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回顾
上周五(11月4日)大盘总体呈现冲高回落的走势。早盘煤炭板块走强,带动股指顺势翻红,之后“中字头”、券商板块欲复制上一日的强势,但是“妖股”纷纷跳水,做多情绪遭到强烈打击,股指转头向下,继续在3130-3140区间窄幅震荡。午后,随着中焦煤、焦炭期货相继涨停,煤炭板块再次冲高,而妖股、题材股龙头等强势股跌停家数增多,创业板指数、沪指先后翻绿。上周四券商+“中字头”暴拉,而上周五题材龙头和妖股遭虐杀,似乎显示市场风格正在转换。截至收盘,上证综指收报3,125.32点,下跌3.62点,跌幅0.12%,成交额2,390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0,702.57点,下跌41.39点,跌幅0.39%,成交额3,273亿元;创业板指收报2,145.23点,下跌7.95点,跌幅0.37%,成交额891亿元。在资金方面,截至收盘,沪股通净流出近2亿元。另外,上周五央行以利率招标的方式仅开展了200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继续持平于2.25%,暂停了14天和28天品种。至此,上周公开市场实现资金净回笼1041亿元。
技术分析
从技术面上来看,上周大盘指数冲上了前期3140点的高点,但并没有站稳,而中小创明显处于弱势,上证成交量始终维持在2500亿元左右,较为良性,但个股的分化已经给市场带来了隐患。从短线KDJ指标来看,即将出现金叉,还有继续上冲的动能。而从中长线MACD指标来看,红柱维持在低位,能否有效站上3150点的箱体整理上轨将直接决定着后期市场的方向。另外,英大证券李大霄认为,8大迹象表明A股已步入慢牛。这八大迹象分别是:经济数据转好、蓝筹股开始上涨、四周连阳、整个市场突破年线、市场成交量温和放大、从2638点以来,市场不知不觉上涨了503点、上证指数创了十个月以来的新高、技术金叉。
操作建议
广州万隆:随着以妖股为首的高位股集体回落,本周行情将发生结构性大变局。因为新进场的这部分增量资金必然会选择逢低布局尚未被过度炒作的热点题材,而从妖股撤退的获利资金也必然会大举调仓换股,所以本周市场极有可能会进行一轮风格偏好的切换。而年底预高送转题材则是这两股资金力量的首选品种,因为据往年惯例,11月中旬左右就会有上市公司发布年报利润分配预案,这意味着年底高送转的第一枪随时可能打响,主力焉能不提前布局。而事实上,这类股的爆发力已初露头角:如送转潜力龙头燕塘乳业、亚玛顿,短短几个交易日区间涨幅均已超过50%!投资者唯有先人一步,才能提前把握战机。
源达投顾:上周五市场冲高回落,未能延续周四强势表现,外围市场的弱势表现也是其表现不佳的原因之一,而虎头蛇尾的表现再令市场蒙上神秘面纱;周线级别,沪指已经四连阳,创5178点以来连长记录,但上攻动力不足,始终无法有效突破3140点压力位,所以,短期仍将维持震荡格局;创业板指下行趋势依然明显,但周四的放量阳线已成止跌标杆,2140到2150点中枢将成后期运行的重要支撑区域。操作上,主板位置相对较高,相关个股仓位可适当控制一下,而高送转、股权转让概念依然是后期市场反弹的主力军,随着本周双十一的来临,物流、电商等受益概念股有望迎来短期反弹,投资者可适当关注。
大同证券:短线调整可能结束,但中长期趋势还未明朗,从多项技术指标来看,不排除有向上突破的可能。但近期市场的妖股横行以及“恒大”概念股的熄火都证明市场热点的开始涣散,谨防市场出现“断头铡”的走势。在板块方面,可重点关注年末的高送转板块以及股权转让概念的个股。
大摩投资:上周五指数冲高回落,两市量能相比周四略有萎缩。从技术面来看,上周五前期“妖股”集体下挫,严重打击了市场人气,周四市场就表现出权重护盘,题材股下跌的情况,这跟10月24日盘面走势类似。短期沪指形态上依旧是在箱体顶部酝酿突破的状态,不过指数继续向上将面临年初股灾时的套牢盘压力,在临近年末的时间点,资金继续上攻解放套牢盘的动力并不大。短期操作上我们建议投资者还是谨慎为宜,耐心等待本周二美国大选这个全世界最大的不确定性靴子落地之后再考虑进场。
1、高送转风声再起,年末炒作盛宴即将开席
中信证券指出,每年10月至次年1月是高送转年报预期“炒作”的高峰期。往年11月左右上市公司陆续发布年报利润分配预案,随之打响高送转的第一枪,在年末和年初都会掀起一波高送转主题的行情,并且具有高送转预期的股票通常大概率获得超额收益。中信证券基于三季报,以每股资本公积+每股未分配利润、绝对股价、总股本、上市时间和最近一年是否实施过高送转为分析对象,选出以下次新股作为高送转潜在标的。
相关个股:冰川网络、 思维列控、 建艺集团
2、需求大国制造业回暖叠加美元回落,基本金属涨势再起
中美作为全球最大的两个基本金属消费国,制造业双双向好将有力提振基本金属需求,带动价格持续上涨。此外,美元指数自上月25日创出新高后持续回落,上周延续弱势,也将推动基本金属价格继续走高。锌是今年表现最好的基本金属之一,10月14日以来,沪锌和伦锌分别上涨了10.68%、8.57%。
