毅坦言,对于“知识分子”和科学队长他也认为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在这位理想主义者眼里,中国十几亿人,有一亿人感兴趣才是正常,只算大学毕业生也不止“知识分子”目前40多万粉丝量这么多,至少他们应该都会感兴趣。

“如何让中国人不是为了考试而对科学感兴趣,对我们来说是下一阶段的挑战,照理说,哪怕只是大学生看看,一篇文章也不止几万的点击量。”他说,“在中国文化里对智力的追求比较多,对真理对好奇心追求的不太多,我希望这些产品可以让科学走出考卷。”

如果说,每个人都有一个“小目标”,饶毅的小目标则是寄托在受众对于科普知识的认知度提升上。他发现,在国内的机场很少可以看到科普书籍,但在国外不一样,他们甚至有专业的科普作家,比如斯蒂芬霍金、费曼……这些科普知识几乎每过一段时间都有更新,但中国没有,饶毅说,现在他想缩短这个差距。

正如今年初他做客央视的一档公开课节目《开讲啦》,在节目中他如此回应别人对他主动请辞北大生科院院长的决定,“有些人不能理解我的这些选择,认为放弃行政很可惜,但我不这么认为。作为一个科学家,真要追求的是不朽。所以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有意义,我觉得有意义是我退休的时候北大认为我有很重要的贡献,我去世了以后还有人觉得或者我的科研、我的教学、我的改革或者我的微信公号有良好的影响,这些才重要。”饶毅说,他特别反感别人一提到自己首先就说起官衔,“如果别人只看到你的官衔,就说明你本人没有其他东西值得别人去尊重,我觉得一定是叫我的名字才是对我真正的尊重。”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