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金融

分享到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资金面持续偏紧 债市或进入最坏时代

第一财经APP 2016-11-16 12:05:00

作者:徐燕燕 ▪ 熊天琪    责编:林洁琛

11月16日,Shibor利率已连续五日走高,资金面持续紧张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此前央行已连续3个交易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但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延续上周后半周以来的紧平衡态势。而近几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贬值,也加重了市场机构对于本币流动性紧缩的担忧。

11月16日,Shibor利率已连续五日走高,资金面持续紧张。有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尽管此前央行已连续3个交易日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资金,但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延续上周后半周以来的紧平衡态势。而近几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快速贬值,也加重了市场机构对于本币流动性紧缩的担忧。

周三早间,隔夜Shibor报2.2570%,上涨1.00个基点;7天Shibor报2.4280%,上涨1.30个基点;3个月Shibor报2.9125%,上涨1.70个基点。

央行16日将进行11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3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今天将有850亿逆回购到期。结合1150亿元的6个月MLF到期情况,央行今日净回笼流动性600亿元。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认为,总体来看,资金紧张并非短期因素,而是央行态度发生了变化,央行的目的是避免市场过度期限错配和套息交易。在《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不仅首次提出“期限错配风险”,甚至明确表示9月以来的资金紧张是央行有意为之。

另一方面,时至年末,季节性的波动对资金面的影响不容忽视,从资金的供给情况来看,季末新增贷款对资金的挤压、年末财政存款上缴、地方债的大规模发行对于银行资金的占用,以及美元升值带来的资金外流压力,都可能对资金面造成扰动。

近日,央行发布《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由于公开市场操作量受到流动性状况、季节性因素和市场预期等多种因素影响,多品种搭配后操作量的增减变化会有所加大,因此,衡量银行体系流动性松紧程度应更关注利率指标,而非简单观察央行操作量。

对于未来一段时间的流动性情况,天风证券固定收益分析师孙彬彬认为,11月资金可能偏紧,12月偏松,主要不确定性因素是地方债发行以及央行的公开市场操作。从 8 月以来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利率指引来看,在央行稳健操作下,短期内资金紧平衡概率仍大,利率料将继续维持区间内震荡。

邓海清认为,海外央行流动性拐点已经出现,目前流动性因素对于债券市场总体利空,债券市场或进入2013年“钱荒”之后最坏的时代。

举报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请点击这里
此内容为第一财经原创,著作权归第一财经所有。未经第一财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第一财经保留追究侵权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如需获得授权请联系第一财经版权部:banquan@yicai.com

文章作者

一财最热
点击关闭