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杆是2016年我国经济工作的五大任务之一。所谓去杠杆,就是要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
关键问题是,应该如何去杠杆?
在微观层面,国务院强调要积极发展直接融资。在宏观层面,则强调要推进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高资产的质量与规模。
基于笔者今年9月正式发表的一篇英文学术期刊论文,本文想强调加强私有产权保护有助于去杠杆。
私有产权保护与企业的负债率之间,在理论上存在着紧密联系。
首先,加强私有产权保护对企业而言无疑是一个增长机会,原因至少有两个:(1)加强私有产权保护会降低企业的资产的风险,这无异于提高了企业的资产的价值;(2)加强私有产权保护会增加企业的投资机会,比如说加强私有产权保护会使得企业更有信心做长期投资。
第二,根据现代金融理论,企业的增长机会对其负债率有重要影响,尽管这种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一方面,资本结构的权衡理论和资本结构的代理理论都指出,提高企业的增长机会将会降低企业的负债率。但在另一方面,资本结构的啄食秩序理论则指出,提高企业的增长机会将会增加企业的负债率。
综上所述,私有产权保护对企业的负债率有重要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在理论上是不确定的。所以,要确定私有产权保护对企业的负债率的影响究竟是正的还是负的,我们必须做严格的实证数据分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第一次把保护私有产权写进了宪法,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上文提及的那篇英文学术期刊论文里,笔者利用中华人民共和国2004年宪法修正案构建了一个准自然实验,研究了私有产权保护对企业杠杆率的因果影响。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加强私有产权保护有助于去杠杆。
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下称《意见》)。《意见》指出,加强产权保护,根本之策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见》提出要坚持平等保护、全面保护以及依法保护。根据前述讨论分析,《意见》也将会有助于去杠杆。
最后,鉴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利的内、外部环境,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应该多管齐下、多措并举地去杠杆,以防范可能发生的金融风险。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公共财政研究院副教授)
因供需错配影响,光伏企业近段时间普遍处在亏损阶段,财务表现呈现出现金流萎缩与负债率走高特征
2024年末,中国政府债务余额合计约82.11万亿元,控制在限额之内,风险可控
继续引导金融机构保持信贷平稳增长、均衡投放,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止资金空转,推动上海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更好发挥“挑大梁”作用。
中国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应通过总量发力、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强协调以及推动改革开放来实现更好的协调发力。
未来应避免陷入泛安全化陷阱,统筹发展和安全,重申发展的重要性,并通过更具扩张性的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来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同时稳定一线城市核心地区的房价和保护具有系统重要性的市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