相关个股:中金岭南、盛屯矿业、江西铜业、铜陵有色、驰宏锌锗
3、不确定性提升避险需求,黄金股短期受关注
国际金价上周累计涨2.2%,成为商品市场一大亮点。主要原因是希拉里“邮件门”、朴槿惠“闺蜜门”等事件影响,全球避险情绪升温。黄金作为最重要的避险资产之一,有望继续受到追捧。
相关个股:中金黄金、山东黄金、恒邦股份、紫金矿业、西部黄金
4、不锈钢高位挺价,概念股有望率先受益
据悉,10月前三周国内铬矿报价累计涨幅达41%。以今年3月低位计,铬矿到岸价格涨幅更是接近200%。中国作为全球最大不锈钢生产国,铬矿大涨,不锈钢直接受益,近一个月来不锈钢板涨近1700元/吨。业内预计,不锈钢当前现货维持偏紧格局,下方支撑仍较稳,短期仍有上涨空间。
相关个股:太钢不锈、酒钢宏兴、西宁特钢、大冶特钢
美国大选阴霾笼罩市场:选情胶着,避险情绪升温
美国大选投票将于北京时间11月8日开始,结果将在11月9日公布。因近期FBI重启对民主党候选人希拉里“邮件门”的调查,选情出现较大不确定性。
德意志银行预计,若希拉里赢得大选可能会起引发股市风险释放后的上涨;若特朗普赢得大选,市场则可能发生真正的逆转。对于A股,分析认为,目前A股自国庆节后迎来转折,连续反弹后已经突破前高3140点创下新的反弹新高,美国大选或许短期波及A股,但总体影响不会太大。目前市场做多基础和信息提升,A股有望迎来年内最好行情。
超级数据周:本周,外汇储备、贸易差额、CPI、PPI、M2、新增贷款、社会融资规模等重磅经济数据将陆续公布。中金预计10月新增贷款5700亿,环比回落,低于市场一致预期,按揭贷仍占七成以上,美元持续走强带来的人民币贬值趋势将告一段落。业内人士指出,要想知道人民币的贬值压力究竟有多大,周一的外汇储备数据或许是关键。
IPO意外提速:上周五证监会意外核发了9家企业的IPO批文,本次距离上批14家IPO仅隔了一个星期,从两周一批改成一周一批,IPO年内第三次提速。分析认为,IPO提速增加了股票供给,资金面将承压。
资金:本周将有6700亿元逆回购到期,此外,还有100亿元36个月央行票据到期。华创证券称,MLF放量投放对应公开市场减量,锁短放长,资金成本提升仍是大趋势,未来资金面仍面临较大波动风险。
31只限售股解禁:本周沪深两市共有31只个股合计5.14亿限售股解禁,解禁市值高达68.06亿元。其中,沪市8家,合计解禁0.89亿股,深市23家,合计解禁4.25亿股。
香港楼市放大招:近日,香港出台了非常严厉的房市调控政策,将外地购房者和香港本地的二套购房者的印花税大幅度提高到15%。今年下半年以来,大量内地资金涌入了香港,不顾一切高价在买入香港的房产,导致了香港房地产出现了非正常的大涨。分析认为,香港提高外地人购房印花税,中国银联限制境外刷卡买保险,都是限制资金外流,不但保护香港楼市,也是保护内地经济。
新股:本周将有9只新股发行,5只沪市主板股,创业板、中小板各两只。11月7日有徕木股份、乐心医疗;11月8日有步长制药、桂发祥;11月9日有康德莱、凯莱英;11月10日有博迈科、科信技术;11月11日有通灵珠宝。周一申购的乐心医疗,申购代码300562,发行价格15.63元,申购上限1.45万股;徕木股份,申购代码732633,发行总数3009万股,发行价格6.75元,申购上限1.2万股。
美股:美国将于11月6日进入冬令时,实行夏令时的地方将恢复常规时间,美国股票市场的常规交易时段所对应的北京时间将变为周一至周五22:30到次日凌晨5:00,不再是此前的21:30至次日凌晨4:00。11月7日为进入冬令时后美股的首个交易日。
三星:将在美国召回280万台三星揭盖式洗衣机。三星揭盖洗衣机使用时顶部会意外与机体分离,已经引起至少730起“爆炸”事故,造成9人受伤。
iPhone:凯基证券预测,2017年上半年,苹果(AAPL.US)公司iPhone的总销量将同比下滑,原因在于中国市场的需求疲软、以及4.7英寸的iPhone出货缓慢。2017年第二季度缺少新版iPhone SE智能手机也可能会对苹果iPhone的整体销量不利。
{{item.suffixTags}} | {{ item.stockName }} {{ item.code }} | {{ item.close }} | {{ item.upDownPer }} | {{ item.upDown }} |
机构认为,央行超预期货币宽松,公开市场持续投放流动性,或带动A股中期走强。
机构指出,目前行情或处于消灭低估值与追捧科技股的风格转变阶段。可积极寻找把握光伏、军工等行业周期底部,且有基本面反转预期的行业。
机构指出,短期资金存在分歧,波动率或加大,后市继续关注政策驱动、业绩确定性较高的板块
机构指出,市场近期已经演绎出比较典型的水牛特征,本轮水牛行情能否演化为持续时间更久的全面牛市需要观察后续基本面。
机构指出,热点频出但量能不足,谨慎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