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产经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跨界互联多次开发 互联网消费下半场来临

第一财经 2016-11-06 21:37:00

作者:何天骄 ▪ 傅勉    责编:宁佳彦

打破孤岛效应,互联、共享,中国互联网消费的下半场正在来临。

中国网民人数已经连续第七年世界第一。截至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1.7%,超过全球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互联网在中国最近20年的发展,电商、社交、视音频、在线旅游等一大批细分消费市场蓬勃兴起,创造了令世界目瞪口呆的新消费商业模式。

海量的资金投入,海量的用户和消费数据积累,中国互联网的几乎每个细分消费领域都成长出了重量级甚至世界级的大公司;不能否认的是,每个细分的消费领域也多多少少摸到了成长的“天花板”,各个细分领域类似一个一个的“孤岛”。

打破孤岛效应,互联、共享,中国互联网消费的下半场正在来临。

跨界互联消费价值多次开发

2015年11月,阿里巴巴拿出56亿美元现金(约合356亿元人民币)收购国内视频领域领头羊合一集团(原名优酷土豆)。

主打视频的合一在阿里控股后,两者之间会发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电商与视频如何相互借力,如何打出一片新天地?一年之后,答案日渐清晰。

合一集团(优酷土豆)总裁兼阿里音乐CEO杨伟东对笔者表示:“我们一档热门综艺《火星情报局》已经开始筹备网剧了,我们也会和阿里影业去拍《火星情报局》的电影,跟阿里音乐去创作《火星情报局》的音乐,一个内容源,能够多次消费和多层开发,甚至包括衍生品与天猫和淘宝平台合作。”

可见,视频网站不再是简单的内容播放渠道,已经开始与众多行业实现跨界互联,那么主要有哪些形式呢?

首先,与内容制作公司互联。凭借互联网巨头雄厚的资金,视频网站开始涉足内容领域,今年3月,优酷宣布将投入100亿资源打造优质付费内容,推出超过50部会员定制剧目,电影片单将覆盖95%的院线大片。而就在本月,优酷又宣布了大量剧集与综艺内容制作计划,这么庞大的内容,视频网站起家的优酷显然不可能一家胜任,大量影视制作公司的合作推动了视频网站自制内容的丰富。

而视频网站自制内容的大扩张,相应会拉动网络文学的创作,改编网络文学是自制节目的一条捷径。读者是网络文学作品的直接受众,可以通过评论的方式与作者交流,还可以通过打赏表达对作品的喜爱,这会反作用于作者,在写作时将读者评论特别是打赏多的粉丝的评论意见考虑在内,让作品更能符合读者的口味,极大地增强了粉丝的黏性。

除了影视制作公司,由于背靠阿里集团,阿里影业、阿里体育、阿里音乐等业务也将与优酷平台打通。阿里影业多部大电影都将在优酷会员频道上线,双方还将联手开发新IP;阿里体育与优酷会员的合作则将辐射NFL、世界杯等赛事,包括比赛内容的引入和俱乐部TV的入驻,并将联合提供欧洲杯和奥运会票务、体育主题旅游和体育衍生品服务,未来一起联合进行体育IP开发。阿里音乐也将与优酷共同开发演唱会直播等内容。

其次,衍生产业互联。文化影视的衍生产业很多,包括电商、游戏、主题乐园等。优酷目前在开拓边看边买模式,例如《穿越吧厨房》这样的节目就是和天猫合作,在优酷平台上播放该综艺的时候,会有相关商品植入进行售卖。

互联网消费的“蓝海”远未打开

互联网在中国过去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个令人瞩目的细分领域:电商、金融、社交、休闲、娱乐、内容、分享等消费领域。

每个细分领域的顶尖公司积累了大量的消费数据。

以往的互联网公司对于平台数据的运用基本上局限在各自的圈子里,虽然部分公司在业务层面进行了一些跨界合作,系统性地研究数据共享,并在全网范围内尝试将数据研究规模化聚合,这样的案例并不多。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有关人士称,如果互联网消费数据的“聚变”以数据连通的方式产出,那么很可能产生更大的商业价值。例如,优酷、微博与淘宝的数据打通,根据用户在线观看记录和搜索内容,可以精准识别消费者需求,并推送商品。再如社交、电商、金融、娱乐等行业都能够将各自数据的价值进行连接,那么从澳洲麦片、YSL口红到电影、汽车乃至于房屋消费等都会创造更大的商业价值。所谓数据连接共赢,就是借助数据价值共享,提升商业世界的运行效率,让用户需求能够更加精准地匹配,产业形态进一步规模化,企业决策效率得到提升。

过去2年,互联网消费领域发生了一连串的合并收购。2015年开春后,滴滴和快的合并,此后58同城和赶集网牵手;2015年下半年,美团和大众点评宣布合并,携程和去哪儿变成一家,以及携程收购艺龙,和前文提及的阿里巴巴收购合一集团。

今年大规模的合并收购仍然此起彼伏,8月,滴滴出行宣布与优步全球达成战略协议,优步中国的品牌、业务、数据等全部资产装入滴滴囊中,震动行业内外。

连绵不绝的收购合并背后,是新兴的互联网消费商业模式碰到了瓶颈,市场突然看上去变得拥挤不堪,投资者不堪重负,只能或主动或被动做“减法”,推动互联网公司合并收购,减少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中国互联网消费市场远没有达到饱和的状态,并没有走到只能“你死我活”的穷途末路。

也许通过数据价值的共享来寻求共赢是下一个突破点。

人们对于海量数据的挖掘和运用,预示着新一波生产率增长和消费者盈余浪潮的到来。

第一财经商业数据中心(CBNData)有关人士认为,通过不同行业的信息和数据价值共享,挖掘浩瀚互联网宇宙的数据商业价值,洞察行业趋势,预判行业前景,可以为未来互联网发展探索新的道路,寻找新的消费市场,整个互联网消费场景将变得更加立体,前景更加不可限量。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021-22002972或021-22002335;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