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商业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绿地香港董事局主席陈军:主业仍是多元化核心

第一财经 2016-11-13 20:25:00

作者:罗韬    责编:宁佳彦

多元化是地产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多元化都是围绕房地产这个基本要素展开,并对外延伸。

“多元化是地产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多元化都是围绕房地产这个基本要素展开,并对外延伸。”绿地香港(00337.HK)董事局主席陈军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今年11月,绿地香港宣布与携程展开合作,共同推出自助式酒店公寓。其中,购买了绿地香港商业住宅类型的业主可以选择把物业交给携程进行管理,而携程则会将上述物业通过自己的预订平台出租。

这并非绿地香港第一次进行跨界合作,在其进军民宿业务之前,早已经开始在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基金等领域布局。

 

目前,绿地香港的项目主要集中在长三角、云南、广西、福建,围绕这样的基本地产开发要素,勾勒出了延伸业务:互联网金融和房地产基金。

“房地产开发、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基金将成为我们的三个业务条线,我们将围绕这三方面进行发展。”陈军说。

金融一直是一线房企竞相进入的领域,无论是规模还是收益都非常可观。2015年,绿地香港成立绿地金服,并与平安保险旗下陆金所、众安保险及中国东方资产管理公司达成合作,进入房地产互联网金融市场。

陈军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我们第一年实现盈利,这个对于很多公司而言还是很困难的。”

“目前绿地香港比较有前景的业务就是互联网金融,主要还是基于自己的地产而延伸。”克而瑞分析师傅一辰说。

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绿地金服目前和奇虎360、绿地生鲜等均展开合作,不断实现跨界联动。根据绿地香港提供的数据,截至今年上半年,其已累计资管规模达57.06亿元,其中存量资产规模为53.59亿元。

陈军认为,绿地对于房地产的理解相比于金融行业更加深刻,因此在管理地产这样的大宗资产方面具备优势,如果引入金融团队,就使得自己有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因。

在房地产基金方面,绿地香港也在不断进行轻资产试水。2016年4月,绿地香港与科威特战略投资人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共同筹建目标规模80亿美元的房地产基金,用于投资世界顶级房地产项目。8月,绿地香港与广西铁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百亿城市发展基金,共同合作开发广西城镇化建设项目。

“未来我们还会寻找一些上海核心地段的旧楼进行改造,发展我们的基金。”陈军说。

在陈军眼中,通过房地产基本要素的配置衍生,将发力出更多的业务增长点,才能为绿地香港2018年500亿的目标做好准备。

目前,大部分房企都在围绕主业进行多元化改革。

克而瑞报告指出,多元化的发展是规模化大型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当企业达到一定的规模,房企在房地产市场的销售进入平稳期,高速增长的模式难以继续,企业积累了强大的资金及相关领域的人脉,在这种情况下,房企选择拓展其他产业,更多的是企业的探索。

“房地产行业规模不是万能的,但是没有规模是万万不能的。”旭辉集团总裁林峰此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大企业多元化为了规模,中型企业则为了有更多生存空间而多元布局,对于小型房企则更多是走特色路线,实现差异化。”傅一辰指出。

比如同样多元化的绿城中国,其在绿城物业、小镇等板块进行探索,绿城物业在香港上市之后,绿城中国联席董事长宋卫平表示将瞄准小镇业务,绿城内部更是把这个部分单独划分成为一个业务单元。

“绿城未来5~10年将打造5~10个理想小镇,希望带动中国新一轮农村改造。”宋卫平说。

在宋卫平的规划里,一个小镇大约有1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面积,总体100万平方米左右的建筑面积,带动3~5平方公里农业改造,构成3万人的小镇。居住主体部分是城里人,大约2/3~3/4是城市里溢出来的中产阶层的需求,比如50~60岁的夫妇,带着孙辈住到小镇。

易居智库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房企多元化更多是为了利用自己的资源优势不断整合规模,进一步获取市场话语权。

绿地香港未来还将进一步加强新业务的开展,探索更多的业务来满足日前的竞争格局。陈军表示:“跨界合作还将越来越多,未来就是一个资源整合的时代。”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