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SH:601939;HK:0939)公布的三季度业绩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建设银行资产总额突破20万亿,达205,006.8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1,511.94亿元,增长11.72%。实现净利润1,946.70亿元,其中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1,938.35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35%和1.19%;年化平均资产回报率、年化平均股东权益回报率分别为1.34%和17.16%。
三季报显示,截至2016年9月30日,建设银行客户贷款和垫款总额115,153.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0,302.57 亿元,增长9.83%。客户存款152,771.78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6,086.45亿元,增长11.77%。
在存贷款业务稳定增长的同时,建设银行中间业务增长稳健,至9月底,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923.1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09%。代理保险、理财产品、托管业务等均实现较快增长,信用卡、电子银行等产品表现良好。
在资产质量方面,建设银行提升不良贷款处置效率,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不良贷款率9月末已经呈现触底迹象。不良贷款余额1,797.27亿元,不良贷款率1.56%,较上年末下降0.02个百分点。
在今年8月建设银行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建行首席风险官曾俭华已经对不良资产做出了较为乐观的判断:“未来几年,不良资产仍会高位运行,但最差情况在去年年底结束了,建行新暴露的不良情况已经见底。建行今年的资产质量要好于去年。”
但是,令人担忧的是,建设银行三季度拨备覆盖率为148.78%,较上年末下降2.21个百分点,已经下降至监管层设定的150%红线之下,成为继工商银行之后第二家拨备覆盖率低于监管红线的上市银行。就在早前,据媒体报道,工商银行由于拨备覆盖率低于150%,在央行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考核该指标中被扣分,该行上半年拨备覆盖率将至143.02%。
在资本充足率方面,建设银行各项指标均满足监管要求。三季报显示,2016年9月30日,建设银行资本充足率15.36%,一级资本充足率13.54%,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3.37%。
建设银行表示,下一步将继续衔接国家“十三五”规划,将战略转型向纵深推进,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打造新的竞争优势,加快建设最具价值创造力的国际一流银行集团。
截至2024年末,不良资产经营板块总资产9152.23亿元,收入总额403.73亿元,在集团总资产、收入总额中的占比分别为55.8%、55.3%。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纾困盘活基金的成立释放出明确的“救房企”信号。
基本面+资金面,如何主导未来趋势?
开户缴存等福利最高超千元。
AMC赚取通道费,处置机构赚取超额收益,通常在年化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